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西安西郊唐墓

2021-12-01 07:55 作者:考古快递  | 我要投稿

西安西郊唐墓

《文物》 1990年07期 陈安利  马咏忠

1984年12月,在西安西郊新西北火车站东侧基建施工中发现唐墓1座,陕西省博物馆派人于1984年12月5日至7日对该墓进行了发掘,现简报如下。

一、墓葬形制

墓葬位于新西北火车站东北约100米处,随葬品均在墓室棺床东侧,主要是陶

正当唐长安城外郭城开远门外。墓底距地表深达6米,因此发掘中将墓室全部进行了清理,而墓道只清理了一段。

墓葬为单室土洞墓,方向正南。墓室长方形,长2.58、宽1.9米。墓室西侧有一砖砌棺床,宽0.9、高0.36米,长与墓室相同。墓口宽0.76米,以砖封门,堆砌较乱。棺床用砖与封门砖有三种规格,分别为39 X17.5X8,39.5 x 18 X 7.5,37 x 17.5 x 7.5厘米。墓顶大部被破坏,残余部分距墓底约2米,形制不详。,墓道在墓室南部偏东处,清理长度约1.6米,宽度同墓门。墓道在距墓口1.3米处开始呈斜坡状(图一)。

随葬品均在幕室棺床东侧,主 要是 陶器,摆放位置大体是镇墓兽在前,其次是马、驼等。侍俑均靠近棺床,家畜模型等在墓室北侧。棺床上发现有碎骨胳和数枚"开元通宝"钱。未发现墓志。

二 随葬器物

随葬器物多已残碎,许多碎片未能修复,现将宠撞的睡葬品报道.如下,计有陶质器物26件、鎏金铜蛙1件、开元通宝铜钱7枚。

陶质器物楹括三彩器、黄釉器和彩绘器三大类。

1.三彩器:其11件。

镇墓兽1件。人面兽身。圆目外凸,双眉紧锁,大耳。头顶有螺旋形和枝权形长角各一,肩有双翼,蹄形足。挺胸蹲坐于方形圆角镂孔座上。通高95、座高17.5厘米(图二)。

侍俑2件。均立于椭圆形束腰镂孔座上。1件头戴冠,身着阔袖长袍,外罩两当,脚蹬云头靴。双目圆睁,眼珠外凸,高鼻。右手紧握,左手隐于袖内。通高90、座髙15厘米(图版柒:1)。另1件头戴高冠,身着长袍至于膝下,袍外罩两当,腰间系带,脚蹬云头靴。双目圆睁,高鼻。右手稍握,左手隐于袖内。通高90、座高17厘米(图版柒:2)。牵马(驼)俑3件。形制、大小相同,为胡人形象。头戴尖顶帽,双目圆睁,高鼻隆起。双手紧握,右臂袒露。脚穿长统靴,立于长方形踏板上。通高48、踏板厚1.5厘米(图版柒:4)。

马2件。立于长方形'踏板上。1件马头微向左侧,有辔饰。马鬃剪短但左侧留有一缕长鬓。马鞍上披绒毯状嶂泥,长垂至马腹・下。马的胸前有胸带,股后有鞘带,带上等距离挂桃形缨珞。马尾缺失,尻后留一小圆孔。通高58.5、长57厘米,踏板长25、宽16.7、厚2厘米(图三)。另1件马头微低向左侧,辔饰俱全。长鬣披于颈部左侧。鞍下垫转两层,鞍上披薄毯,两边各有宽帯束拢。马的胸前有胸带,股后有鞘带,带饰桃形缨珞。马尾亦映失,尻部留有-圆孔。通高52.5、长50厘米,踏板长24、宽16、厚1.1厘米(图四)。

骆驼2件。1件昂首扬颈立于长方形踏板上,背上垫椭圆形的鬣垫。通高62、长45厘米,踏板长23、宽15、厚1厘米(图五)。另1件鸵峰间置胡人面形驮囊,下垫夹板,驮囊前有丝束。通高61、长48厘米,踏板长24、宽15.5、厚1厘米(图六)。

双龙系壶1件。盘口,束颈,圆肩,曲腹,平底。肩上有龙形双柄,龙口衔壶口。颈部有凹弦纹三周。下腹部露胎。通高35、口径6.5、底径9.3厘米(图七)。

2.黄釉陶器:共8件。

男俑2件。头戴朴头,嘴唇涂朱,拱手而立。着长袍,腰系帯。足下有方座。通高25.5厘米(图版柒:5)。

女俑3件。螺髻,丰颐,朱唇。身着襦槽,肩有披帛,挑手而立。釉色晶莹透亮,2件为黄色,1件为黄褐色。黄册高23.5厘米,黄褐釉俑高24厘来(图版柒:3:图八)。

鸡1件。昂首站立,长尾。高9.5、长10厘米。

卧猪1件。双耳向后,嘴较短。高4、长11.5厘米(图九:左)。

碓1件。通长13厘米,宽3.7厘米(图一O)。

3.彩绘陶俑:共7件。

女俑4件。低螺髻,面部丰圆。肩有披帛,长裙曳地,拱手而立。膝部以上涂白,以下涂朱。高11厘米(图一一)。

雄鸡1件。高冠,昂首站立,长尾。高10.5、长9.5厘米(图一二)。

狗1件。蹲坐,、前腿直立,双耳下垂,颈有成圈,尾上翘。高12.7厘米(图一三)。

猪1件。尖长嘴,双耳下垂,四蹄粗短,涂黑彩。高6.5、长13厘米(图九:右)。

4.铜质器物:共8件。

鎏金铜蛙1件。用薄铜片锤装而成,仅具蛙形,表面鎏金。出于棺床东侧墓底。长3、宽2厘米。

开元通宝钱7枚。均出于棺床上。

三、场语

此墓所出的三彩器造型生动,色彩鲜明,品种较多,与目前已知最早的几批三彩器(如上元二年李凤墓、光宅元年安元寿墓所出)相比,显然巳是三彩工艺较成熟时期的作品。2件三彩马,虽没有神龙二年(706年)懿德太子墓与开元十一年(723年)鲜于庭诲墓所出的三彩马豪华,但造形相似。

因此,此墓时代应为盛唐时期。同时此墓随葬品中还保留一些早期的特作,如三彩双龙系盗与洛阳关林4号(初唐)墓耕出的同类器(参见《洛阳唐三彩》)形制相同,但釉色稍元。所出开元通宝钱均光背,“元”字咛画短小,次画左挑,与《西安郊区隋唐.墓》所载初唐墓所出的I型开元通宝钱同。岀土的几件女俑,造形匀称,胖瘦适中。镇墓兽虽然头上有角,肩生翼,但表情尚不凶狠。综合以上特点分析,墓葬的时代应在盛唐前期,即武则天时期。

发掘:崔汉林、陈安利、丁宝乾

摄影:罗忠民

西安西郊唐墓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