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冰海战记》主要人物

本文评价《冰海战记》动画化篇幅主要人物,为了保持评价完整性涉及部分漫画内容。建议观看动画后再来阅读。
阿谢拉特:改变历史的阴谋家

阿谢拉特的人生经历改变了《冰海战记》两个主人公的命运,托尔芬和克努特。对于托尔芬,阿谢拉特是其性格成长的监护人,培养了其战斗技能和情绪管理能力,使托尔芬的对理想的追求由空中楼阁变为有落地的可能。对于克努特,阿谢拉特是帮助其篡位的第一功臣,是其实现理想的大前提的最关键辅助。《冰海战记》漫画的核心矛盾在于托尔芬和克努特采取不同方法实现相同理想的冲突斗争,而他们的指路人或者栽培者集中在阿谢拉特一个人身上。对于《冰海战记》海盗篇也就是动画化的篇幅,因为主人公的性格处于成长期,阿谢拉特是实际上的主角。阿谢拉特是《冰海战记》中的最大挂逼,智勇双全,对其死亡的塑造是推动剧情的必然结果,否则主人公的光芒会被掩盖。实际上,阿谢拉特在后续情节中仍然通过闪回情节继续推动剧情发展,他的功能价值超过了他的象征意义。阿谢拉特即代表了主角A的意志,也代表了主角B的意志,他并没有主动评价主角内心追求本身的优劣,而是在行为实践上作了补充。阿谢拉特塑造又一个成功的特点是,他并没有在后续剧情中给读者一种”继承遗志“的感觉,我们大可认为托尔芬继承的是托尔兹的遗志,然而托尔芬的种种行为却闪烁着阿谢拉特的影子。
对于阿谢拉特本人,是具有审查时代的能力,但却没有改变时代的决心,表面上是一个反抗权贵控制的维京海盗生活并且坚定守护家乡的英雄,实际上是一个被时代漩涡击溃的弄潮儿。他的失败是在于选择杀死克努特无法摆脱维京环境,或者消灭威尔士无法守护家乡的死局,最后只能通过树立决心而放弃见证时代改变的可能。他将见证者交给托尔芬和克努特两个人,但这似乎并不是他的最初意志,阿谢拉特奴隶出身,在成为海盗后长期在安于现状,未作反抗时代的行为。但他最终没有屈服于命运,他选择了自己的死亡,确定了自己的意志,成为目前为止整部作品最亮点的部分。另一方面,阿谢拉特本人也存在成长,托尔芬和托尔兹都影响了阿谢拉特的决策,使得这一鬼才没有将自己的一生彻底沉沦。
托尔兹:妥协于时代的隐士

