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中的七大“浪费”,你占了多少?
每年过年,似乎都是差不多的印象,时代在进步,而习俗没有变。
先是春运人口大迁徙,路上奇堵,然后各种聚会狂吃海喝,通宵达旦,娱乐至死......反正不玩个尽心,就不算是过年!
但或许我们可以做的更好,更好的“均衡”,无论哪个方面。
今天一起来通过精益的角度看春节中的七大浪费,也许看完本文后,有10亿人要教笔者怎么过春节,甚至小编

,但不乏为各位提供一种观点,一种思考。
欢迎大家在留言区拍砖!
—1—
吃
买了很多吃的喝的,做了很多吃的喝的。(过量生产)
很多东西吃不了,喝不了,剩下。(库存)
吃不了的,喝不了的包括了不吃的,不喝的。(呆滞库存/缺陷)
剩下的热了又热,做了又做。(多余的动作)
搬过来,搬过去,端过来,端过去。(搬运)
还有好多怎么办?(库存)
先放一下,还有其他赴约。(等待)
回到家继续热,继续吃。(过度加工)
坏了,烂了,不能吃了。(缺陷)
—2—
喝
好久不见多喝几杯吧。(过量生产)
喝完了还有,不怕没有。(库存)
你敬我来,我敬你。(搬运)
不喝醉,不罢休。(过度加工)
醉了真难受。(缺陷)
只好吐一吐。(多余的动作)
回来继续喝。(过度加工)
喝多了还开车。(过量生产)
酒后驾车撞了,赔了,耽误了!(缺陷)
—3—
玩
打牌,唱歌,看电视,通宵达旦。(过量生产)
转眼睡到第二天。(过量生产)
作息规律全打乱。(缺陷)
不怕,不怕咱们还有假。(库存)
消耗几天那算啥。
来来来,接着干。(过度加工)
通宵达旦又几天。(过量生产)
转眼就要上班了,谁知进了卫生院。(缺陷)
想问医生怎么办?
医生说,上班。
—4—
乐
春节晚会,咱不看。
爸妈聊天,咱不管。
红包多多抢。(过度加工)
微信点点赞。(过度加工)
点赞完了去拜年。
不打电话不见面。
都是群发与谁都无关。(过量生产)
一看群发我不回。(多余的动作)
还要时间。(等待)
删,删,删!(多余的动作)
没有点赞,去聊天。
聊天也要在群里,这样才能算有范。
一直聊到通宵又达旦。(过度加工)
怎么办?怎么办?
对家人的爱不在于集中,而在于日常的陪伴与问候,在于每时每刻的挂念与关心。放下手机读书看报聊天,即使是家长里短也算是一种交流吧。
朋友或许也是如此,天南海北各据一方,基本上很少可以碰面,为什么不选择每隔一段时间就问候一下,或者相约小聚,而非要等到某一天集中的群发呢?
现在物质条件丰富,也不一定非要买那么多东西备着呢?随吃随买其实就可以,表达的方式也不一定非要是浓烈的让人喘不过气来。
不过若要是强加一个非要这么做的理由,或许是仪式感,每个节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春节更应该是如此。
精益提倡均衡,或许在这样的时候会显得无奈,国家大体,社会民俗,实乃大事,难以撼动,不过我们在自己的影响圈内应该可以身体力行,渐渐提倡,吃喝玩乐睡即使在节日里面也可以一样均衡。
不多吃,正吃好。
不多喝,正喝好。
不疯玩,正尽兴。
不傻乐,正怡情。
不多睡,正足够。
多陪伴,勤沟通。
知与行,需合一。
浪费无,均衡畅。
家庭睦,最幸福。
从整体上看的7大浪费,接下来,我们聊一聊拜年群发中的7大浪费。
拜年本身是春节风俗,需要亲自登门拜访,说些吉利话。有了短信之后,就是短信轰炸,现在有了微信,连句话都懒得说了,都说世界互联了,其实越联越淡漠了。
群发短信失去了精益的核心,即价值,没有名字,千篇一律,味同嚼蜡,乃至有人戏称,平时都潜水,这回倒好,群发短信暴露了,正好删除了。
—1—
库存
万恶之源,平时一言不发,到了这个时候,一下子涌了出来,对于自己来说,假如通讯录里面有500人,那么群发的微信就是500条;按照80%对方会发群发的微信的话,那么就是500条,加上自己发的500条一共是900条。我想这900条远比平时的消息多的多了,而且这900多大多数都是呆滞或者是无用的库存。
—2—
过量生产
库存是如何产生的呢?如果按照价值定义的原则拜年的话,是可以找到核心的朋友圈,用定制的方式拜年,一来体现拜年短信的价值,二来是对对方的尊重。但是非要用群发的方式,失去了价值,没有了个性,有的只是自己的省事,带来的确实拜年短消息的过量。
—3—
缺陷
群发的拜年消息大多数是黏贴拷贝的,正如上面所说,有些连别人的名字都直接拷贝过来,自己连查看都没有,就直接发给对方。如果都是关系平淡的还好说,如果是关系不错,或者有些领导尊长,那么结果可想而知。这仅仅是字面的缺陷,如此带来的后果,对方会如何想,一个连署名都不愿意做的人,还有什么可以做的更好呢?熟人社会的推荐又怎么会想到你。
—4—
搬运
黏贴拷贝,批量的工作。你需要在众多的祝福短信中,选择你认为还不错的搬运过来,这本身就是一个工作量。至少需要5个步骤,选择,复制,黏贴,建立群发,发送才能完成,而60%的工作是搬运。
—5—
等待
搬运的一个前提是选择,而选择就需要等待,你需要等待你认为不错的才能搬运;等你发送之后,还需要等待看谁给你回复,这样或许是你挑选的一个原则,但你等待的大多应该是沉寂一年之久,只有这一次复活的反馈而已,其他时间都是空白。所以与其等待选择,不如主动联系。
—6—
多余动作
如果你把拜年或者问候当做一件有价值的事情看待,那么群发助手的过程肯定是多余的动作。定制,电话,视频,红包都是增值的,唯独群发是多余的。
—7—
过渡加工
其实大多数信息连加工都算不上,也就没有所谓过度加工一说。但应该没有人需要来自群发的拜年短信,所以由此发出的应该都算作过度加工。也就是没有按照客户需求发出应该的产品或者服务,即未满足的交付。
或许群发者还在想,别人我还没发呢,你知足吧。人最可怕的思维就是“我以为”,而不是站在交谈或者交道的对方立场。
群发短信真可怕,
沉寂许久是奇葩,
未有情感无本色,
不如默默定制发,
一来尊重把他夸,
二来喜气把才发,
但愿群发不再有,
互联真情你我他。
-END-
文章来源:网络(如侵联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