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奥本海默》观后感

2023-08-30 18:01 作者:谢谢参与的车耳妮  | 我要投稿

思来想去,此篇可以预定我今年看的最好看的电影了,有幸看了国内的首映,那必须在没看到其他人的影评之前写一篇简短的观后感,可能有一点剧透。 这部电影可以说老少皆宜,既满足了一部分爆米花观众的需求,也同样有可以挖掘的深度。作为一部传记电影,诺兰应用的艺术表达方式个人觉得非常新颖(划时代意义?虽然这么觉得,但是不敢说不敢说)。和诺兰之前的电影相比,叙述的顺序依然很灵活但相较于其之前的作品,个人认为烧脑程度一般,大多数人还是可以一遍看的比较清晰的。当然,细节也是满满的,很值得二刷,因此我也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疏漏。 这部电影的主题,我觉得是科学与政治的冲突。这个冲突伴随了奥本海默大半人生。其实相似的主题在明日方舟周年剧情《孤星》中,已经出现。其在人物塑造上也有共同点,总辖和奥本海默在个人性格上,有优点,缺点也很明显;在社会背景上,可以说都算是美丽国。但是不论缺点如何,他们本身都极具人格魅力。当然也有不同点,我们可以意识到,现实世界要比游戏世界要残酷的多(尽管明日方舟的剧情已经很残酷了),两个故事的深度在实际上有着巨大的差别。克里斯滕只是单纯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而奥本海默带给我们的思考非常复杂。 科学家有没有权利决定自己的发现与发明用在什么地方?资产阶级政治家的短视与猜疑与绝大多数科学家朴素单纯甚至可以说天真的性格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核裂变不可控即使无限接近于零,在科学技术上核弹并没有毁灭人类,但是人类掌握了毁灭自己的力量是否就是灭亡的开始?资产阶级政治家在自以为是的操控人心,宣扬自由又打压异己,其内部冗余而又腐朽,这种现象美国人又该如何反思(当然这就不关我们的事了)? 当然,如果不想动脑,也改变不了此片的吸引力。导演对于背景音乐的运用炉火纯青。越来越快的节奏与鼓点,让我们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奥本海默的内心世界,这正是一部优秀的传记电影的完美之处,可以说妙到巅毫。当然,心脏不好的观众不建议观影,这是认真的,我自己在影院里吓得一愣一愣的。背景音乐应用最为巅峰的片段就是核试验的时候。起初,只有耀眼的白光和火焰,以及众人的呼吸声。之后突然的巨响与震动扑面而来,完全将观众带入其中,将光声与机械波传播速度的科学原理与紧张氛围完美结合,给观众的感官刺激不亚于恐怖片。 在人物塑造上,奥本海默当然是重点。但是我觉得也描绘了很多群像式的人物。当然,个人觉得把爱因斯坦描绘成人间清醒有点绷不住(对不起,原谅我,结合爱因斯坦的情感经历我真不觉得他情商很高,奥本海默也是)。所以我觉得爱因斯坦和奥本海默在湖边碰面那一段,不如说是作者的旁白。

《奥本海默》观后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