托尔兹是《冰海战记》整部剧请思想主旨的最初建立者,是个拥有改变时代决心,并且是个坚定的反抗者,是全剧情中配得上”真正的战士“的唯一人物。但是托尔兹并没有阿谢拉特的脑力,或者说有他自己的坚持,使得无法作为时代的弄潮儿,但是他又不甘于被现状摆布,所以选择作为一个隐士,在个人层面上做了最初的”理想国“实验。托尔兹也是个失败者,他对于现状在更多情况下选择了妥协,纵观全书,他是最具”日式精神“的人物。所谓“日式精神”,即为了集体利益而放弃个人利益,尽管这样做对个人和集体都是亏本买卖。客观上来讲,他的选择并不错误,因为在他的信息渠道中,反抗时代无异于螳臂当车,直到”文兰“的发现,托尔兹才有了真正实现理想的可行方法。在《冰海战记》开端,托尔兹已经计划实施实现”文兰“理想国,可惜被还未觉悟的阿谢拉特掺了一腿,让托尔兹出师未捷身先死。实际上,即便让托尔兹作为实现理想国的人物也极大可能会失败,托尔芬能够实施”文兰“理想国计划,是因为在后面得到了丹麦王克努特的支持,而托尔兹的妥协造成的孤独使他的理想只能是纸上谈兵。
但即便托尔兹失败了,但是他是托尔芬意志的开拓者和启蒙者,树立了所有想要改变时代,建立理想国的人的最初信仰。在这种意义上讲,他对于主人公成长的影响是要比阿谢拉特还要大。对比托尔兹与阿谢拉特,都有一定反抗时代的意识,只可惜因为个人境遇和价值观的区别成为了敌人,如果二人携手,结合了最强战力和最强脑力,那么最后所有人的结局都会改变。作者甚至故意让阿谢拉特在杀死托尔兹之前,说出追随托尔兹的言辞,只可惜没有实现。我相信阿谢拉特在剩下的人生中面对托尔芬对自己的影响,脑海中应该无数次后悔没有追随托尔兹。
斯维国王:被权力束缚的沉沦者
斯维国王与前期的阿谢拉特一样,虽然有洞察时代的能力,但却没有反抗时代的意志。作为丹麦国王,他受缚于王冠的重量,做了所谓权力的奴隶。但他实际上是清楚问题的所在,他的选择在那个时代并不是正确,或者说是统治者的通用做法。面对生存压力,采取对外扩张掠夺的方式,此外使用强权压迫于奴隶制度,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维持通知稳定。在经济基础有限情况下,上层建筑注定是低级原始的,中世纪文明程度落后于罗马时代,罗马时代采用频繁通商促进了经济繁荣,而相对文明的统治使得公民生活条件较好。而中世纪的封建本质使商业贸易发展阻碍重重,权贵的压迫使得底层人民处境悲惨。封建的管理使得巩固贵族统治的同时,加大了社会矛盾,但对于斯维国王来讲,统治权力是第一位的,解决社会矛盾改善人民生活条件是其次的。他知晓时代矛盾,但却没有改变时代的意志,面对权力带来的腐化,他选择沉沦。他的所有决策和举动,都是为了巩固统治,包括对于克努特的处理。斯维国王主要影响克努特的内心,在后续的剧情中的闪回扮演克努特内心中渴望权力的部分。
托鲁克尔:维京战士的象征

托鲁克尔在《冰海战记》中是一个典型维京战士的象征,他渴望战斗,淡漠生死,敢于战斗,信仰升入英灵殿,同时他又重视作为战士的承诺与名誉。托鲁克尔隐约具有时代意识,并且有自己认为的正义感,他也有对当初没有追随托尔芬而感到后悔。但是他的意识并非建立在对时代的反抗,而是仅仅作为一名战士,并没有达到托尔兹“真正战士”的级别。对于这点托鲁克尔是有自知之明的,他毫不掩饰对于得到托尔兹所谓“真正战士”的答案的追求。托鲁克尔在托尔兹死后扮演了“最强战力”的角色,在剧情中大量帮助托尔芬与克努特,甚至一度扫清了托尔芬在维京军中的所有阻碍,帮助托尔芬解散尤姆战士团。托鲁克尔的举动近乎于BUG,他的所有行为都在追寻内心中对于成为“真正战士”的向往。
克努特大帝:暴力与征服实现基督式博爱理想

