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方舟教育分享写作讲堂丨如何设计回忆录文章开头
每日课堂
好的文章都是“凤头、猪肚、豹尾”。一本书光有好的书名吸引读者是远远不行的,还要有的抗打的内容,有价值的内容,好的开篇就会像凤凰的头一样吸引读者迅速对文本产生阅读兴趣,对作品产生深刻印象。反之他就会关掉书,哪怕您后面的内容在精彩,也没了被人看见的机会。
因此,写好开头,才会让读者继续往下看文章,如何设计好回忆录的开头,让人一直想读下去呢?设计回忆录文章开头有很多技巧,这里只为大家介绍4种最常用的技巧。


一、开门见山
回忆录的创作与其他文体有所不同,他是叙事性的文学作品,间于小说和散文之间,回忆录是真实的叙事,不是虚构的创作,它必须真实,客观,所记录的事件要求真实,时代背景,人物,环境都要真实,不能虚构。
回忆录最常用的开篇方式就是开门见山式——交代时代背景和时代特征,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记叙要素,交代核心人物和人物关系。直接进入主题,不绕弯子。
我们用案例来给大家说明:

拿起我这枝笔来,想写点我在这地面上二十年所过的日子,所见的人物,所听的声音,所嗅的气味;也就是说我真真实实所受的人生教育,首先提到一个我从那儿生长的边疆僻地小城时,实在不知道怎样来着手就较方便些。我应当照城市中人的口吻来说,这真是一个古怪地方!只由于两百年前满人治理中国土地时,为镇抚与虐杀残余苗族,派遣了一队戍卒屯丁驻扎,方有了城堡与居民。
这古怪地方的成立与一切过去,一部《苗防备览》记载了些官方文件,但那只是一部枯燥无味的官书。我想把我一篇作品里所简单描绘过的那个小城,介绍到这里来。这虽然只是一个轮廓,但那地方一切情景,却浮凸起来,仿佛可用手去摸触。
——《从文自传》


这段文字选自沈从文的自传,他开篇就介绍了自己生活的小城,以及他小时候生活的时代背景,人文环境,让读者对他的出生地有所了解,为后面的叙事做铺垫。

二、激发好奇
提一个让读者忍不住思考的问题,或者讲一个反常的事或者颠覆性的观点。
这个方式,可以用在我们回忆录叙事的其他章节,讲具体事件比较好用的技巧,也可以用在我们写新媒体文章说明一个观点或者现象时常用这种技巧,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他就一定会往下看文章以寻求答案、解答心中的疑惑。
名家经典片段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泰戈尔《金色花》)
解析
这一开头以“我”假设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并向妈妈发问,激发读者的好奇心。从而充分调动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统摄下文内容,引人注意,增强了表达效果。

三、渲染气氛
利用特定的景物描写,渲染气氛,衬托人物感情。
名家经典片段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啊!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鲁迅《故乡》)
解析
这一开头不仅点题,作者更着力写出了“我”冒着严寒,千里迢迢回到阔别二十余年的故乡,发现故乡已变成了“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因而,心里体会到的不是激动、喜悦,而是“悲凉”。天气的“严寒”、路途的遥远、相隔的时间之长,故乡周围环境的“萧索”,有力地渲染了“我”内心的想象与现实场景反差之大而产生的“悲凉”之感。

四、金句开头
回忆录常用的是题记式,就是金句开头,可以自己写,可以引用名人名言,诗句(比喻、排比)语言往往精炼而富有哲理,以便读者领悟作者的创作意图,触摸作者的情感脉搏。
我们用案例来给大家说明:
吾爱孟夫子,
风流天下闻。
我找李大师,
云端不可寻。
前两句是李白赞美孟浩然的诗,后两句是电脑云端找不到的诗。

《李敖自传》开篇直接引用了名家诗句,用来说明自己的特性也是如此。直接但又很锲和,不显造作。

《李敖自传》开篇用的名人金句
课堂小结
设计回忆录文章开头4个最常用的技巧👇
1、开门见山
2、激发好奇
3、渲染气氛
4、金句开头
同学们在以后写文章的时候,可以试试运用这些技巧来训练自己的写作能力,也希望今天的课程能对你们今后开展写作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