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为什么我们越来越不爱看书了?

2023-03-27 14:45 作者:路飞hzw  | 我要投稿

为什么我们越来越不爱看书了?

或者说,越来越不爱看纸质书了。

作为一个落后农村长大的90后,第一次接触的课本之外的书,还是舅舅的医学书。

舅舅是个兽医,但也给人看个头疼脑热的疾病,所以买了相关的医书来学习。这在今天看起来不可思议,但他医术其实还可以。

真正第一次接触到 “课外书”,是小学五年级被妈妈送到县城上学之后。那是我们当地有名的一所私立学校,托了关系才有了一次考试机会。

还好结果是好的,我记得很清楚,第6名。

这在当时是有点不可思议的,因为农村的大多数学校教育水平普遍不行。

也是在这所学校,我从我的同学那里知道了《格林童话》、知道了《安徒生童话》、知道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知道了漫画《男生女生》.....


《格林童话》(图片来自网络)


那时候在学习之余,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向同学借书看,这也导致了我小小年纪就学会了熬夜,而这一陋习至今仍然没有改过来。

那时候,说我看书看的如饥似渴是一点也不夸张的,不管是什么书,只要同学有,只要是我没看过的,我就借过来,不吃不喝不睡的一口气看完,因为怕同学把书要回去。

到了周末,处理完洗衣服等必须做的事情,我基本上就是泡在书店,根本没有合不合适,随便拿一本就看一天。

遇到店员好的书店,基本不管我;但有时候也会碰到店员说我看的时间太久了,要交五毛钱。

我第一次也是至今唯一一次看余华的《活着》,也是这时候。想象一下,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孩子,看到了《活着》。


余华《活着》(图片来自网络)


当时其实并没有读懂这本书,只记得它给我的后劲儿很大,让我心里发堵。

也因此,无论现在《活着》多么火,有多少人在推荐这本书,我都没有再看,总觉得自己没有做好心理准备。

这种狂热的读书热情一直持续到了大学。但读书的范围变了,以前虽然我不挑书,什么书都看,但看的最多的还是经典。

但在大学的图书馆里,我最常呆的地方是小说那几排架子。《沥川往事》、《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盗墓笔记》......都是那时候看的。

但看的最多的,还是电子书。

回到话题:为什么我们越来越不爱看纸质书了?

曾经我采访梁文道时,问了他这个问题,并指出了网络发展对纸质文学的冲击。

道长给了一个极具包容力的回答,他说这是很正常的,也是难免的。即使是他,也会用电子产品来看书。

不过我个人的体验,即使是同一部作品,看纸质书和电子书的感受也是不同的。

金庸先生的《神雕侠侣》我看了无数遍,有一天突然又想重温一下,结果书不知道被我放哪了,最后干脆直接网上看。然后,它那种让我无数次回味的阅读体验,消失了。

金庸《神雕侠侣》(图片来自网络)


事实上,我们确实不止越来越不爱看纸质书,也确实越来越不爱看书了。

因为网络社会,外界的诱惑太多了。游戏、短视频、直播......短平快成为主流,而读书需要耐性和更加平和的心境。

即使曾经狂热如我,现在买得起书了,看的更多的还是不费脑子的网络小说。最近整理书架,发现有10本书连封膜都没有撕。

曾经特别想看的《文化苦旅》买回来就没有翻开过,这次整理书架才发现它已经破损了。


余秋雨《文化苦旅》(原创图片)


在还没有人手一部手机的时候,在电脑还是奢侈品的时候,在更早更早的时候,书籍不仅是知识,也是我们向外延伸的精神世界,是我们的精神慰藉。

而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仿佛一切都有标准答案。

焦虑无处不在,压力总是山大。人是有惰性的,如果有更加轻而易得的替代品,书籍当然不再是必需品。

即使如此,我仍然认为:爱书,是一辈子的事。

你多久没有看书了?


为什么我们越来越不爱看书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