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舰世界】联合舰船设计:数据格式共享创作指南V1.5

为了帮助更多舰船数据设计的创作者进行数据设计和文案编写,同时利于读者阅读和理解,特撰写本指南。您可以在遵守下文条款的前提下使用本文中的相关内容。
若您通过表单投稿,本文内容在表单中已被准备好;若您通过邮箱投稿,则应使用本指南中的格式。
投稿要求和方式参见《投稿指南》。

共享须知
1、在您以任何方式使用下文格式之前,应同意以下内容。
2、共享内容包括:
航空母舰、混合战舰、水面舰艇和潜艇的数据格式模板。您可以自行修改、增减、翻译和使用该格式,并在任意时间、地点和渠道发布且无需署名。但除非做出足够显著的修改,您不应当声明对该格式的著作权或独家使用权。
设计原因-史海钩沉(舰船历史)-详细数据-舰船特色-获取方式或史海钩沉(舰船历史)-详细数据-编者短评的文章框架。您可以自行修改、增减、翻译和使用该格式,并在任意时间、地点和渠道发布且无需署名。同样的,您不应当声明对该格式的独家使用权。您可以参考笔者之前所著的专栏进行创作,但不应当照搬、抄袭或洗稿专栏中的内容。
3、您应当知晓,本文数据格式的变动不可能始终与最新开发者日志保持一致,尤其是在潜艇、辅助航母等在机制上可能有较大变动的舰船类别中。
4、由于部分数据的重要程度较低,列举全部数据会导致数据格式繁琐冗长,因此数据格式中没有列举所有数据条目。在使用时,您可以自行添加需要的条目。
5、使用本指南包含的内容进行创作不影响您作品的原创状态。


数据格式
航空母舰模板:
HP:
鱼雷防护:%
船壳:mm(上部装甲带:mm,飞行甲板:mm,主装甲带:mm,穹甲:mm,式核心区)
攻击机:
中队飞机数:×(机库:)
整备时间:s
血量:
巡航速度:kt(最大速度:kt)
投弹散布:×(波次投弹量:×,扫射时间:)
标伤:(HE,点火率:%,穿深:mm)
消耗品:引擎冷却、巡逻战斗机
鱼雷机:
中队飞机数:×(机库:)
整备时间:s
血量:
巡航速度:kt(最大速度:kt)
鱼雷标伤:(波次投弹量:×,漏水系数:)
鱼雷射程:km
鱼雷航速:kts(上浮时间:s)
消耗品:引擎冷却、巡逻战斗机、维修
轰炸机:
中队飞机数:×(机库:)
整备时间:s
血量:
巡航速度:kt(最大速度:kt)
投弹散布:m×m(波次投弹量:×)
标伤:(AP,穿深:mm)/(HE,点火率:%,穿深:mm)
消耗品:引擎冷却、巡逻战斗机
跳弹轰炸机:
中队飞机数:×(机库:)
整备时间:s
血量:
巡航速度:kt(最大速度:kt)
投弹散布:m×m(波次投弹量:×,弹跳次数:)
标伤:(HE,点火率:%,穿深:mm)
消耗品:引擎冷却、巡逻战斗机
副炮:
射程:km(马萨诸塞精度/齐柏林伯爵精度/德战精度/克里姆林精度/那不勒斯精度/潜艇精度,普通精度不必列出)
防空:
近程防空秒伤:(km)
中程防空秒伤:(km)
远程防空秒伤:(km)
黑云数量:
最高航速:kts
转向半径:m
转舵时间:s
水面隐蔽:km(最小隐蔽:km)
空中隐蔽:km(最小隐蔽:km)
消耗品:伤害控制小组(自动)、战斗机(自动)


