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问天”圆满发射感受中国航天“三问”力量
邹华
2022年7月24日14时22分,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约495秒后,问天实验舱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问天”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几代航天人孜孜不倦攀登科技高峰,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弘扬航天精神,又一次完成艰巨的挑战。
问初心,用坚守铸就基石。2022年恰逢中国航天的事业发展的66年,让时间回到52年前,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在太空遨游,在全世界奏响嘹亮的《东方红》,这一刻意义非凡,是我国航天事业的第一个里程碑,倾注着广大科学家以及老革命家的心血,同时也凝聚着中国航天人的初心,众人万众一心、团结奋进、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相继攻克一系列的难关,完成了这一创举,而52年后的今天,虽然中国已是名副其实的航天大国,但航天人始终牢记“航天梦,强国梦”这个初心,不断前进。
问继承,用创新插上翅膀。创新给“嫦娥”插上翅膀,飞上了遥远的“广寒宫”,从古人嫦娥奔月的浪漫想象,到现如今的“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的一系列探月工程的成功,一代代航天人继承的中国人对奔月的梦想,但我国面对技术封锁,起步艰巨,但历经数年的艰苦探索,我国成功研制出了“嫦娥二号”探测器,具有中国完全的知识产权,让全世界刮目相看,完全向世界证明了我国航天人可以不走他国老路,完全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如果我国航天人固步自封,就不可能有“探月工程”的伟大成功。
问精神,用信仰照亮复兴之路。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中国航天事业一步步发展壮大,在一位位航天科学家的奉献下,谱写成了伟大的中国航天精神谱系,“假如还有来生,我还要搞导弹”的黄纬禄,“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的孙家栋,在一位位先辈的激励下,中国航天精神的引导下,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正在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希望的时代新人,积极建设航天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条问天的征程是一条没有尽头的科技长征。未来中国航天人必将继续谱写航天路上的传奇,始终与祖国荣辱与共,去完成一次又一次挑战太空的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