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玉兰花:故将清露作芳尘

2023-06-18 21:46 作者:湘间小鹿  | 我要投稿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辛夷坞》这首诗的美在于对生命绽放的惊异与欣赏,人之一生就象在山涧里默然盛开的玉兰花热烈而孤独,高洁却寂寞,奔放又静默,没有谁在意你曾经来过这个世界,也没有人懂得欣赏你的美,更没有人愿意和你一起在春风里起舞,这是玉兰花的悲哀,也是我们作为人类的悲哀,生命只有一瞬,而寂寞不止千年。        王摩诘这首写玉兰花的诗亦同于他的其他山水诗一样,让我们产生对生命的敬畏,对美的望而却步以及对生活的内在凛然。        辛夷花即玉兰花,辛夷又名木兰,紫玉兰,望春花等,是一种在早春二月即会开放的木本类花卉。最早喜欢上这种花是在九六年那年的春天,当时最好的哥们要离婚了,离婚前他们两口子特意请我去吃一次离婚饭,这种行为在大多数的人看来觉得甚是荒唐,即使在同学圈里也感觉到不可思议,然而事情就是这样发生了。        吃完离婚饭就各自回家了,在回厂的路上,我忽然看到路边的玉兰花正开得香艳,叶子还没有长出来花却已经恣意的轻浮着,我立于花下,突然间便呆住了,望着这寂寞而又奔放的灵魂在风中起舞,突然明白了人与人之间的不被理解,同学的所谓分手(或离婚),不是因为物质上的贪婪,只是精神上无法共鸣。与其不能共鸣,还不如各行其是。从此,我便莫名其妙的喜欢上这种开在马路边的白玉兰。        霓裳片片晚妆新,束素亭亭玉殿春。已向丹霞生浅晕,故将清露作芳尘。        此诗出自明代眭石之手,眭石其人所能查到的资料不多,但有一件事却被记录了下来,他为官之时与他的权贵亲戚不和,不相来往,后他的权贵亲戚获罪,他因此事全身而退,可见此人身上没有阿谀之气,他的这首《玉兰》诗正是他人格的写照。眭石所留下的诗只有三首,分别是题《玉兰》,题《牡丹》以及题《芍药》,另二首诗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阅。
         自唐以来,咏玉兰的诗作颇多,在唐及以前,这种花往往被称作“辛夷”,关于“辛夷”的称谓,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已在《本草纲目》中给出了清晰的解释:“夷者,荑也,其苞初生如荑,而味辛也。”辛,是指其味;荑,则是花蕾初生时的嫩芽。所以,“辛夷”之名,应该是从“辛荑”简化而来的。相对“辛夷”这个名称,老夫更喜欢“玉兰”。

庭院深沉坠海红,玉兰花下坐春风。

年年花发逢寒食,无限新愁细雨中。

        彭孙贻这首《雨中玉兰花》让人产生淡淡的哀伤,玉兰开在清明前,此时正是细雨濛濛的时节,其寒食刚过,在山间野道上,在细雨飘洒中,玉兰花象倔强的孩子一般,恣意开放,古人将其谓之“玉”,真是领略到了其内质。花瓣厚实而油润,似玉浸其魂,欧大任诗云:“何年移得蓝田色,春在朱门十二廊”,更是把玉兰花比作最上等的玉。

小院孤芳早,清芬玉叶寒。

皎如临玉树,香似袭皋兰。雨濯枝逾艳,风吹雪未残。捲帘看不足,秀色可忘餐。        “秀色可餐”出自陆机诗《日出东南隅行》,汪道会于此用来赞美玉兰花可谓恰如其分,江南二月的风里,玉兰花如雪片般在空中起舞,人行于树下,仿佛置于瑶台仙境之中,那令人陶醉的清香让人忘了世俗的纠结,仿佛身心都飘了起来,饥饿的缠绕又何在话下。
       玉兰花作为一种苗圃花卉,大江南北随处可见,而咏其诗却多有沅湘之味,盖因其早年在荆楚较多的缘故吧,虽然王摩诘所咏之辛夷花长在长安,离荆楚有一段距离。

澧浦湘皋浅碧花,国香原不借群葩。

不知谁傍蓝田种,尽向金茎浥露华。

        除李孙宸这首《玉兰花》,张乔的《玉兰花》更是把荆楚风格写得如同玉兰一样高洁:

莫拟轻舟去沅湘,春来殊爱雪枝香。

东阑柳絮颠狂甚,总向阶前赚谢娘。


        在老夫看来,把玉兰比作雪,总是强差人意,不是因为玉兰逊色,而是雪比不上玉兰的美。“东皇借得江生笔,写出韶光一段奇”,作为帝王的乾隆,其诗多如狗屎,独这两句写玉兰的诗可圈可点,或许因为这种花实在太美,随便想出两个句子都能贴切吻合吧。

        玉兰花之美,不独其色,其香,其早开,其簇拥,更是以“胖”为美,虽唐人咏之不多,至明中叶,咏玉兰花者如井喷般突然多了起来,这种荷塘效应或许可归之于汉文化的重登舞台吧,其中,文征明这首《玉兰花》就以独特的视角将玉兰花的富贵丰盈写得让人垂涎:

《玉兰花》明朝·文征明绰约新妆玉有辉,素娥千队雪成围。我知姑射真仙子,天遣霓裳试羽衣。影落空阶初月冷,香生别院晚风微。玉环飞燕元相敌,笑比江梅不恨肥。

        在所有的咏玉兰花诗中,老夫独以为只有文征明真正深得玉兰花的真味。有梅花之姿,不爱梅花之瘦,以丰腴之质为世人添一道靓丽的风景。易安词多以黄花之瘦自怜,而文征明敢以玉兰之肥而作美人之比。才高之人,用平凡一“肥”字就能化腐朽为神奇,令人啧啧称奇。当然,这个肥字用得妙的还当是李易安的“绿肥红瘦”。       

        写玉兰花到此,也算了结一桩心事,然而,写到最后还是想自己写一首,那就狗尾续貂,贻笑大方吧:


《七律·玉兰花》

江南二月雨为霞,淅沥声中玉作花。

不爱瑶台当供奉,偏来野外伴山茶。

谢娘咏絮原无味,子健题诗本有华。

应许行僧充野藿,食肥梦里不思家。

        PS:生活中有很多名字叫玉兰或玉红的女子,不知她们知道这两个字内在的含义?夏目漱石曾说,生如夏花之烂漫,死如秋叶之静美。其实,生和死根本用不着夏花和秋叶来比,直接用玉兰做喻便已足矣,斯为记。


玉兰花:故将清露作芳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