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阶试炼】假如: 从"爱情神话"中观察人
已输入816字
===============
言情故事的开头往往就由许多"如果"组成, 那些转身却没有相遇的路口, 那些在眼前擦身而过的人行道, 那些错误的时间与地点却遇到对的人. 于是爱情主义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如果你相信的话.
相信爱情, 幻想就会从这里开始, 不同的人会在脑海想象不同的结果, 这就给了读者宏伟的自由发展空间, 根据阅读人自我的经历, 总是可以对应章节的某一部分, 满足普遍大众的幻想戏码. 人们不禁还要去书海浮沉, 找寻平行时空, 选择了另一条路的自己, 在错综复杂的过去, 在纷纷扰扰的现在, 在不可预知的未来, 找一处宁静山林, 对着大山呼唤, 你好吗, 我很好.
如果不相信浪漫的爱情主义神话, 那就选择了一种与流传最广的传统作品相反的观点, 简单来讲, 爱情把他人看得比自己的重要, 不信奉爱情则代表把自己放在了首位. 前一段时间流行的<断舍离>就讲到过类似的观点, 但一些多余物品的占据空间, 遇到扔了可惜留着无用的情况时, 作者就表达的"自我中心"的观点, 也就是站在自我的角度思考, 对自己说: 我扔掉那些物品可以为我留出许多空间, 而不是这样说: 这个物品还可以用. 主语的不同, 首要考虑的对象就不同.
佛家说众生平等, 道家说齐物论, 儒家区分君子小人, 关于人的描述, 少之又少, 要么全部平等, 要么一刀切, 如此简单的理论占据主流文化的思想高台, 不知限制了多少古代文人思索人的本质. 柴静初次进入记者行业时, 前辈问及在事件中她最关心的问题, 她回答的是: 事件中的人. 感谢有这样的记者, 才让穹顶之下的我们感受到被关注的温暖. 苦笑着说人的本质是复读机, 不过是对传统文化的屈服. 不管是佛道儒, 全都不过是帝王统治草民的工具, 能流传下来的, 都是帝王想让你看到的. 反过来说, 众生不平等, 人分为三六九等, 要面对这种真相, 要接受自己是人下人, 要承认自己是打工人, 要难得多吧.
当个打工人, 起码也是把自己当做人, 爱自己是终究没有错, 向前看往前走, 一切都会好起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