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门店停业,欠下2.5亿预付金,以后消费者还敢充值吗?
上周,拥有30年历史的老牌面包连锁店“克莉丝汀”垮掉了,官方的说法是“暂停所有门店的营业,正在积极融资,计划恢复营业”。
实际上,克莉丝汀已进入破产程序,恢复营业的几率几乎为0。
克莉丝汀曾是长三角地区最大的面包连锁店,巅峰时开了1000多家门店,陪伴了一代江浙沪青年的成长,是上海80后儿时的味道。
但克莉丝汀选择了一种并不体面的退场方式:欠下2.5亿预付金和5700万的供应商货款。而目前账户中被冻结,可供执行的现金仅400万元左右。消费者获得退款的希望渺茫。
未用的预付款大都在200元-1000元之间。有储值用户打电话给克莉丝汀的总部打电话讨要说法,得到的回复是“该号码是空号”,客服电话也无人接听。
按照《破产法》,一家企业破产后,拍卖资产所得的资金,将优先支付工资、社保和税款,消费者存储的预付金次之。
大概率,这次消费者又要当“韭菜”了。
克莉丝汀的案例并非孤例,预付金制度广泛存在于健身、餐饮、美容、洗浴等行业中。商家往往以一次大笔充值,返还更多优惠为诱饵,吸引消费者提前付款。
随着跑路的商家越来越多,有网友把“预付金”戏称为“对赌协议”:商家赌消费者不来消费,消费者赌商家不会跑路。
ofo小黄车的押金无疑是史上牵扯人数最多的预付金事件。
2018年,拥有两亿用户的ofo被爆出拖欠凤凰自行车的货款,揭开了财务危机的序幕。
很快,有用户反映ofo退还押金的速度越来越慢。从原来的1天变为5天,又变成10天,最后定格在15天后,便再也不还了。
时至今日,仍有1300万用户在等待ofo退还押金,如果按每人99元计算,至少欠了12.87亿元。
据网友爆料:等待退钱的队伍已两个月没动过了。事实上,ofo要先赔偿供应商的货款后,有余钱才会给到用户,所以速度极慢,预计要12年偿清。
问题是ofo还能活多久?
这些交了押金的小黄车被ofo卖到非洲、东南亚、拉美等穷国变现,标价20-30元/辆,至于换回的现金去了哪儿?没人知道。
ofo事件重创了我国企业的社会诚信体系,摩拜、青柠、哈罗等共享单车品牌跟着受到冲击,押金遭到挤兑。共享单车品牌们被迫取消了押金制度。
被商家割了多次韭菜的消费者学也聪明了,只要某家店传出有倒闭的风险,不管真的假的,充了预付款的消费者会第一时间花掉。
今年2月,家乐福传出闭店消息,全国买了家乐福购物卡的消费者闻风而动,立刻开始了大抢购。
他们先抢柴米油盐等生活必需品,又抢酒水饮料等百货,一排排的货架变得空空荡荡。
这时,家乐福使出了大招,说店里的结算系统需要升级,购物卡暂时不能用了!
诡异的是,收银台可正常结算现金购物。背后的真相不言而喻:家乐福想赖账,故意不让消费者用购物卡。
克莉丝汀、ofo和家乐福这样的大企业尚且如此,更别说街边的小饭店、健身房、美容店了,大企业顶多赖账不还,还承认欠钱,而小店是直接跑路,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2020年中国有14%的健身房倒闭,数量将近3万家。办了卡、买了课的会员站在店门口手足无措,有的会员被销售忽悠,办了5年的卡,练了不到一年老板就跑路了。
难道我们消费者就要被这些无良商家鱼肉吗?
其实我们可以参照香港地产的预付款保障制度,来保护消费者的预付金。
应该加强立法,消费者交给商户的预付金统一要存放在银行开设的第三方独立账户中,委托专业的律师进行监管。
如果商户需要使用预付金,需向银行提出申请,在律所签字后调用,以确保每一笔预付款用到消费者身上。
现在的情况是,预付金大都转账到企业账户中,管理者可肆意调用,转移到个人腰包也无法问责,更别说瞎投资了。
以健身房为例,大部分健身房倒闭不是因为会员卖得少,而是扩张得太快。管理者把第一家店收来的会员费拿去开第二家店,等到某一家店经营出现危机,瞬间拉垮整条资金链。
第一家店收的会员费就该用到第一家店的运营管理上,这才符合商业逻辑。会员买的是这家店的服务,凭什么要为其他门店的扩张买单?
最后,给大家一个小建议:在这个大环境遇冷的冬季,充值消费更需谨慎!
作者:江左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