水面舰艇模板:
HP:
鱼雷防护:%
船壳:mm(上部装甲带:mm,舰舯甲板:mm,主装甲带:mm,穹甲:mm,核心区顶甲:mm,式核心区)
主炮:× mm
射程:km
装填时间:s
180度旋转时间:s
Sigma:(德驱二线圈/驱逐圈/巡洋圈/日大巡圈/那不勒斯圈/大巡圈/厌战圈/日战圈/美战圈/法战圈/苏战圈/三笠圈/光荣圈/敷岛圈/坎伯兰圈)
HE标伤:(点火率:%,穿深:mm)
SAP标伤:(穿深:mm,跳弹角:°/°)
AP标伤:(引信长度:0.01s/正常引信,跳弹角:°/°)
鱼雷:× mm
鱼雷标伤:
鱼雷射程:km
鱼雷航速:kt
装填时间:
空袭:
空袭飞机数:×
整备时间:s(整组)
血量:
巡航速度:kts
投弹散布:m×m(波次投弹量:×)
标伤:(HE,点火率:%,穿深:mm)
副炮:× mm
射程:km(马萨诸塞精度/齐柏林伯爵精度/德战精度/克里姆林精度/那不勒斯精度/潜艇精度,普通精度不必列出)
防空:× mm × mm × mm
近程防空秒伤:(km)
中程防空秒伤:(km)
远程防空秒伤:(km)
黑云数量:
最高航速:kt())
转向半径:m
转舵时间:s
水面隐蔽:km(最小隐蔽:km)
空中隐蔽:km(最小隐蔽:km)
消耗品:伤害控制小组/快速伤害控制小组、维修小组/快速维修小组、侦察机/战斗机、水底搜索(5km/3km)/AA(美驱款/斯大林格勒款)、发烟机(标准驱逐烟/美驱烟/德驱烟/泛亚烟/英驱烟/燃油烟/低速烟)、雷达(12km/30s/90s/④)、主炮装填助推器(-50%/30s/90s/④)/鱼雷装填助推器、引擎增压(+20%/180s/120s/③)
作战指令:每枚炮弹命中/落在目标周围?米内进度加?%,?秒内没有增加进度时,每1秒减少?%进度
指令效果:某效果(如:主炮散布-35%),持续?秒。
替代射击模式:连续射击?轮,每轮间隔?秒,
模式效果:某效果(如:主炮散布-40%,主炮HE穿深+25%,副炮HE穿深+25%),装填?秒。


混合战舰模板:
在“水面舰船模板”的副炮数据前粘贴“航空母舰模板”中对应类型机队的数据即可。


潜艇模板:
HP:
船壳:mm(甲板:mm,耐压艇壳:mm)
电池容量:单位(充电速度:单位/s)
主炮:× mm
射程:km
装填时间:s
180度旋转时间:s
Sigma:(德驱二线圈/驱逐圈/巡洋圈/日大巡圈/那不勒斯圈/大巡圈/厌战圈/日战圈/美战圈/法战圈/苏战圈/三笠圈/光荣圈/敷岛圈/坎伯兰圈)
HE标伤:(点火率:%,穿深:mm)
SAP标伤:(穿深:mm,跳弹角:°/°)
AP标伤:(引信长度:0.01s/正常引信,跳弹角:°/°)
声呐射程:km
装填时间:s
持续时间:s (双ping持续时间:s)
速度:m/s
宽度:m
鱼雷:(艏)+(艉)
装填时间:s
装填手:
声导鱼雷标伤:(射程:km,航速:kt)
直航鱼雷标伤:(射程:km,航速:kt)
副炮:
射程:km
水上最高航速:kt
水下最高航速:kt
方向舵转舵时间:s
水平舵转舵时间:s
转向半径:m
最大上浮下潜速度:m/s
水面隐蔽:km
空中隐蔽:km
消耗品:伤害控制小组、水听器(6km/60s/60s/④)、潜艇监视设备(9km/60s/120s/∞)、储备蓄电池单位/增强型方向舵装置


