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美学」2000-3000元价位热门中端机型横评 | Redmi K60、真

「科技美学」2000-3000元价位热门中端机型横评

本期视频机型如下:Redmi K60、真我GT Neo5、一加Ace 2、努比亚Z50、iQOO Neo7/Neo7竞速版

- 售价方面:01:28
如果考虑相同存储规格,150W的真我GT Neo5 8+256GB版本,起售价2599售价是最低的;相较于主打性价比的Redmi K60 8+128GB版本,只贵出100块,存储多1倍;这价位段中,可以看到最新的骁龙 8 Gen2的身影——努比亚Z50,凭借2999的售价同样也杀进了3000元这个档位,加上各种优惠卷甚至还可以更低。
- 外观方面:02:43

Redmi还有素皮版本可选,五台都采用了一整块玻璃进行打磨;nubia Z50光面处理质感更为强烈,但对指纹的抑制就不如其他几台机器;Redmi的素皮版本在这个价位段也属于比较少见,质感也相对不错;

其他两台机器中,一加Ace 2和iQOO Neo7系列则更加注重家族式的设计,尤其是一加Ace 2,与自家旗舰机型对比下来,外观上质感也毫不逊色。

五几台机器在边框材质上,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非金属边框,相比较旗舰机器,在质感方面,中端机型和旗舰机型还是有比较大的差别;

按键方面,真我、一加是将电源键和音量键手机分别置于边框两侧,日常截图更适合单手操作;

比较有特点的就是一加Ace 2,经典的三段式开关在这个价位段依旧得到了保留了。


顶部边框部分,只有努比亚没有红外线开孔,对于有遥控家电的需求的同学需要注意;底部SIM卡位置,五台机器都花了小心思,全部做了区隔和防水密封胶圈的处理,这点要给好评。

重量手感方面,几台机型均在200g以上,素皮版的Redmi K60最轻,只有200.6g而且还搭配5500mAh,最重的是一加 Ace2,达到了208.6g,但几台机器在重量方面并没有拉开差距,反而在手感方面差别明显;

三台直屏机器中,Redmi K60的边框做了平直处理,虽然过渡部分也做了倒角处理,但握持起来感知还是比较明显,


努比亚和一加由于采用曲面屏设计,整体握持手感明显更好,不过努比亚的机身厚度和镜头凸起都是五台机器中最厚的,机身厚度来到9.13mm,镜头凸起背板3mm。

- 屏幕部分:04:48
参数部分,不同于之前两年的中端机,五台机器都使用了OLED屏幕,iQOO更是搭载了三星屏幕E5材质,像素排列上也是标准的钻排,但分辨率方面与努比亚一致,只有1080P,不过支持屏幕压感;其余各家厂商则是选择了国产供应商的类钻排列;

(图上错误:一加Aca 2正确屏幕尺寸为:6.74)
实测屏占比方面,真我单从数据上来说,也来到了90%以上,最小的是iQOO 为88.4%。不过,在实际视觉观感上曲面屏两边的边框还是看着比直屏更舒服。

像素密度方面,最高的Redmi,可以达到523ppi,在显示文字时,锐利程度也是最好的,其次是realme和一加,最低的努比亚和iQOO只有395和388ppi。

真我和一加采用了天马定制的1.5K屏幕, Redmi更是联合华星光电推出了素质较高的2K高分屏幕,分辨率方面也来到3200*1440。

实测手动亮度方面,五台机型全屏显示白色图片时,Redmi最高,可达547尼特,最低的则是真我,仅为491尼特,但二者只相差50尼特左右,差距并不明显。

强光照射下的激发亮度,一加最高来到1214尼特,表现最差的为努比亚,仅有693尼特。

而在刷新率和触控采样率方面,真我和努比亚最高可以来到144Hz,其余三台机器最高均为120Hz刷新率。

在设置方面,真我可以针对单独应用设置刷新率,并且支持三挡手动调节,是几台机器做的最好的;

其次是iQOO也可以针对单独应用开启和关闭高刷选项,而一加在目前的设置选项中,只有120和60两个档位可选,智能切换选项也没有加入,表现较差,期待后续固件升级。

护眼方面,真我GT Neo5支持2160Hz高频PWM,其次是Redmi K60的1920Hz高频PWM调光以及一加Ace 2,努比亚和iQOO相关低亮度防频闪选项则被隐藏在了开发者选项中,需要手动开启。


最后我们播放一段HDR视频,开启相关HDR优化选项。你更喜欢谁的表现可以打在弹幕上;

- 声音触感08:34
此次测试的手机均搭载了立体声双扬声器,其中Redmi是五台机器中唯一一个在顶部扬声器部分设有单独开孔,上下声音也是最为对称的,其余四台机器均为听筒发声,环绕效果以及立体声效果方面相对较弱。

震动触感方面,iQOO硬件上更是搭载双X轴线性马达,在游戏过程中感知明显;

