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思来想去,还是重新的评价一下央水

2023-04-30 23:43 作者:当今惜无孙仲谋  | 我要投稿

1998年首播的央视版《水浒传》,是中国电视剧又出一部万人空巷的经典影视作品。该剧由张绍林、袁和平、田连元、戴敦邦、赵季平、李雪健等创作,正如梁山好汉那般“上应天星”,成为一时之盛。可如今争议颇多。我来发表一下我自己的看法,央水绝对是一部被矫枉过正的作品。没大家想象的那么好。那也绝对没大家想象的那么差。总体来说差强人意吧

先提优点,后说缺点。

作为一部以人物塑造为灵魂核心的经典作品,央视《水浒传》对于水浒传中人物的塑造也还算差强人意。

(央视版《水浒传》编剧冉平:“《水浒传》中最重要的人物我认为有三个:宋江、武松、潘金莲。一个农民知识分子形象,一个英雄有男子形象,一个女性形象。这三个形象大家觉得新鲜,真实可信,其他人物形象就好说了。”——引自《五只老虎——〈水浒传〉拍摄散记》(著者陈枰,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年2月版)) 

潘金莲,不同于原著中的从来便是淫妇,剧集最初设定为一勤俭持家良家妇女,是命运的簸弄,让她一步步走到毒杀亲夫的不归路。

这里我们先来看看潘金莲洗澡。潘金莲洗澡这个梗,在新央之争中,很多新水粉用它来阴阳央水,但这里只是单纯讨论一下个人认为的央水洗澡的作用。

第一次洗澡,
武松来之前,潘金莲麻利地做完了炊饼,然后就这热水,洗了一次澡。

作为古代的家庭妇女,这次洗澡很简单,用最私人的情节表现着她的心态,麻木地付出,甘于平凡。

第二次,阴差阳错,武松和武大郎在阳谷县相逢,面对武家兄弟的落差,潘金莲的这次洗澡,依然是在忙碌之后,与第一次相同,镜头在潘金莲视角和外出的武大之间切换,纯洗澡的时间都约为三十秒,但是心态产生了些许的变化。

虽然这次依然是疲惫而麻木,但是多少带了点失落和无奈。

第三次

武大郎无意中提到了要给武松说亲,潘本身心里对武松有点小心思,这里第一次听到武松和“亲事”这样的字眼放在一起,内心多少有些想法。

这次洗澡不再有武大的镜头,单纯体现了潘的感情萌芽,露出了羞涩的微笑,可以说是最动情的一次洗澡,时间上,大约四十五秒,

第四次,潘金莲洗澡,被武松打脸,堕入黑化边缘,暴怒的一次洗澡,恼羞成怒地清洗自己,觉得自己没来由惹了一身脏。

时间最短,大约二十秒。

也就是说,剧集安排潘金莲每一次洗澡,其形态情态都不同,对于情节的推移、人物的心路发展都有着重大的不可替代的妙用。


武松(作为央视公认最成功的角色,这里就简说),最初本是一孩子气阳光青年,是命运的簸弄,嫂子的伤害而后,是“亲妹子”玉兰的伤害,命运让他一步步蜕变为一个阴郁的杀神。

剧中“最熟悉的陌生人”宋江,从最初的志在体制内外吃两头,到不得不落草为寇,到而后的“为弟兄们谋个好的归宿”,再到最后的为了弟兄们我可以什么都不要了。

李雪健老师的宋江争议很大,当时98《水浒传》初播到最后一集“宋江之死”,有新闻报道是有老爷子气得把电视机砸了。最搞笑的是李雪健不敢回山东老家,据说有老乡放言回来要打他。

央视版李雪健版宋江不是坏人,他属于好人犯错误,他犯的是真诚错误,他真诚地相信招安是爱国办大事,他真诚地相信这是为弟兄们好,帮他们洗去贼寇的骂名,走忠义报国的正道,他真诚地相信他是帮兄弟们谋一个好的归宿。宋江的真诚是贯彻到底的,一点儿杂质都没有。不同于金圣叹批改本中那个权诈宋江,亦不同于《投名状》庞青云,拿弟兄们的血染红自己的顶戴。剧中宋江是真诚的为兄弟们谋一个好的出路。不同于原著,剧中这个宋大哥的招安策略有许多兄弟并不支持,再加上接二连三的事件发生。可大多兄弟们依旧愿意跟着宋大哥,这就是因为他的真诚。