数据范例
航空母舰范例:白龙
HP:63100
鱼雷防护:16%
船壳:19mm(上部装甲带:19mm,飞行甲板:95mm,主装甲带:130mm,白龙式核心区)
攻击机:A8M Rikufū
中队飞机数:3×3(机库:14)
整备时间:82s
血量:1510
巡航速度:165kt(最大速度:205kt)
投弹散布:106m×64m(波次投弹量:3×6,扫射时间:4s)
标伤:3150(HE,点火率:14%,穿深:30mm)
消耗品:引擎冷却、巡逻战斗机
鱼雷机:J5N Tenrai Type 91 mod. 7
中队飞机数:6×2(机库:24)
整备时间:78s
血量:1820
巡航速度:145kt(最大速度:185kt)
鱼雷标伤:9333(波次投弹量:2×1,漏水系数:0.4)
鱼雷射程:6km
鱼雷航速:50kt(上浮时间:5s)
消耗品:引擎冷却、巡逻战斗机、维修
轰炸机:J5N Tenrai
中队飞机数:4×3(机库:18)
整备时间:76s
血量:1790
巡航速度:152kt(最大速度:192kt)
投弹散布:35m×140m(波次投弹量:3×1)
标伤:6800(AP,穿深:351mm)
消耗品:引擎冷却、巡逻战斗机
副炮:12×2 100mm
射程:5km
防空:12×2 100mm
中程防空秒伤:392(3.5km)
远程防空秒伤:284(5.8km)
黑云数量:11
最高航速:34.5kt
转向半径:1250m
转舵时间:17.19s
水面隐蔽:15.19km(最小隐蔽:11.62km)
空中隐蔽:11.42km(最小隐蔽:8.74km)
消耗品:伤害控制小组(自动)、战斗机(自动)


水面舰船范例:歌利亚
HP:58600
鱼雷防护:28%
船壳:25mm(上部装甲带:30mm,舰舯甲板:40mm,主装甲带:203mm,歌利亚式核心区)
主炮:4×3 234mm
射程:16.8km
装填时间:18.5s
180度旋转时间:18s
Sigma:2.05(巡洋圈)
HE标伤:3850(点火率:24%,穿深:59mm)
AP标伤:5750(正常引信)
鱼雷:2×4 533mm
鱼雷标伤:16767
鱼雷射程:10km
鱼雷航速:62kt
装填时间:96s
副炮:6×2 113mm
射程:7.3km
防空:6×2 113mm 7×6 40mm 6×2 40mm 19×2 20mm
近程防空秒伤:231(2km)
中程防空秒伤:371(3.5km)
远程防空秒伤:126(5.8km)
黑云数量:6
最高航速:33kt
转向半径:800m
转舵时间:12.52s
水面隐蔽:13.62km(最小隐蔽:11.03km)
空中隐蔽:8.73km(最小隐蔽:7.07km)
消耗品:伤害控制小组、维修小组(+40%)、水底搜索(5km/3km)/AA


潜艇范例:U-2501
HP:18900
船壳:19mm(甲板:16mm,耐压艇壳:25mm)
电池容量:280单位(充电速度:0.8单位/s)
声呐射程:14km
装填时间:6s
持续时间:25s(双ping持续时间:65s)
速度:500m/s
宽度:15m
鱼雷:6(艏)
装填时间:60s
装填手:6
声导鱼雷标伤:8633(射程:14km,航速:82kt)
直航鱼雷标伤:12500(射程:6.3km,航速:62kt)
水上最高航速:72kt
水下最高航速:27kt
方向舵转舵时间:6.8s
水平舵转舵时间:18.5s
转向半径:480m
最大上浮下潜速度:3.4m/s
水面隐蔽:5.57km
空中隐蔽:2.06km
消耗品:伤害控制小组(5s/60s/③)、水听器(8km/30s/80s)、潜艇监视设备(9km/60s/120s)、储备蓄电池单位(30s/90s/②)


更新日志
2021年9月4日:增加了数据格式条目,修改了书写规范建议,提供了更易于理解的范例。
2022年8月6日:更改了指南标题,增加和修改了数据格式条目,修改了标题、全文格式和内容。
2022年8月10日:增加了范例。
2022年11月16日:修改了数据格式条目,修改了部分条款。
2023年8月23日:更改了指南标题,修改了数据格式条目,增加了潜艇范例,修改了部分条款。

本人保留该文最终解释权。如果指南内容作出变动,无需通知读者。
本指南原名《创作共享协议》。在部分旧专栏上,该名词与本文等价。
如果您对共享的内容有意见或建议,可通过邮箱联系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