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剧《小西湖》创作采风 | 续写老南京的文化记忆


点击观看南京市话剧团2022年全新话剧《小西湖》采风vlog

南京市话剧团2022年新剧《小西湖》创排工作紧锣密鼓进行中。8月20日,上一秒烈日当空,下一刻瓢泼大雨,在南京酷热又潮湿的天气下,剧组不畏艰难,为了更好地呈现剧目,第三次到南京市秦淮区小西湖街区作实地采风。

现场由负责小西湖改造项目的历保集团董事长为大家解说,分享了发生在那里的一个又一个真实故事。
xiaoxihu
小西湖

“小西湖”是南京老城南地区为数不多的、较为完整保留了明清风貌特征的历史地段之一,是“南京记忆”的一个重要载体。但也曾是衰败严重的地段之一,面临着“历史风貌区保护”和“改造再生”的双重任务。截至2021年底,历经三年“小尺度、渐进式、逐院落”的微更新后,小西湖居民的近百个院落被改造成原住民与新业态共生共荣的街区。


cai feng
采风现场
此前,南京市话剧团与编剧唐栋、导演傅勇凡先后进行了两次实地走访。在听到小西湖原居民的生活现状描述后,大家很有感触。现代生活与历史文物如何和谐共处?改造团队与当地居民如何达到双赢?改造方案与生活需求是否相符……小西湖改造项目竟有那么多需要攻克解决的问题。如何把这些富有戏剧性的冲突搬到舞台?对此,主创团队开始了细致的交流与讨论。


剧组 / 第三次现场采风

壹 / 拜访首批改造居民
20日当天,剧组参观了小西湖首批改造的居室和商铺。或楼梯、或墙壁、或窗户……大家看到每一座新房子中都合理保留了一些老房子的元素。当地居民很欣喜地给大家分享了在这改造过程中发生的故事,畅聊了30分钟仍意犹未尽。


贰 / 探访新一期改造现状
在首期改造的成功下,新一期改造的居民是怎么想的呢?大家在跟他们沟通过程中了解到,刚开始他们是不配合的,了解改造方案后也是将信将疑,多次深入交流后,现在他们配合改造工作非常积极,跟改造团队的负责人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剧组演员们仔细地边听边问,对所饰演的角色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叁/ 共享庭院
小西湖的改造中,有一家代表性住户——共享庭院。在这小小的院子里,有百年石榴树,还有很多被精致打理的花草盆栽。这个院子,是改造设计师通过原居室的实地考察后,发现了这些的“宝贝”,与户主合议整合而成的。面对这硕大的石榴树,演员杨彦与吕泽诚现场高声对吟了一首《咏石榴》,引来大家阵阵掌声。


采风结束,剧组马不停蹄,回到排练场继续坐排工作。经过实地采风后,大家的交流更为主动。核心针对人物塑造如何更真实的问题,大家纷纷表态,各抒己见。


真实的南京故事如何浓缩至舞台?话剧《小西湖》展现了怎样的故事?演员们将如何演绎这些角色?一个个问题,让我们一起,9月底,走进剧场,一见分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