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不敢全部苟同

个人推荐值数:五星。
作者颠覆性的观点是否定了先天的天赋存在性,提出所谓的天赋是在家庭环境刻意的培养或者自身刻意练习习得,再加上通过诸如一万小时的练习(一万小时不是定数,许多因素有关),在练习的过程中凭借心理表征不断的改善方法,实现自身的提高。
逻辑上的分析:作者将人取得好成绩的归因于先前通过刻意练习造成天赋的假象。分析失败的人理由是他们虽然付出了长时间的努力,却没有尝试改善自己的方法,没有发展自己的心理表征,所以没有取得顶尖。
看完这本书我要问自己的几个问题。
心理表征到底是什么?
作者说心理表征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我理解为想象力,在大脑中模拟演绎你要做的事情的模型,进行仿真模拟,主要涉及空间能力,视觉能力,记忆能力。
有目的的练习是否会太功利主义?
在练习的过程中目标具体化,或者说抱有具体的动机,你做每一件事情都希望实现具体的目的,得到具体的反馈。但是现实生活中如果你做的都是这样的事情,他人就会认为这个太功利了,这个世界太浮躁了,反而做许多漫无目的的事情的时候最容易静下心来。书中的的人为了获取记住更多的随机数字能力而愿意花上几百小时的时间去练习,象棋大师获得能够同时与几十人下盲棋的能力,却在随机码放棋子的记忆能力与常人无异,那么能够记忆更多随机数字的人只是对于数字比较敏感,对于其他方面的能力或许文字的记忆能力同于常人,这样值得吗?用功利主义的观点这是完全不值得,刻意练习最重要的核心只是为了自身的提高。
后天是否真的强于先天?
作者最逻辑就是智商略低的人由于在开始阶段会落后于智商高的人,他们会通过花费更多时间刻意练习能超越智商的人。难道就没有那种既是智商高又努力的人,作者多有的案例是医生,高尔夫运动员,国际象棋手,音乐家,冰球运动员等。他所有的案例都是想说他们其实本身就刚开始很努力才获得成绩。这些案例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的门槛颇高,根本都不是一种全民普及的运动,能够接触到这些都是家庭优越的孩子,所以天赋就不是扮演很大作用。我想到的是现在的游戏竞技的行业, LOL。全国人民都可以去玩,只需要一台电脑,一根网线即可。我想问书里面那对象棋家长给你五六个孩子,让你从小培养他们,你能确保他们成为世界顶尖的战队吗?我想没有人在这里打包票,这个行业因为门槛太低,时间更本不是问题,方法也不会是太大的问题,更多拼的是天赋,全国大学生有好多每天玩这个游戏平均每天都在10个小时,四年都加起来有一万五千个小时。真的能靠游戏吃饭的却很少很少。我不否认后天的努力的作用,只是想说明后天的努力真的决定了我们的下限,天赋决定我们的上限,两者同时具有才能成为顶尖。
什么是正确的学习方法?
你得明白知识与技能的区别,你懂了理论知识不代表你会实际操作。最好是从小耳濡目染(当然大多数人并不具有这样优秀的资源),然后寻找一位良好的导师(并不需要技术太高,但是要懂得如何是正确的教导),然后是长时间的专心的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带有明确的目的,你想从每一次训练中获得到什么,得到的是什么样的反馈,当你进入瓶颈期时,尝试从不同的方向想办法去解决,运用到所谓的心理表征。同时在这过程中注意逃出舒适圈,尝试新的环境。
写于16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