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站在观察者的角度看待自己此刻扮演的角色

2023-03-01 19:10 作者:赞赞成长日记  | 我要投稿

今天分享一个察觉 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性用你我他来表达自己 可是 你我他 本身就包含着一种对立 而有了我,就有了立场 可是立场只是剧本角色的一部分 人本身是无限的 这就要求我们需要时时提示自己: 此刻在关系中的角色不是自己,它无法代表自己 而当我们 习惯性用 我 为主语来表达, 就很容易把自己框死在这个角色中, 陷入剧本角色里内耗 而内耗只存在于那个剧本中 只要脱离那个角色,对立和内耗就消失 作为我们自己本身,想要成为什么角色 是随时可以选择的 而很多人在互动过程中感受到被定义,被捆绑 是因为她把那一刻自己扮演的那个角色当成是她自己, 把那个感受当成是自己 把那个想法当成是自己 把那个疼痛当成是自己 可是,那些都不是你 而你感受到被定义,被局限,被捆绑 它背后的提示是你的场不够定 你会被引动去关注对方,继而跟随对方的频率, 用对方的那套认知去理解他遇到的事 而不是稳定扎根在自己,通过自己这套系统去察觉对方的输出 前者是完全进入对方的剧本用对方的认知去共振对方的情绪 后者是用自己的认知去共振对方的经历抽丝剥茧 而互动过程中,如果对方的剧本有二元的剧情,那么很容易被套入那个角色 解决方式也很简单,可以通过去主语沟通 也就是摘掉我,不主动去成为那个靶子,而是来到观察者视角 具体体现在 对话过程中,不以我自称,以自己的名字自称 比如这句话: 我觉得你说的不对 修改为:赞赞觉得某某说的对,同样的,针对这件事,赞赞有不一样的看法,赞赞觉得这件事也可以这样做 摘掉我,以自己的名字和对方的名字代入剧本 而不是直接以我进入角色 这样,就直接避免成为那个靶子 就事论事, 而不是被卷入那个对立中彼此纠缠。 而有时候我们进入对方的剧本,只是为了看见那个卡点,挖掘到背后的负面定义,修正那个负面定义 而不是去和对方共振情绪,陷入对方的剧本,进行争执 一切都是角色,而角色是那一刻自己的选择 你随时可以重新选择角色 随时可以选择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 角色不是你  身体不是你  思想不是你 你不是任何角色,同样的你可以选择成为任何角色 定义权始终在你自己,你永远可以带自己去到任何你想去的地方 能量没有消失或流走,它就在那里 只是说你选择停留在哪个角色,哪个维度 它就会稳定在那个层级 同步就会呈现 相应的状态 当你回到自己,它会重新出现 而当你感受到被抽走 只是因为你来到了对方的剧本角色中 (或者说它也是你潜意识需要体验的一个面向)

那么,回去自己就好了 回来自己以后,重新定义 自己在哪里,自己是谁 选择权永远在你自己这里! 你才是那个玩游戏的人! 你不等于你的角色,不等于你的感受,不等于你的身体,不等于你的思想 那些都是工具 祝福大家调频顺利!

站在观察者的角度看待自己此刻扮演的角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