总导演张绍林赞李雪健老师:


“李雪健是非常用心的演员,他一进现场就完全沉浸剧情当中。他在现场的时候都是沉默的状态,别人都在说笑,但他永远是沉默的。当你跟他说话,叫他的时候,他就像在梦中突然醒悟一样,他特别投入。”

2.“这是我见过的为数不多的好演员,他的戏现在看都经得起推敲。”

——《张绍林导演艺术研究》p118

我下面不配图,纯文字描摹李雪健老师表演细节,看大家是否有画面感,感受到位:

林教头焚稿断痴情,宋公明出闺成大礼。(开个玩笑)

宋江在忠义堂正与宿太尉愉快地晤谈受招安事宜,听闻林冲快不行了,内心深怀愧疚的宋大哥赶到屋内,却没有按常理出牌一下扑到林冲身前,而是一霎时被抽去筋骨一般全身瘫软在地,身边卢俊义吴用等兄弟忙扶着,宋大哥已说不出话,他拼命说话却只有朝着林冲喉头涌动嘴唇嗫嚅两个只感其气不闻其声的音“兄……弟……”扶不起来,扶个半起,被抽去筋骨的宋江双臂如极度虚弱无力的人洑水,绝望无力徒然无助的上下扑棱,要往前抓,可是又能抓住什么呢,能抓回被勾魂使者正往门外勾的林冲兄弟吗。不能。所以他嗫嚅出几个更轻飘无力虚弱已极的音:“林……冲……兄……弟……,深深的伤痛和更深的愧疚已然将他击垮,他收回伸出的颤抖无骨的骨节凸棱的手,埋头低泣,拱手作揖……“兄……弟……”

人物的性格是在命运的展开中动态转变”,这是现代戏剧的中心精神,拿这个标准衡量,当今国产剧有哪一部,赶得上98《水浒传》? 

其中这里我个人认为功劳最大的事,导演张绍林。

张绍林也是《三国演义》“南征北战”部分(个人认为是《三国演义》几部分最佳的)分组导演。张绍林最注意用现代戏剧精神灌注剧集,他铺垫的诸葛与马谡的最初情好甚笃、诸葛与魏延的裂缝怎么一步步拉大,都是有一条层次清晰的轨迹线的,司马懿从最初的眷恋魏主,到中间起兵的犹豫不决,也是一条完整的心理变化轨迹线——这都是原著作者即便再世,也要叹为观止自叹弗如的。

接下来我想说的是打戏。

98版《水浒传》电视剧动作戏请得香港动作指导袁和平袁祥仁兄弟,其精彩放眼剧界,可谓独孤求败。

‍以武松和西门庆的打戏为例,按照原著,武松是秒杀西门庆的。但是秒杀又实在是不好看,毕竞西门庆三两下就解决了,死的太过痛快,观众的仇恨没法宣泄。但却又不能像游戏一样,把西门庆塑造成一个通关大boss。(记得小时候看过一个电影,那里面的陆谦实在了得。)那么这个以强凌弱的战斗,怎么拍的又好看,又合理。

纵观整个打斗,西门庆虽然远逊于武松,但是凭借着合理利用场景道具、随身携带的双刀、一定时间内打掉了武松的武器、脚下隐藏的匕首等方法,可以和武松打个有来有回。而且整个打斗高潮迭起,好几次局势的逆转,西门庆多次采取出人意料的手段,武松每一次都找到合理的破解方式。

当然,不足之处也有,剧中某几处重头打戏替身明显,譬如武松醉打蒋门神那段。瑕不掩瑜,这比之全剧总体上精彩无比的打戏,提不到一回事。

这种武术指导,私以为是国产电视剧的巅峰也不为过。后来张纪中拍了很多个金庸剧,按理说打斗的场景更多了,可以有更大发挥空间。但实际上都是些什么玩意:慢动作,吊威亚,子弹时间,一通瞎打

顺带一提,本剧战争场面同样堪为国剧第一,除了马战依然是短板、陆战场面壮观似不及《三国演义》壮观,但论水战如“梁山军水战擒高俅”之战船器械、水下戳杀,攻城战山岭战如“张顺魂系涌金门”、“解珍解宝命丧高崖”、“梁山军血染乌龙岭”之悲壮惨烈、目不忍睹,他剧堪为比伦者,迄今未之一见也。真论道具之考究,布局之变化,细部之扎实,艺术之成就,尚不免如管仲乐毅以较子牙子房也。