- 样张录像10:14
在这五台机器中,比较有特点的就是努比亚,后置两枚镜头,主摄为6400万像素,搭载定制IMX787,另外一颗镜头为5000万像素三星S5KJN1,虽然镜头数不占优势,但对比之下没有多余的凑数镜头;其次,五台机器的主摄均支持ois光学防抖,在前置镜头方面,这几台机器均为1600万像素且都不支持前置自动对焦。


超广角样张中,几台机器均出现了边缘畸变的问题,其中,真我畸变最为严重,边缘画质损失明显;努比亚表现最好,灯笼文字较为清晰,畸变控制也较为理想,其次是一加Ace 2。

默认1倍主摄,通过对比样张可以发现,真我和iQOO的整体颜色是最饱和,其次是一加;努比亚由于采用35mm焦段,整体视角更远,也最接近人眼,放大细节iQOO锐化严重,努比亚、Redmi的锐化控制的刚刚好;


中长焦样张中,第一眼看上去真我、和iQOO的画面更为讨喜,Redmi有轻微色偏;放大来看细节,真我整体的锐化程度最高,相反努比亚拍摄的花篮锐化程度欠佳,但整体画面解析力较强,其次是iQOO,表现同样不错;


长焦样张中,Redmi和一加最大支持10倍数字变焦,其余几款机器均支持20倍数字变焦,两款10倍变焦机型中,解析力和色彩方面,一加的表现都要略胜一筹。

手动放大至和其他机器相同的20倍变焦样,可以看到iQOO无论在色彩还原还是清晰度方面表现都要更好,其次是一加、努比亚,Redmi表现最差,画面较为模糊,噪点也相对较多。

花草样张时,努比亚表现更好,得益于F1.65更大的光圈,在拍摄时背景虚化明显,整体效果不错,

逆光条件下,几台机器都有眩光的存在,整体来说一加以及iQOO的宽容度最好,暗部没有出现死黑,亮出夕阳也没有出现过曝的情况。

前置镜头方面,默认状态下,除去苹果,几台机器均有不同程度的美颜,其中iQOO的默认美颜效果最弱,真我、努比亚、一加表现都还不错,而Redmi这边美颜同样有些过头,

夜景模式下,可以看到,努比亚的的画面观感最博人眼球,其次是iQOO,二者不管是对高光的压制,还是暗部的细节的处理都要更好于其他机器


几台机器中,最高录制规格都是常规的4K 60FPS,Redmi和nubia还额外支持8k 24FPS的视频录制。


真我和一加的取景器范围更大;画质和清晰度方面,一加的表现相对突出一些,亮度更高画面也很透彻,其他五台机器则差别不大;其中真我、一加和苹果在白平衡上控制的不错,努比亚和Redmi都出现了些许偏色,iQOO的饱和度有点过高,观感上给人非常浓烈的感觉;
- 防抖表现14:02

防抖效果方面, realme GT Neo5没有调节防抖模式的开关; iQOO Neo7竞速版提供三挡防抖模式可选,对比之下,在默认防抖模式中,几台机器的表现都不尽人意。首先,努比亚的画面晃动是最大的,其次是iQOO除了有较大波动外,画面还有些许过曝,尤其是天空部分;最后realme则在测试过程中出现了卡顿现象。

开启对应的防抖开关后,苹果的表现最好,看起来丝滑流畅,一加Ace 2表现同样不错。Redmi画面则是出现了果冻效应,表现最差的则是努比亚。

- 系统部分14:42
参加本次横评的机型,除了搭载骁龙8Gen2的努比亚Z50以外,我们还加入去年10月发布的天玑9000+版本的iQOO Neo7,一起来做对比;测试的几台骁龙8+Gen1处理器的机型,处理器主频还是有所差距的。

系统动画测试

软件打开速度测试:
在日常打开程序流畅程度方面,iQOO和真我的表现最好,两轮共用时一分30秒左右,而搭载了MIUI 14的Redmi K60速度最慢,来到1分46秒;

杀后台方面,努比亚Z50共清除8款应用,应用留存数最少,其余四台机器仅清除WPS一款应用。

安兔兔跑分中

搭载骁龙8 Gen2的努比亚Z50最高为1268649分,其次是一加Ace2,相比较降频版的骁龙8+ Gen1其实并没有拉开很大的差别。

GeekBench5的多轮跑分中,无论是单核还是多核的跑分,努比亚Z50的骁龙8Gen2均为第一名,其次是iQOO Neo7的天玑9000+和一加Ace 2;

在3D Mark Wild Life EXTREME下,多轮测试中各家默认模式和性能模式下分数差别不大,搭载骁龙8Gen2的努比亚Z50依然领先,反观搭载天玑9000+的iQOO Neo7,在GPU测试部分还是和骁龙处理器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别。

Wild Life EXTREME场景下的压力测试,稳定性方面iQOO Neo7竞速版最高来到93.2%,Redmi表现略差仅为54.1%。

GFX Bench方面,我们也测试了不同分辨率下的两种场景,具体表现如下:


