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个角度看当前股市众生相

最近几个月由于行情实在过于割裂,所以发生了很多离奇的事,先是各种教育、混合基金无视基金条款,把80-90%的仓位都买成了新能源股票,随后是某个消费主题基金的基金经理被基民怒怼不会炒股,为何不买新能源?最后是上周传出私募大佬林园怒怼投资人:“我从来只赚钱,你认可就买,不认可就不买,买了要拿三五年,亏钱了别和我说,我不会向你这样的穷人道歉。”
小七认为,这三件事其实从三个角度反映了当前股市的众生相,分别是公募、散户和私募。
第一件事情无疑反映了大部分公募基金的心态,他们由于有着巨大的排名压力,所以可以无视契约精神,每轮行情基本都是哪个板块最火就一窝蜂地抱团,从15年的中小创到去年的食品饮料,再到今年的新能源半导体,无不如此,然后你就看到每年排名靠前的基金都是新面孔,只要踏准一波行情,他们就能靠管理费赚得飞起,反正最后泡沫破裂了,都是基民来买单。
第二件事情反映了很多踏空这轮新能源行情的散户心态,这些散户可能去年看到消费股狂涨,所以就去买了消费主题基金,结果今年消费股行情退散,改炒新能源,就开始怒怼一个消费主题基金的基金经理为什么不去买新能源?真是又好气又好笑,不知道明年这同样的遭遇会不会又发生在新能源主题基金的基金经理身上呢?
第三件事情则反映了很多在市场里摸爬滚打多年,看惯了各种行情起起伏伏的私募投资人的心态,像林园这种从90年代就开始炒股的老油条,什么风风雨雨没有见过,现在却因为短期亏损而被投资人教炒股,自然气不打一处来,一顿疯狂输出,虽然他的话说的有点难听,但我还是比较能理解他这种心态的。
因为坚持自己的投资理念说起来容易,但实践起来真的非常难,因为你的投资理念总会有与市场风格不匹配的时候,而市场风格何时转换往往只在一瞬之间,没有哪次泡沫不是在狂欢中突然破裂的,有一个悖论就是:如果大多数人都能提前识别风险,那也就不存在风险了。所以如果这种时候还碰到有人落井下石,各种嘲讽,那心态不好的人可能就开始怀疑自己,随波逐流;像林园这种脾气不好的就会破口大骂,你算老几?;像小七这种心态较好,脾气温和的人,就会云淡风轻,写下了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