克努特大帝是个复杂的人物,无论是本作中还是历史上,他都是丹麦由原始众神思想向基督教思想转变的关键人物。他的思想中有基督教忏悔的一面,也仍留存有奥丁神好勇斗狠的一面,他正好反映了此时丹麦两种宗教交替时代的复杂性。在本作中,他的反抗时代意识崛起源自于于基督传教士关于博爱的探讨,最终选择承担历史责任,在人间构造基督式的“理想国”。但他心中的理想国是建立在他自己对于生死的衡量之上,即生和死都是有意义,生者的乐园同样需要死亡作为组成部分。他并没有将博爱理解为简单的众生,而是承认人世间博爱的不平等,励志构造属于多数人的,通过训诫人民思想建立的“理想国”。克努特在动画化篇幅中具有主角光环,而在后续剧情中其作为统治者更多则在幕后推动时代变化。理论上,克努特作为英格兰和丹麦的共主,在反抗黑暗时代的众多角色中是最有希望的一位,而且他选择的路线也是成功率较高的一位。但是按照历史,我们可以推测他最终还是失败了,他统治的丹麦帝国强大如昙花一现,在他死后迅速分崩离析。克努特承认暴力与征服,并且敢于面对实现理想的一切困难与阻碍,但是他的理想毕竟超出时代太多,我想即便是当代也是无法完全实现的吧。
关于克努特这个人物的塑造有两个关键点,第一个是在其失去忠实的臣子,并且与传教士讨论基督性博爱以后角色性格的转变。他的转变从胆小,懦弱到勇敢,睿智,实际上是在找到内心矛盾的解决方法后,撕掉了自己伪装的面纱。我们可以认为,克努特最初就是一个具有洞察时代意识,有一定政治觉悟的人,但他受限于政治局限性,无法主观做出任何选择,所以只有妥协与逃避。在找到内心答案之前,他心中早已算好自己的结局,死于政治谋杀,放弃政治权力。实际上他是一个超我的人,在找到心内答案以后,迅速转变为一个野心家。第二个关键点是确认与托尔芬的观念对立。在动画化篇幅以后,克努特将托尔芬贬为奴隶,作为奴隶和贵族,身份地位的悬殊使得托尔芬能对克努特的影响实际上相当有限。而在奴隶篇后,克努特承认了托尔芬的思想价值,并且认为托尔芬并不会对自己的理想造成阻碍,托尔芬想要建立的,是属于少数人的“理想国”,而自己要建立的是属于多数人的“理想国”,他们的实现方式不同,但是目标却是一致的。克努特认为实现基督式博爱要承认爱是不平等的,同意牺牲少数人而成就多数人。而托尔芬认为实现理想可以不通过流血与暴力,主张开拓土地与贸易,不希望牺牲任何人。克努特大帝对于托尔芬的承认,帮助托尔芬扫清了政治障碍,对于克努特自己也更坚定了实现野心的决心。
托尔芬:永不使用暴力探索新大陆文兰

动画篇中对于主人公的刻画集中在其成长部分,而其意志的真正形成则是在后续篇幅,最终他成为了一个发誓永不使用暴力的领导者,领导探索新大陆“文兰”,理想是建立和平平等的“理想国”。托尔芬人生经历十分坎坷,他身负战士血统,又是尤姆战团的继承人。少年背负仇恨,杀人无数。青年沦为奴隶,彻底放弃暴力而使用爱去感化他人。成家后成立探险团,励志找寻新大陆“文兰”,并且尝试以非暴力方式建立的理想国。他内心的正义是超出当时时代太多,以至于注定成为少数人的理想。原作直到罗马冒险家篇后开始向励志热血漫画转变的倾向,目前还不知道托尔芬的结局,但是如果参考历史我们可以推测,他不可能完全成功。
关于托尔芬的评价只通过动画部分是不可能做到完整,所以我后面会涉及到大量漫画情节探讨。托尔芬的内心在阿谢拉特死后有明显的转变,在之前他内心中复仇占据了主要部分,尽管有过批判与反省,直到阿谢拉特死后他才真正敢于面对内心中正义的部分。在阿谢拉特死后,他的内心充斥了忏悔和博爱,并且尝试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在这里他才成为原作真正意义上的主角。在他的努力过程中,逐渐建立了一个基于非物质利益的团队,在奴隶篇,托尔芬的博爱感染了包括奴隶主大农场主在内的所有人,以至于最后影响到了海盗帝国皇帝克努特。在冒险家篇,托尔芬感染了以冰岛统治者为主的诸多父老乡亲,并且最终成立探险团,驶向文兰。原作整体基调从血腥黑暗的历史氛围向日常励志方向转变,目前来讲,托尔芬是个意志坚定,真诚博爱的典型“日式漫画”主人公。
对于托尔芬来讲,如果没有“文兰”作为理想支撑,他的天真政治思想依然会转变为个人主义的隐士。在资源有限,野蛮落后的中世纪,冰岛国人民的思想是超前的,在放弃掠夺的情况下选择探索和劳动致富,在没有强大军事力量的保护下,在可能遭到敌人掠夺的情况下,事情如何发展还不得而知。因为无论是动画还是漫画,都是在塑造托尔芬的成长,所以托尔芬这个人物虽然有明显性格转变,但是其内心却并不复杂。与阿谢拉特和克努特不同,托尔芬是单纯和坚定的理想主义者,是重情重义的实干家。在他最终能够带领团队驶向文兰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见证了历史,改变了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