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吃瓜”无法自拔,可能是真的生病了

01
前几天,我的学生来办公室,唉声叹气的说自己看不下去书了,可是考试又近在眼前,他感到特别的焦虑,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
我问学生平时都干什么呢?他说自己也不爱玩游戏,室友带他去过网吧,可他觉得没意思,也不爱刷剧,也没有谈恋爱,生活很简单,空闲时唯一打发时间的就是偶尔上上网看看信息。他内心还是比较上进的,总是会带着书去图书馆,上课也总是坐前三排。他也不知道自己哪里出了问题。
我看到他一边和我说话,还一边偶尔解锁手机,翻看一遍。我让他把手机界面给我看看,都是一些主流的基础软件,微博、抖音、知乎、快手、头条……说话间的功夫,手机页面显示了好几条信息浮动,都是一些新闻,有娱乐的,民生的,还有消费打折的消息。学生看到有信息,着急的把手机拿了过去,打开刷了一遍,嘴里叨念着:我来看一下是不是又有什么瓜了……哎辅导员你知道最近那个娱乐圈的大瓜吗……我跟你说又有几个地区发现密接者了……听说隔壁学校他们放假比我们晚……哎呀,这个是怎么回事我之前都不知道嘛,唉,我真像是瓜田里的猹……
我让学生把手机先关一下,然后听我说:你这是“信息焦虑症”的表现。
02
“当外界信息的输入大脑,人体大脑就有高级中枢去综合、分析和判断,并进行一番信息加工。人如果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繁杂信息后,来不及分解消化,超出机体的承受力,由此便会造成一系列的自我强迫和紧张。这种情绪非常接近精神病学终的焦虑症状,所以,这种因工作信息接触过多引起症状的情况被称为‘信息焦虑症’。”(江妙津 中医心神学说与临床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年12月)
是的,这是一种病。
在看书的时候,忍不住不停的打开手机,明明没有任何消息提醒;
听到手机有新消息提醒时,感觉很焦虑;
在上网的时候,只是想查一个资料,最后在网上花费了几个小时,已经忘记自己要查什么;
一看到网上有人说有“大瓜”,就很焦虑,想要立刻了解信息,即使这件事这个领域都和自己无关;
上网沉迷各种“吃瓜群众”,和网友讨论热烈,关上手机后,感觉这些信息都毫无意义,感觉特别空虚;
……
如果你有以上的情况,那么就说明,你可能有“信息焦虑症”了。
03
我们很清楚的知道,网上的很多咨询信息和我们无关,可是却忍不住关心了解。
这就是信息大爆炸时代给我们带来的困扰,一方面,它缩短了信息传递的时间和空间距离,让我们可以迅速的掌握最新的信息动态,另一方面,我们没有办法分辨信息的性质,不能判断哪些是有效信息哪些是无效信息,哪些信息对“我”有用。同时,现在的网络上还有一些专门的营销号,针对这一心理,投放焦虑——
“如果你不知道以下这些,你将会错过改变人生的机会……”
“听完这三点,你会比别人更快掌握一切……”
“这五个信息会对未来一年有重大影响,尤其是第五点……”
“你还不知道这件事?那你真的要被潮流抛弃了……”
甚至于学习的时候,各种“名师”会在网上教授各种知识点,说着夸张的话术,让人害怕信息遗漏。
这些千篇一律的话术吸引着大众耐着性子去看去听,可是看完之后吧,又觉得完全是在浪费时间。总是害怕掌握不了有效信息,可一天下来又觉得收集到的信息也几乎没用。晚上躺在床上,又焦虑又内疚。
04
其实改变这一切很简单,不用我总结,你也知道的。
第一步就是放下手机,关闭网页。屏蔽那些和你无关的信息。
第二步就是摒弃投机取巧的心理,认识到真正有效的可以带来成长的信息,都是需要长时间的投入学习时间的。
第三步就是制定具体的可执行的目标,学习方面的,生活方面的,给自己一个方向,可以让自己坚定注意力,减少注意力被影响的可能。
第四步,是我个人的经验之谈了。下次上网可以试着记笔记。
因为我现在也是博主呀,要每天写文章还要每天拍视频,所以我现在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网络上,刷短视频,看各种讯息,掌握各种新的资讯。刚开始,我也有这样的焦虑感,总是抓不住重点,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后来,我就拿一个笔记本,一边上网刷信息,一边记笔记,刷完之后再看一遍笔记。这样就很快的了解了自己花费的时间,获得信息,直观的判断这些网络信息的价值。长久下来,我也就有了自己的信息获取的方法和渠道了。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明白:信息本身没有有用和无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求,但是获取信息的目的都是一致的,为了我们的生活。
掌握这些信息的目的,依然是围绕着我们的生活,为了我们生活的更好。如果这个核心目标没有达成,那么这些信息,也就都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