买车只听他们的,早晚要后悔

作为专业摸鱼人搬砖人,没有什么比吃瓜更有意思的事情了。久违的是,这次吃瓜居然吃到了车圈大佬们的互撕。要知道相比于饭圈和数码圈,车圈大佬们相对要佛系得多。尽管人类悲欢不尽相同,但吃瓜的快乐你我皆通,这次的故事还要从问界M7发布会开始讲起。

显然,华为把在手机界里屡试不爽的那一套搬了出来。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一个汽车媒体们纷涌而至的发布会上,华为却搞了一大堆数字产品发布之后,余承东最后才空出不算多的时间,用各种广告法都差点看不过眼的术语来介绍并公布问界M7,那时想必在场的汽车媒体老师们还有不少与周公相聚正欢。
论做手机,华为确实称得上成功,利用华为庞大的销售体系与基础用户,放在华为展厅中展示的问界,在出生的起跑线就已经比不知多少往海里砸钱的新势力品牌们前移上不少。甚至身边平常不关心汽车的父辈叔叔们偶尔会跑来问我华为汽车怎么样时,我就知道华为造车绝对是早晚的事。

虽然说是不造车,但华为在汽车界造车的野心用路人皆知来形容都算是内敛。有网友留意到华为宣布“三年内不造车”的文件中,按照文件签署日期所标注的“2020 年 10 月 26 日”来计算,此份华为不造车的承诺将还有一年多即到期,从打造智能座舱到高度参与等方式进入汽车领域,问界的试水很难不与华为造车做联想。

据官方称,问界M7新车2小时订单破1万,4小时破2万,订单数仍在不断增长,对于一个新品牌的第一台大型SUV来讲,这个成绩称得上我们常说的开门红。
但俗话说:“人红是非多,树大招风”。有订单支持,不代表一帆风顺,也不必骄傲自满。且不说网友对问界M7与东风ix7在设计上的吐槽,在宣发上,那位管不住嘴的余大嘴,更像是一把双刃剑。


(上方为问界M7 下方为东风ix7)
如果有细心留意过智能手机界的朋友,想必不会产生汽车圈消费者的疑问,为什么明明说是【友商】,掐起来可是一个比一个狠?素有大嘴之称的余承东再一次把手机界的【潜规则】发扬光大,努夸了一波增程式是目前最合适的新能源模式并盛赞了增程式红利第一人理想,还强调“应尽快淘汰燃油车”,对传统车企友商进行了一轮拉踩。

传统车企大佬们哪受过这般气,长城旗下魏牌CEO李瑞峰直接发博直言“增程式混动技术落后是行业公式”,并配图“想不通”,全文似乎没指名道姓,但井号后的话题却是可圈可点,就差没把余承东圈出来了。

先不说燃油车依然是目前汽车销量的大头,就算是代表新能源的混动技术,传统厂商也有足够的技术储备。并且,业界内对于增程式是“落后技术”的探讨从理想的大卖后就一直没有停过。
所谓增程式,就是把内燃机充当一个充电宝仅用于发电,电能直接提供电机驱动车轮,或储存于电池中,待需要时向电机供能,内燃机全程不参与驱动工作。
而DHT混动则有多种形式,目前自主品牌就根据自己不同的需要衍生出不同的混动形式,像长城柠檬DHT加入了两挡直驱结构,内燃机一定程度上能直接参与驱动车轮,这在高速行驶时油耗表现确实要比增程式来得有优势。

(问界M7搭载1.5T增程器)
但对于长时间行驶在走走停停的市区拥堵路况,偶尔走高速的多数消费者来讲,内燃机直驱的优势并不明显,增程式缺少直驱并非不可接受,而结构相对简单的增程式,理论上在保养、维修难度的可靠性上要更高一些,可以说是各有优点吧。
从消费结果导向来看,能花30万以上买一台车的人,绝对不是你我口中的傻子,除了疫情痛击的那几个月,理想ONE依然一个月能俘获1万3千多个前赴后继的“傻子”。如果所谓的傻子这么能挣钱,我也希望成为那万分之一。
要我说,都是能加油都带内燃机的你们较什么劲,如此说来新能源的鄙视链顶端是纯电啊!在他们的嘴里,纯电才代表着先进,纯电才代表着未来啊!

只是又有多少人知道,你们口中所谓的未来,在100年前那会,就有纯电动车诞生了。只是那时候他们又说,燃油车是未来,便有了后来燃油车统治的百年历史。如果说我从历史中学到了什么,那就是假如有人说XX是未来,对你贩卖着不买就吃亏,不买就落后的焦虑,你所需要做的,就是把那些所谓的未来熬成现在。
相信我,真要买纯电动车,是不会迟的!很多人喜欢拿功能机与智能手机来类比目前所谓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的区别,恨不得给燃油车扣上一顶落后封建的帽子,对电动车口中只谈优势,劣势避而不谈。
还拿手机作为例子,你细想一下,且不说同龄人之间手机迭代的快慢,说我们年轻一代比我们父辈更早接触智能机,这并没有错吧?智能手机、数字支付等等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丝毫不影响我们爸妈现在微信抢红包、某音买水果、某手刷短视频的速度,你们当年口中的未来,从诺基亚翻盖手机到WINDOWS PHONE,从苹果3GS到安卓各种机王再到现在各种旗舰,不就是父辈们的现在吗?等所谓的“未来”普及了、成熟了、成为“现在”了再买,亏吗?我不觉得。
对于可以加油可以充电的动力系统,无论是增程式也好、插电混动乃至纯加油的HEV也好,都是当下最完美的解决方案。从消费者的使用角度来讲,没什么先进不先进可言。都是一样的使用方式,都是类似的体感效果,你口中的先进再牛掰,能换我在春节高速服务区充电时的体面,还是加油站免排队的优先?

纯电也好,混动也好,目前很多数码界或其他领域的KOL(俗称意见领袖)喜欢将新势力与燃油车企做割裂,做对比,企图把新势力品牌和传统车企放在一个对立面上,比如说我很佩服的一位“罗老师”,且不说500万内最好的汽车这种梗,随口就断定传统车企在电气化时代没有机会。

汽车是个注重沉淀的行业,也许传统车企家大业大转型慢,也许失去了燃油车三大件的技术壁垒传统车企在新赛道上会显得挣扎不已,但破船还有三斤钉,造车还真不完全就是一块屏幕四个轮子的事。
归根结底,大佬们的撕逼不过是明面上的生意,底下关系指不定比你邻里关系还好,这轮互撕更像是一场精心布置的营销,大家吃吃瓜就散吧。理论在左,现实在右,消费者用屁股投票,哪个方便,哪个利己,消费者就往哪边去。纯电市区省钱,长途省油省心,消费者就满足了。吆喝声再大,花大几十万买交通工具的还是自己,怎么舒服怎么来,别被大佬们的利益所绑架,选车的时候你发现就容易多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