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制使用长输出线时的传导 EMI(中)

简介
本文为分析并改善长线负载下过高传导EMI问题系列文章之中篇。上篇回顾了共模 (CM) EMI 模型,并考虑了电场耦合和磁场耦合的影响;中篇将利用一系列公式来探讨传输线对输出长线对地阻抗的影响;下篇将总结三种 EMI 降噪方法,同时分析和预测谐振峰值 。
输出长线对地阻抗
如果输出线较长,在传导的高频频段,我们需要考虑它的传输线效应。电力电子工程师朋友们在日常工作中可能很少会用到这部分的内容,因此首先介绍一下相关的概念。
当电路尺寸与要考察的频率对应的波长相近时,电路的相关参数,如电压、电流、阻抗等,会由集中参数变为分布参数。
对于传输线的每一小段,如图 1所示,我们可以考察它的单位电感、电阻、电容以及电导。

传输线上的电流和电压分布可以用公式(1)来计算:

其中Z0为传输线的特征阻抗,γ为传输常数。当传输线上的损耗(如图1中的R和G)可以忽略不计时,Z0可以用公式(2)来估算:

而γ可以用公式(3)来计算:

图2显示出输出线所具有的几何形状,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利用电磁场理论来求得参数。

如若忽略损耗,则可以使用公式 (4) 估算电容:

其中d代表传输线与参考地之间的距离,r为传输线的半径,ε为介质的介电常数。系统电感可以用公式 (5) 计算:

其中µ为介质的磁导率。这里因为是共模噪声,所以输出的两条线近似合并为同一导体考虑。
由于我们的输出线的末端与参考地之间没有连接,可以认为是近似开路(末端电流为0),我们可以将(2)-(5)代入到(1),得到最终输出线上的电流与电压表达式。因此,可以得到,对于长度为l的输出线,它的阻抗(ZOC)可以用(6)表示:
继续阅读 >>>请复制下方链接进入MPS官网查看:
https://www.monolithicpower.cn/202210_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