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省考已成过往 要开启2021国考备战模式
截至目前,2020省考已经基本落下帷幕,除了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之外,全国各省(市、区)省考笔试阶段均已落幕,北京、上海、江苏、山东、浙江等省份作为2020省考“先遣队”已经结束或进入录用阶段,其他省份也在陆续发布成绩。对于笔试发挥不太好,入面希望不太大的考生则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成“公”的希望放到2021国考上来,国考每年举行一次,根据官方发布的考试时间安排,2021国考笔试会在11月下旬举行。国考一般在10月中旬发布公告、大纲、职位表,10月中下旬报名,持续10天。每个岗位都要考查公共专业科目《行测》和《申论》,还有部分岗位考查专业科目,专业科目在公共科目笔试前一天举行。
目前距离2021国考还有不足三个月的时间,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应该如何备考?如何利用好剩下的的时间呢?古语云:谋定而后动,则无往而不胜,做好备考计划才是国考成功的基础,所以中公教育在此结合每个科目的情况为大家奉上备考方案。
行测科目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通过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五个部分全面考察考生,满分100分,副省级以上试卷考查135道题目,副省级以下考查130道题,均要在120分钟之内完成解答,难度较大,因此,考生们要在备考阶段掌握技巧,提升效率,争取又快又准地解题。
1.常识判断
(1)通过认真解读考试大纲,来了解所考知识点的大致范围;
(2)利用日常休息时间,多观看“新闻联播”,“新闻1+1”,“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发布的重大新闻;
(3)借助备考资料,熟记各个时段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4)辅以刷题来巩固知识点。
2.言语理解与表达
(1)多去阅读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的高品质文章,提升自己的阅读敏感度;(2)了解常考的几种语境以及常见的行文脉络;(3)熟记高频词汇以及它们之间的异同;(4)分专项进行有针对性的刷题,及时分析与总结。
3.判断推理
(1)必然性推理中,学习矛盾、推出、反对三种关系,熟记考点是如何呈现的;
(2)可能性推理部分,熟练掌握类比推理、求异论证、枚举归纳等论证模型,对力度比较,常见干扰选项等进行积累;
(3)图形推理部分,了解常考规律,将常见图形出现的规律进行归纳和总结,最后进行大量刷题来培养自己的图形敏感度。
4.资料分析
(1)熟记“基期值/现期值/增长率”、“间隔增长率”、“平均增长率”、“平均数”、“比重”、“倍数”等基本公式;
(2)分阶段、分专项、有针对性的固定刷题,争取将知识点与题干结合起来;
(3)利用每一次刷题,学习和总结出每一种题型的简便算法,并形成属于自己的运算套路。
5.数量关系(1)认真学习“容斥原理”、“工程问题”、“行程问题”、“排列组合”、“溶液浓度”等常考题型,反复研究经典例题的出题方式以及解题思路,做到温故知新;
(2)进行大量的刷题训练,总结出哪些题型适合自己,并在后期的刷题训练中优先作答。
在我们学习完各个专项的重难点之后,我们需要做的便是结合之前学习的理论进行大量专题训练。在这里,希望各位考生能够采取“荤素搭配”的方式来进行学习。比如,我们在学习完费时费力的片段阅读题型后,不妨去刷几道简单的图形推理或类比推理,从而提高大家的刷题积极性。
申论科目
国考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申论考试按照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职位、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职位的不同要求,分别命制试题,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在备考中可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1.熟悉考情 把握趋势。
从近几年国考申论科目发展来看,国考申论无论是副省级还是地市级考试整体出题都比较规范和稳定,题目以五道为主,材料在7-8千字左右,此外材料类型多是以讲故事的案例型材料为主,广大考生要注意提高自己长篇材料尤其是案例型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这方面的功夫要下在平常,打好基础。另外从题型上来看,提出对策有强化考察的趋势,长篇幅的应用文写作也成为出题的新热点,这些考生都要高度重视,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准备。
2.掌握题型,熟悉思路。
考生们必须在备考阶段加强对题型的掌握,明确基本的答题思路和作答原则、要求。从副省级和地市级申论试卷来看,国考涉及的题型较为全面,归纳概括、提出对策,综合分析,贯彻执行,申发论述五种题型均有涉及,但这些题型的出题特点和出题形式都相差甚大,每一种题目的答题思路都不完全相同,这就需要我们在备考中加强题目学习,掌握和熟悉最基本的答题思路,为应对考试奠定基础。
3.积累热点,
做好储备。近年来国考更加重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与运用,无论是在阅读和理解给定材料的过程中、还是利用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都需要我们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理解。因此广大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该坚持读原文、悟原理,并加强在具体做题过程中的实践和运用,才能把题目答好。
专业科目要广泛研究 从近年国考来看,部分专业性较强的部门通过专业科目来检测考生的专业技能和水平,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外交部等部门非通用语职位的报考者,还将参加外语水平测试,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特殊专业职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特殊专业职位,以及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的报考者,还将参加专业科目笔试。其中涉及面最广的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考查公安专业科目,该科目笔试采用闭卷考试方式,全部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题目分为单项选择、多项选择、情境三种类型。情境题出题较为灵活,通常以文字描述、表格或者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每一情境之下,设置3-4个选择题,并注明单选或者多选。
考试内容题型题量 《公安专业科目》单选
公安机关面向社会招录人民警察职位专业科目笔试,主要测查报考者报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与能力,包括职业素养、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三个方面。
1.职业素养
主要测查报考者的政治素质、对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的认知水平。这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时政热点的把握,尤其是与公安工作和政法工作相关的重要会议精神、会议讲话,以及十九大会议,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等重要时事热点。另外着眼于考察考生的政治觉悟和政治素养,结合具体案例考察人民警察的纪律、职业道德以及核心价值观等内容。
2.基础知识
主要测查报考者掌握有关法律和公安基础知识,及运用相关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部分主要通过具体执法案例的方式灵活考察与公安工作相关的法律基础知识,以及公安基础知识。其中法律基础知识应当重点掌握公安机关行政案件执法依据以及刑事案件执法依据和人民警察法的相关考点。公安基础知识应重点掌握公安机关的性质、任务、职权、职责、宗旨、政策、原则、方针、路线等考点。
3.基本能力
主要测查报考者在有关执法勤务活动中,正确观察、判断、分析案(事)件,严格守法、规范执法,有效沟通协调,妥善应对处置的能力。包括群众工作能力、治安管理能力、情报分析能力、执法勤务能力以及应急处突能力。
此外,作为执法人员也一定要加强新颁布法律方面的学习,尤其是《民法典》,《民法典》虽然于2021年1月1日起生效,但是这部“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在2021国考中也是很有可能作为常识出题的,例如与公安工作相关的“守护头顶上的安全”,所以各位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建议将《民法典》作为常识了解。
2021国考备考的号角已经吹响,中公教育希望大家在备考之路披荆斩棘、乘风破浪!
更多公考备考视频+电子版讲义(免费领取)请联系西瓜老师V:jxzgjy66,添加时备注:B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