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为什么失败总是贯穿人的始终?——保姆拉康入门

2023-06-09 16:53 作者:7er_Up  | 我要投稿

拉康的风格是先锋派的。拉康文章的不可读性源于自身的逻辑。


①失败的逻辑:主体自身的匮乏➕他者的匮乏

主体的存在的匮乏:主体的存在总是伴随着虚无和空洞,终其一生得不到满足

欲望即是动力,也是深渊。

母子共同体的完满状态是人类在后来回溯性建构的,是终其一生不可达到的状态(因为在母胎里没有主体性意识)。

主题匮乏是一种底色。

他者的欠缺是主体必将遇到的遭遇。

语言之间的断裂之处是无意识的入口(口癖,强迫性的动作)

语言结构影响着每个处在语言结构的人,并且语言

人的无意识是像语言被结构出来的

语言结构本身是充满断裂(完满的对象的能指和实际接触的人)的。


大他者本身会有欠缺。


即便获得所有能指的集合,依然是不完备的。因为集合的完整性,需要集合以外的存在来定义。


剩余的逻辑

总有一个东西(欲望)是无法被想象和言说的。

人生的底色就是欲壑难填。

欲望是一种残渣,人作为主体也是一种人渣。

接受自己是总有一部分是无法实现的,做好能做的一切。

为什么失败总是贯穿人的始终?——保姆拉康入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