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迹象表明你并非是INFP

通俗一点,是根据他说的顺序来的
1.infp一个人也不会去做事
2.infp如果有了什么想法也说不出来,直到看到什么哲学,或者别人说的什么有共鸣了才知道自己想说这个,
3.infp也把“自己的概念”当作是想法(认识的途径和2是一样的),也是不断通过外界的认同和共鸣来认识的,所以她们不会坚定自己是那个,因为那些上面可能都有自己想法的一些片段。所以他们有时候觉得自己是这个是那个,(我插一句,实际上确实他们就是这个也就是那个,你不能被定义,因为有独特的内核)
4.infp(1)因为认识方式是通过外界认同和共鸣来的,她会把外界发生的东西和自己对照。他意识里虽然不知道哪个是自己,但是知道那个不是自己,对比能力很强。所以他的外界也是这样,可能会把外界的一个东西当做自己,另一个当做是与他共鸣的外界,然后把这个东西和另一个东西对照,他知道这个东西和那个东西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因”像是外界,“果”“结果”都是自己,所以她对因果有很准确的预测性。因为她认识自己本来就是通过寻找外界的共鸣,所以对外界有很大的接纳度,也能接受偶然性(偶然性其实和外界根本没有差别)。不会失去后果感,那绝对肯定,哪个infp会因为外界把自己丢了,他肯定不会丢掉自己。
(2)对外界无法具体感知的意思是,infp会自动把和自己有关的吸取来,忽略和自己无关的,但是infp知道和自己无关的存在,这个和自己无关的存在整个称作空灵感。如果你真的看到了和自己无关的东西,甚至知道那是什么,有了灵感,你肯定不是infp
5.因为infp的自己是由外界不断认可积累起来的,这个积累是一个一个分裂的,而且infp可以很清晰感受自己和其他的不同性,这促使了“自己”的分裂感,这种分裂感会使“自己的概念”变成一个个完整的观点,于是就变成了多种观点,这些观点都是自己,infp的自己很重要一个都不能丢,所以不会去选择一种自己(结果)而牺牲另一个自己(结果)。这些分裂的自己确确实实同时存在自己体内,所以,他们可以兼并很多观点。这种从外界拿来的一个个观点,其实外界都有这个观点的立场,所以在外界看起来就像infp在这里待待又在那里待待,逻辑和立场不坚定的样子。其实他们自我真的很坚定,只是习惯用不同的立场组成自己的立场而已。
6.infp自己本来就是不确定的,他们的自己就是万物,自己组成了外界的所有东西,是结果是想法是观点,所以固执己见什么的不可能,因为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样,他们做的更多是从外界寻找一些东西来知道自己是什么东西,所以会把自己逻辑给外包的可靠的来源。他的行为是绝不会超出“自己”,所以如果你的推断超出了关系和个人价值的范畴,就不是infp。
总结:infp的自己即使万物,万物即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