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影史热点 | 构建本土电影节的意义、问题与发展策略

2023-02-01 22:12 作者:研必果艺术考研  | 我要投稿

电影节是以国家文化形象的建构为主要目的,采用选片人制度进行影片征选,从每年世界范围内生产的电影中按照区域、题材类型等进行推荐,并由主要来自于专业剧作人、导演、影评人以及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明星的评选团队以“多数票规则”对正式参展的影片进行评选,对优秀影片机器作者授予奖项,进行世界各国电影艺术和技术成就展览。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本土电影节的数量和质量也在近年来与日攀升,不仅有传统老牌电影节与日俱新,还涌现出了一批新兴的具有潜力的年轻电影节,为中国电影注入了新活力。

1.构建本土电影节的意义

作为国际化视野下的热门研究现象之一,本土电影节的构建搭建了文化交流平台,促进了我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同时挖掘人才,不断为电影行业注入新鲜血液,还提升了观众审美趣味,创造出“迷影文化”的积聚空间。

(1)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盛况

电影节在新时代语境下被赋予了更多的政治诉求与文化功能,逐渐成为了国家文化形象的重要输出口和国民教育的重要途径。自1932年威尼斯电影节作为全世界第一个电影节举办开始,世界各地不同类型的电影节就开始次第涌现,中国也拥有了包括上海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等拥有不同艺术定位和文化品牌策略的电影节,除了政府批准立项的官方电影节,还有不同城市举办的电影展。官方和民间两种形式的电影节互为补充,构建了中国电影节的当代格局,成为“国家名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断提升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话语权。

(2)加深作品美学探索,提高观众审美品味

本土电影节以艺术的标准衡量参赛作品,用艺术的眼光挖掘电影优秀人才,助力中国电影行业的健康发展,为观众带来极具美学探索和文化反思的优质作品,并通过各类艺术影展、学术论坛、大师面对面等活动,为艺术电影的受众审美培育提供平台。例如2019年北京国际电影节“好莱坞往事”、“新浪潮回声”、“华时代风景”三个单元,从世界电影史的角度培育观众,重塑经典艺术电影,并以多个学术论坛从电影知识领域巩固群众基础,服务大众,提高了受众的审美品味,为艺术电影的传播提供了重要受众基础。

(3)为电影行业注入新鲜血液

电影节聚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电影创作者,集结了集思广益的原创内容,为中国优秀电影人才的发掘和传播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此外,电影节还设立各类基金扶持、创投融资等商业机制,为艺术电影新人提供机会。例如近年来兴起的FIRST青年影展就以“发掘电影人处女作及早期作品的发展方向”为艺术定位,给青年创作人一个重要的展示平台,包括范立欣、马莉、郝杰等在内的多位青年导演得到肯定,有效地补充了电影创作生态中“青年人才”这一关键部位,为整个电影行业的良性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4)打造中国电影节文化品牌

电影节作为一个文化交流平台,构建本土电影节一方面可以承担起建构国家文化形象的重要使命,向国际观众讲述中国故事,一方面可以建立起不同于西方价值观的世界电影审美评价体系,体现中国文化价值观的国际视野和世界胸怀,打造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文化品牌,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例如平遥国际电影节充分与当地政府合作,修建平遥电影宫等地标性建筑,将平遥古城作为中国电影文化的坐标,吸引海外诸多关注,不仅带动平遥经济增长,还为中国文化形象输出起到重要作用。

2.构建本土电影节过程中的问题

尽管中国本土电影节已经取得了良性发展基础,但是,大部分中国电影节依旧存在普遍缺乏国际话语权,同质化现象严重等问题:

(1)同质化现象严重

从中国电影节举办效果来看,中国的官方电影节普遍存在时间点扎堆、运营主体相似、评审结果趋同等问题。以2018年华表奖、百花奖为例,第17届华表奖最佳导演为林超贤《红海行动》,最佳男演员为吴京《战狼2》,最佳女演员为陈瑾《十八洞村》,而第34届百花奖的三项大奖与华表奖完全一致。不同定位电影节却得到了相同的评审结果,中国官方电影节艺术品味的同质化现象遭到严重质疑。

(2)缺乏国际话语权

放眼国际,中国电影节在国际上依旧缺乏辨析度和知名度,例如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虽然有益于加强"一代一路”沿线国家电影的紧密联系、实现"一代一路倡议”的国际化交流与友好合作,但是由于中国电影在世界影坛上普遍缺乏话语权的缘故,尚未得到相关国家电影人的广泛积极响应。

3.构建本土电影节的策略

构建本土电影节对于打造我国本土文化品牌,建构国家文化形象、挖掘培养电影人才、提高受众审美品味,培育国民素养、提高国际话语权等都有着积极作用。但由于我国电影节仍处于探索阶段,如何突破困境,提高国际影响力,是我们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只有充分实现顶层设计与文化机制之间的良性循环,充分做好文化机制建设和政府支持这两个重要先决条件,才能真正实现电影节的长效、有序发展,共同为世界电影艺术发展、国家文化品牌建设与社会公共服务做出贡献。




影史热点 | 构建本土电影节的意义、问题与发展策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