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向美国“秀肌肉”,展示高超音速导弹

文/行走斯图卡
这几天朝鲜又开始秀肌肉了。
据媒体报道,朝鲜在首都平壤三大革命展示馆举办了“自卫-2021”国防发展展览会,从发布的新闻照片可以看出,展览规模很大,有不少战略性武器亮相,包括车载型洲际弹道导弹、车载型高超音速导弹、中远程潜射弹道导弹和新型远程火箭炮。
媒体评论认为,这是朝鲜时隔一年后重新展示战略核力量,也是朝鲜首次公开高超音速导弹。朝鲜国家领导人金正恩在讲话中表示,韩国在美国的支持下,引进F-35战斗机,先进无人机和庞大的各种尖端武器,迫使朝鲜“变成更强有力的实体”,但是朝鲜展示的这些武器用于自卫,并不针对“韩国”,只要韩国不侵犯朝鲜主权,朝鲜就不会引发半岛的紧张局势。
也就是说,朝鲜展出这些武器,就是告诉美国人“我手里有剑,你别惹我”,而在朝鲜展出了各种“利剑”中,超高音速导弹显然最为引人关注。
所谓“超高音速导弹”,就是指飞行速度在5倍音速以上的导弹,由于目前全球的反导拦截系统普遍采用追尾攻击的方式,超高音速导弹将超出拦截导弹的拦截能力极限,并且留给对方的反应时间更短,极大增强了突防概率。截至目前,世界上已经研制并正式服役该类型导弹的国家只有中国和俄罗斯,美国有多种型号正在研制,而朝鲜不久前宣布成功试射高超音速导弹,但是外界对此尚有争论。
不过从公布的照片来看,这款高超音速导弹的弹头外形,类似于中国“东风-17”的乘波体弹头,从理论上来说,朝鲜的导弹具备超高音速的能力。
倘若朝鲜真具备了这样的能力,外界对其国防技术水平的评估当然需要重新改写,而且美国也要大丢颜面。为了追赶中国和俄罗斯的进度,美国各军种和五角大楼都憋着一股劲,加快研制自己的超高音速导弹,但是率先试射的空军型AGM-183A已经两次试射失败,一次未能脱离挂架、一次未能点火,一直到第三次才宣布试射成功。倘若一切顺利,最早也要到2023年才能初步具备作战能力。
美国的急切心情,从最近一次部署中就可以看出来。《星条旗报》10月9日报道称,陆军第1军第17野战炮兵旅日前接收了第一套“暗鹰”高超音速导弹系统,包括一个操作中心、4个运输发射装置以及相关车辆,设备一应俱全,唯独没有导弹。没错,这款号称“能从关岛打到中国大陆”的“暗鹰”导弹。目前尚在研制当中,因此美军训练时只能假装自己正在发射导弹,为了追求逼真效果,或许可以用嘴来模拟发射时的声效。
美国陆军如此着急将一款尚未研制的武器交付部队,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赶进度,想赶在空军和海军之前“拥有”此类武器,从而争夺更多的研发资源。这反应出美军对高超音速武器项目的重视,以及至今尚未形成战斗力的急切心情。
然而有些事情,急是急不来的,美国在加大研制力度,但中国和俄罗斯也不会原地踏步,现在朝鲜又追了上来,这“狼前虎后”的架势就是给美国的一个教训:如果想用搞军备竞赛的方式挑起地区紧张局势,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