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短篇小说《聊斋志异•灵官》白话文翻译
《聊斋志异•灵官》—蒲松龄
译文
朝天观有一个道士,喜欢吐纳之术。有个老翁借住在观中,恰好也喜欢吐纳气功,于是他俩便成了道友。住了几年,每到帝王郊祭的时候,老翁提前十天就离开,郊祭后再返回观中。道士不明白这样做的原因,便问他。老翁说:“我们两人已是莫逆之交,不妨与你实说。我是只狐狸,帝王郊祭的时候,诸位神仙下界清理污秽,我无处容身,只好自行逃走。”
又一年在郊祭前老翁离去,这次很久没有回来,道士心中疑惑。一天,老翁忽然回来了,道士就问他缘故,老翁回答说:“我几乎再也见不到你了!早先我想远远躲藏起来,但是心里懈怠,见阴沟很隐蔽,就潜伏在一口大缸底下。没想到灵官清除到这里,一眼被他看见,愤怒地就要用鞭子打我,我非常害怕急忙逃走。灵官一路上追赶得很急,到了黄河沿岸,眼看就要被追上了,心中窘迫,没有办法,就一头窜进厕坑里藏着,灵官嫌恶其中污秽,才返身离去。我爬出来后,身上沾染了恶臭,不能再游历人世,于是跳到水里清洗干净,又隐藏洞中过了几百天,垢浊才除尽。今天我来告别,并且嘱咐你几句话,你也应该离开这里到别处躲躲,大劫将要来临,这里不是福地啊。”说完,就告辞而去。

道士依照老头的话也搬到别处去。没过多长时间,便发生了李自成进京的甲申之变。
原文
朝天观道士某喜吐纳之术,有翁假寓观中,适同所好,遂为玄友。居数年,每至郊祭时,辄先旬日而去,郊后乃返。道士疑而问之。翁曰:“我两人莫逆,可以实告,我狐也。郊期至,则诸神清秽,我无所容,故行遁耳。”
又一年及期而去,久不复返,疑之。一日忽至,因问其故。答曰:“我几不复见子矣!曩欲远避,心颇怠,视阴沟甚隐,遂潜伏卷瓮下。不意灵官粪除至此,瞥为所睹,愤欲加鞭,余惧而逃。灵官追逐甚急。至黄河上,濒将及矣。大窘无计,窜伏溷中。神恶其秽,始返身去。既出,臭恶沾染,不可复游人世。乃投水自濯讫,又蛰隐穴中凡百日,垢浊始净。今来相别,兼以致嘱,君亦宜隐身他去,大劫将来,此非福地也。”言已辞去,道士依言别徙。未几而有甲申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