其他,如“服化道”、布景、音乐、镜头运用……98《水浒传》也都有不虚其他三大名著剧的表现,,这里只谈谈98《水浒传》超出于其他三部之处。

如布景,《五只老虎——〈水浒传〉拍摄散记》p188:“《野猪林》的选景选在北京十三陵,我们剧组当时住在河北易县,来回一趟六小时。折腾了几天拍完了,看完回放,张导(张绍林)提出来重拍。原因是那里的树木虽然古老有气势,但是太稀疏,缺乏神秘感和诡秘之气。张纪中(总制片主任)气得大骂张绍林说:‘你他妈的听别人说《水浒传》剧组是培训班你还生气,我看你就是培训班班长。’骂归骂,为了艺术质量他还是答应重拍了。为重拍这场戏,美工、制景们都搬到十三陵,住在那里植假树,造假林。”又《张绍林导演艺术研究》P136-137:“比如剧中出现的野猪林、黄泥岗、景阳冈,这三处既有相同之处——原始感,神秘感,又各有不同特点:野猪林突出的古木参天,阴森可惧,是杀林冲的好地方;黄泥岗是常有行人通过的地方,平缓,黄土地质;景阳冈却要山陡,古松巨石,是猛兽出没的地方。这三种地方在视觉形象上有明显区别,不能在一个地方变变角度借位将就完成,我们选择了山东泰山,河北易县,北京十三陵。实景不理想还要加工。比如野猪林,选择实景拍完后,树过稀疏,露阳光照在草地一片,如同国外皇家公园一般,毫无剧情要求的阴森险恶感,我们研究了样片后,决定重拍,制作了十几棵大树身,放在真树林的背景上,堵住透光的地方,而且根据镜头可以随意地挪动,使画面总是保持密集的、黑暗的原始状。”——由是可见,总导演张绍林的最高追求始终还是美学追求,而非写真追求。

如音乐,“唢呐一起,谁人能敌!”这句话形象地表达了大众听到唢呐声响热血沸腾的感受。98《水浒传》在音乐上相对于其他三大名著剧的创新之处是片尾曲有两首,刘欢的《好汉歌》豪迈豁达,洒脱自在,符合前半段好汉们快意恩仇行走江湖的基调;《天时地利人和》则悲怆大气,荡气回肠,切合全剧后半段悲剧史诗的基调。这一手法,精心,高级。

如镜头运用,总导演张绍林本就是摄影出身,他同时兼本剧的总摄影,98《水浒传》的镜头语言考究细腻,深蕴匠心,颇有一种浓郁深远的艺术韵味。

引两段张绍林的艺术创作谈:


张绍林谈98《水浒传》水战:


水战是《水浒》电视剧有特点的战争,水泊英雄中许多浪里蛟龙,水性非常神奇,选择演员要注意这一点。拍好水战要有突破性,不能一般化,战船交锋,水中擒拿,水下作业,都要有新招数。必须利用水花、气泡、波纹、血水、火焰、烟雾等技巧,达到以小见大的效果,同样可以表现出战争的残酷。水下摄像主要展示好汉们水中的英姿,把他们水中绝技表现充分。(张绍林《电视剧〈水浒传〉的拍摄构想之二》,载《中国电视》1998年第5期)


张绍林谈潘金莲西门庆偷情一段戏的镜头运用:


《水浒传》中,在王婆的操纵下,西门庆与潘金莲勾搭成奸,为了表现潘金莲与西门庆相爱的如胶似漆,为了表现时空的完整,不打断观众的视线,镜头静静地从潘金莲下楼等待开始,先是幻觉听到有人敲门声,她立即跑去开前门,后失望地坐回桌旁木椅上,少顷,真的传来了敲门声,不是前门,是后门,潘金莲迫不及待冲到后院,打开后门,迎到西门庆,两人一见,稍停即动,亲搂在一起,西门庆抱起潘金莲穿过后院,走进屋内客厅,将潘金莲放在桌上,再次亲吻。这是一个完整的长镜头,它的功能在于,人物的活动环境发生在后门后院,遮人耳目,属于偷情隐秘行为,人物调度由室内到室外再由室外到室内,几次光效变化,加速了动感,从而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表达了人物此时此刻的心境,偷情时如干柴烈火一般冲动热烈,这样的运动镜头有助演员的表演,观众接受它没有干扰,自然顺畅,毫无强加观众之感,画面更加生动。(《张绍林导演艺术研究》p95-96)

