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EightySix-/86-不存在的战区- 86区的原型之一——曼赞纳集中营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联合舰队袭击美国太平洋海军舰队基地珍珠港。次日,美国及其盟友陆续对日本宣战。日本海军对珍珠港的袭击,使美国领导人怀疑日本正准备对美国西海岸实行全面袭击,由于日本在1936年至1942年间迅速征服了亚洲和太平洋的大部分地区,一些美国人担心其军事力量不可阻挡。
最初,美国舆论以居住在西海岸的大量日裔美国人为代表,《洛杉矶时报》将那些日裔描述为“生在美国,且受过良好教育的良好美国人”。许多美国人认为,他们对美国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在袭击发生六周后,太平洋沿岸的舆论开始转向居住在西海岸的日裔美国人,因为新闻界和其他美国人对“日裔第五纵队”的可能性感到担忧。尽管政府(包括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和联邦调查局局长埃德加·胡佛)以抗日战争为由驳斥了所有日裔美国人从事间谍活动的传闻,但由于舆论转向反对日裔美国人,政府被舆论施压。
尼豪岛事件发生后,文职和军事官员对日裔美国人的忠诚表示严重关切。这些官员对日裔忠诚度的担忧就是源于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
1942年2月19日,时任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签署9066号行政令(86里共和国6609号总统令的来源),授权战争部长(USSW;United States Secretary of War)建立军事管制区域,将约12万日裔驱赶到分布全美的十个集中营。
“如果这些人(日裔)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可以将他们收容在军管区。”
不久后,罗斯福总统签署9102号行政令,战争迁移管理局(WRA;War Relocation Authority)由此而生。美军设立了第1和第2军管区,包括整个加州以及华盛顿州、俄勒冈州和亚利桑那州的大部分地区。然后向居住在这些地区的日裔美国人发出驱逐令,安排“撤离”。

同样是敏感国籍,意大利,德国裔美国人受到的待遇要比日裔美国人好,虽然也有少部分德、意裔被当成间谍囚禁。但只有日裔美国人会被大规模囚禁、隔离,被要求在三天内出售资产,超时会被冻结,带上少量的细软物件,在持枪军队的护送下上了大巴,被送到内陆,如曼赞纳(Manzanar)这样的荒漠里,过着失去自由和体面的生活……由于遣送仓促,他们中很多人不得不低价变卖或放弃自己的土地、公司和房产。
据不完全统计,在这次大迁徙中,日裔美国人损失了价值7000万美元的耕地和设备、价值3500万美元的水果和蔬菜,以及接近5亿美元的收入。储蓄、股票以及债券的损失更无法计算。


曼赞纳集中营是第一个设立且规模最大、最出名的美国二战日裔集中营。它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内华达山脉欧文斯山谷的山脚下,在南部的孤松镇和北部的独立镇之间。洛杉矶东北约370公里处。

在1942年3月第一批被拘留者到达之前,曼赞纳是原住民的住所,他们大多居住在该地区几条小溪附近的村庄内。拘留者被从西海岸带来后,受战时平民管控局(WCCA;Wartime Civilian Control Administration)管辖。

第一批被关押至此的囚徒经WCCA来到曼赞纳,“志愿”扩建了这座集中营。从三月份开始,WCCA不断往这里输送日裔美国人,到四月中旬,最多的一天有上千人被押送到曼赞纳集中营。直至七月,曼赞纳集中营关押人数破万,最高峰时有11070人。
WRA允许集中营内的日裔美国人建立一种自治形式,由当选的囚犯领导人在行政管理人员的协助下工作,帮助营地运行。吹捧犯人自治作为美国民主的典范,Dillon S.Myer(WRA第二任负责人)与其他高官认为,在营地内对日裔进行美国式思想改造,让他们接受白人价值观是可行的。
在这种情况下,亲向WRA并参与其工作的囚犯会过得更舒服,而其他囚犯则会敌视、甚至殴打这些亲WRA的囚犯。另外还有类似忠诚度测试问卷的情况,质问囚犯是否忠于美国或是否能对天皇下手。