而在内存存储配置方面,各厂商的选择差异较大,一加选择了LPDDR5x搭配UFS3.1的组合、但相对于骁龙8+处理器来说,LPDDR5x规格方面还略有冗余,Redmi和iQOO、真我则采用了LPDDR5搭配UFS3.1的组合;最后就是搭载骁龙8 Gen2的努比亚,全系标配了LPDDR5x和UFS4.0。

磁盘读取与写入测试中,顺序读取和顺序写入,依旧是努比亚表现最好;而在骁龙8+Gen1机型中,Redmi的成绩较为出色,对比之下真我表现一般。
随机读取与写入方面,除去努比亚,iQOO Neo7以及Redmi表现最好;

这几款机器均有单独的游戏性能模式,比较有特色的就是真我、一加和iQOO,这三款机型,不管是游戏模式下功能的丰富程度,还是针对游戏画面的独显插帧芯片,都要比其余两台机器更好,其中iQOO还为其游戏状态下增加了屏幕压感,以达到更好的游戏体验。


首先,室温25-27摄氏度下,300nit亮度,高画质120帧运行30分钟王者荣耀,真我、努比亚和一加三台都可以满帧运行。

机身温度方面,正反温度均为努比亚,正面居然达到了45.3度,一加以及天玑版本的iQOO Neo7温度控制最好,正反均未超过40度。

再来看原神30分钟实测,同样的测试条件下,高画质60帧运行30分钟,

帧率方面:测试的几台机器表现都不错,天玑版本iQOO Neo 7波动稍大,但也来到58帧,其余几台机器均能维持在59帧以上。

正反温度方面,真我的表现略差,正面最高来到47.7摄氏度,背面也有46度以上,而天玑版本的iQOO Neo7表现也不尽人意,正面温度来到46摄氏度,一加Ace 2和iQOO Neo7竞速版在原神的温度控制方面较好,最高温度均在44度左右。

在原神实际渲染输出画质方面,我们使用perfdog进行检测,温度控制较好的iQOO,实际画质只有1600*720,画质也是最差的,反观画质最好的Redmi,对比之下温度表现较好。

最后来看原神功耗,真我实测30分钟原神,功耗达到了6.2W,看来realme对于处理器的调教还是比较激进的。

综合以上所有数据来说,其实Redmi K60在保证高画质的同时,功耗相对也较低,而且温度控制也在接受范围,综合各方面的表现都是较为理想的;

- 充电续航21:01
这几款机器的电池容量方面,Redmi最高来到5500mAh,其余几台机器均为5000mAh电池容量。

但购买时需要注意,真我GT Neo5 240W版本的电池容量相比较150W版本要小400mAh,同样容量配置下,240W的价格也要多出200元;

充电器及其充电功率方面,真我GT Neo5的两个版本都是要高于其他几台机器,其次是120W的iQOO Neo7系列;

Redmi充电功率最小,仅有67W,不过此次Redmi也是唯一一款在此价位段,搭配无线充电的机型,相比较于某些国际大厂,有线充电功率同样高出不少;

实测有线充电方面,从0充至显示100%,最快为240W版本的真我,仅用时9分53秒就将电量充至显示100%,在11分36秒时,结束涓流充电,其他几台机器甚至都称不上对手;

150W版本的真我GT Neo5表现同样不错。

航表现,在室温25℃-27℃下,我们将这几台机器亮度调整至300nit,关闭蓝牙等影响耗电的功能,使用wifi进行常规五项测试,

通过测试可以看到 Redmi续航表现最好,最后剩余58%,其次是搭载5000mAh电池的五款机型,剩余电量均在55%以上,

而240W的真我GT Neo5由于电池容量的限制,续航表现较为一般。
- 总结:22:30
如果你倾向于游戏体验那么realme、一加以及iQOO可以重点考虑,三款机芯都有独显芯片,游戏模式也比较完善,其次realme的觉醒光环设计还有240W的充电、一加的原神优化以及整机的做工质感、iQOO的屏幕压感都是其加分项;

相比之下,如果你追求更好的显示效果、并且兼顾到日常各个方面使用的均衡性,那么Redmi K60的确是不错的选择,当然更大的电池、30W无线充电和素皮设计也是这个价位较为少见的;

努比亚Z50作为2000-3000价位唯一款搭载骁龙8Gen2的机型,在接下来较长时间里,你都不用担心性能不够用的情况,35mm人文主摄在拍照场景是有着绝对的优势,缺点就是系统部分仍需持续优化,这样才可以发挥出这颗骁龙8Gen2真正的实力。

以上作为各家主打销量的机型来说,其实也是有各自的其细分人群,而且一般来说中端机的优惠和活动也比较频繁,对比4000元以上价位的旗舰机型来说,可能在某一方面没有足够的优势,但也没有明显的短板;只要明确需求,选好时间都可以下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