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爱”的核心并不是Love,而是Romance

2023-08-10 03:13 作者:Mzx_love  | 我要投稿

“爱情”的核心并不是love,而是Romance。 Romance是啥?其实是那种中世纪游吟诗人传唱的英雄传说——通俗点讲就是说书人讲的《说岳全传》《杨家将》这类的东西。只不过东方用来讲因果报应、忠孝节义、伦理道德,西方讲得更像《西游记》——带英雄美人的西游记。 这个东西还真没有一个对应的中文原生词来代替,只好称为“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的本质,是彻底的理想主义所透射出的强烈的勇气光芒。它本来是出于歌颂英雄主义的目的而被创作,但很显然创作者们发现了最能带来赏金和人气的是这里面的英雄-美人桥段. 观众本能的能感应到,无论是拥有这种勇气、还是成为这勇气的效忠对象,都会触发极大的精神愉悦,会直接带来强烈的安全感满足。 浪漫感是可以直接购买快感的货币,怎么可能不被人重视?又怎么不会被人捧得很高? 古人捧得不高,是因为生活极端不稳定,随时随地要面对饥荒、战乱、疾病带来的死亡威胁。 Romance在大众人生观中地位的提升,其实是一种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这其实是一种带毒、带瘾的危险事物,可惜这种警示对于享乐主义本位的现代人未必有实际意义。 “让我为了健康而拒绝快感……没有快感的健康的意义何在?” 为什么说“爱情”是带毒、带瘾的危险事物? 因为Romance和“爱情”之间是靠一系列的变异关联在一起的。 实际上,作为爱的最大原始出处,拉丁文版圣经哥林多前书第十三章中,“爱”的原文不是Love,而是拉丁文Caritas,在最早的英王钦定本中,它被翻译为Charity。 中文里的“爱”用来对应caritas本来是极好的。可惜英帝国/美国所属的盎格鲁撒克逊文化在近现代的大炽,不可避免的迁移了爱的指向对象,将原本近于慈善的caritas,迁移向了近于享乐、欲念的love。 而中文在“爱”上加“情”,更把这种迁移传神的表达了出来。 爱是超越的、神性的,而情是世俗的、人欲的。 爱与情相嵌,人类是将情视为本体,视为主要食材,而将爱视为修饰,视为调味品。 现在流行于世主流爱情观,其实不过是以爱为春药的欲望之和罢了。 当然是有毒,有瘾之物。 除非,把爱视为主体,而把“情”视为衍生物。 情胜于爱,只是一场一过性的毒瘾发作。毒品强烈成瘾,且边际效用递减,剂量上限终将致命。 情为欲生,欲必生恨,不恨不散,必恨必散。 爱胜于情, 爱是永不止息。

“爱”的核心并不是Love,而是Romance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