长镜头要为剧情服务,为人物服务,无根据地滥用长镜头会造成节奏拖沓,当它深入人物的内心时才能发挥其优势,才能表达准确内涵。如潘金莲与西门庆偷情,两个正是干柴烈火,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潘金莲一听到敲门声立即动身冲出房外后院,镜头跟着她的身后,强烈的动感把人物的内心的骚动展示出来,从屋里到院内,然后再到屋里,镜头由暗区到亮区,由人物背后到正面,镜头内部的构图光线不断变化,人物的情绪也在变化,这样长镜头有丰富的信息量。时空完整,观众感受到的人物是真实的一幕中的。(《张绍林导演艺术研究》P135)

部分改编剧情也很有意思(注意一下,只是觉得有意思,未见其就是好)。

譬如,林教头和鲁智深的结局,颇有程高版《红楼梦》。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贾宝玉中举了尘缘之感。再如之后吴用上吊那段,也颇有陋室空堂,当年芴满堂之感。

关于原著大幅删减问题,98版《水浒传》大刀阔斧删并大量与情节与较次要人物,浓墨重彩于几大主要人物几大主要叙事板块,同时增加如宋江方腊各派属下齐打擂、燕青李师师远走天涯等情节,实在大胆。不过我个人认为从影视剧的角度来看不算大错。毕竟书中整个梁山108人,整本书台词在100字以下的得占半数,况且这是影视作品,不是居委会户口簿。集中笔墨做大事,凸出主要人物形象正是影视作品该做的,如新水浒不也是这般。如若真要完全的按原著拍下来,节奏显得会有些拖沓。

但是,98版《水浒传》电视剧删并情节和人物的具体处理确实出现了问题,包括但不限于

九纹龙史进第2集开头露了个脸,为引出鲁提辖。后头不见了。元夜闹东京那段儿出现了一下。


元夜闹东京那段混江龙李俊发了句牢骚:大哥也太不像话了,让铁牛去搅他一下也好!


但须知李俊最后和童威童梦装病,退群大部队,这是有尾;头呢?何时上的梁山。这不能不说是98剧集的疏漏处。


雷横最初露了一下面,还跟宋押司在县衙门前心照不宣对话,彼此在体制外都留了门路。——然而后面不见了。


索超跟杨志打了一架之后也直接不见了。


最薛定谔的是关胜。也不知从何而上的梁山。徐宁演练钩镰枪的时候给了个群像镜头里有他,南征方腊的行军队伍中有他,最后回京受封赏殿上甚至给了个响亮应名——不知从何而来,反正最后功成。

其中,我最不满的还是没有清楚交待关胜的来龙去脉。是,原著中降将部分不必全拍,有呼延灼这种代表性极强的就够了,但关胜实在不可不拍啊,对于电视剧设定的主题,对于剧中宋江招安路线的实现,对于剧集的叙述逻辑,其重要性不在呼延灼之下甚至还在呼延之上啊——呼延灼是本朝忠义之臣之后,关胜是千古忠义之臣之后。关帝的后人,都上了梁山了,这是什么概念?身在梁山心在朝啊!可惜的是,剧集似乎完全把关胜当酱油了(英雄排座次那集,每个头领都有旗号,原著中山寨常委,排位第五、尚在林冲前的关胜,竟然没有旗号!这个我倒回几次细看镜头,都没看到……),粗略统计,似乎只在不同集中梁山军看徐宁教演钩镰枪(那么问题来了,关胜是何时上的梁山?剧中并无交待)、梁山军出征方腊行军长队、梁山征方腊归来劫余几人入殿面圣受封赏这几场戏中刷了下脸卡,存在感弱到爆……

关于现代原作精神,这一点央视《水浒传》真的不如央视《三国演义》。拍摄古人的作品就要展现古人的人格魅力,而不是那现代价值观碰瓷那个年代的思想。作品的“时代审美”应该是各个时代的共性审美,而非本时代的主流审美。

最后向读错字之类的台词问题,我就不一一赘述了(这些问题犯的实在不该)

总体来说央水,也算是一部差强人意的作品。想给三星,但看分数实在太低,还是给4星吧。


思来想去,还是重新的评价一下央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