曼赞纳的天气对被关押的日裔是一个艰难的考验,很少有人能适应这里的极端气候。集中营所处的欧文斯山谷海拔约1200m,夏季炎热,气温时常超过38°C,冬季偶尔降雪,夜晚可达-4°C,并且日夜刮风。由于集中营所处沙漠地带,周围没有什么树木可以遮挡沙尘,被关押的人早晨起来,就会发现屋外积着一层灰尘。

集中营里的民房简陋,公共厕所没有隔板,浴室没有档位,个人隐私成了主要问题。营内的各种基础设施还算完善,学校、孤儿院、消防站、教堂、邮局、商店、公墓、养殖场等设施都具备。出于爱国主义教育,营地里的学校只教授英语,禁止说日语,并且“校舍”很拥挤,没有足够的书籍,笔记本和课桌等教育资源供学生使用。这些“校舍”实质上是几乎没有窗户的监狱。

被关押的人们也被允许组织、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来消遣时间,保持“美国式”健康与快乐。



尽管大多数被关押的日裔选择接受现实,并努力活得更好。1942年12月5日至6日,曼赞纳集中营发生了暴动。被关押者内部出现各种谣言,激化了原本的生活矛盾,3000~4000人聚集起来游行抗议,营地宪兵向人群发射催泪弹,部分抗议者让无人状态的卡车冲向监狱,于是宪兵开枪,当场打死一名17岁少年,几天后有一人死于腹部枪伤,另有九人受伤。


1943年4月11日,一名集中营士兵射杀了站在托帕兹(集中营区域)铁丝网围栏附近的James·Wakasa。关押者同伴们为枪击事件举行了抗议,并要求在Wakasa遭枪击的地点举行公祭。军事法庭审判射杀Wakasa的案件,最后宣判该士兵无罪。
1944年12月18日,尽管颇受非议,美国最高法院对罗斯福总统签署的9906号行政令的合法性作出判决,认为将日裔美国人从西海岸驱逐是符合宪法的。
在WRA负责人Dillon Myer等人要求下,1945年1月2日,关押禁令被解除,剩余大部分被关押的日裔美国人被允许离开集中营。后世认为,Dillon Myer等人早在1944年就提出建议解除禁令,之所以推迟到1945年才解除禁令是为了不影响总统罗斯福连任。
从1942年3月到1945年1月,146名被关押者死在曼赞纳集中营,15人埋葬在那里。如今还剩下5座坟,其它坟墓后来被其家人迁出。
1945年11月21日,WRA关闭了第六个集中营——曼赞纳。WRA给了每个人25美元、单程火车或巴士车票。尽管许多人自愿离开营地,但也有很多人拒绝离开曼赞纳,因为在他们被迫连根拔起并从家中搬走之后,已经失去了原有的一切,他们无处可去。那些拒绝离开的人通常会被强迫赶出营房,即使他们无处可去,有时还会用武力驱逐。

1946年3月20日,最后一座日裔集中营关闭。美国总统杜鲁门于1946年6月26日签署9742号行政令,结束WRA的使命。
为了补偿前被拘禁者的财产损失,美国国会于1948年7月2日通过了《美国日本人索偿法》,允许日裔美国人为因“撤离造成的合理自然后果”申请财产损失赔偿。当时,美国国税局已经销毁了大部分被拘禁者1939-42年的税收记录。由于时间紧迫,并且对进入营地的人数有严格限制,因此撤离过程中很少有人能保留详细的税收和财务记录。因此,索赔人很难确定其索赔是有效的。
1980年,美国国会成立了战时平民迁移与拘留委员会(CWRIC;The Commission on Wartime Relocation and Internment of Civilians),研究日裔美国人监禁期间索赔事宜。1983年2月24日,该委员会发表了题为《个人正义被否决(Personal Justice Denied)》的报告,谴责拘禁是种族主义和仇外思想,而非实际军事需要。委员会建议向遭受拘留的日裔美国人支付两万美元赔偿。
1988年,时任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签署《公民自由法(Civil Liberties Act of 1988)》法案,为每名幸存的被拘留者提供两万美元赔偿,总计12亿美元。
1992年9月27日,美国总统乔治·布什签署1992年《公民自由法修正案》,追加拨款4亿美元,以确保剩余的被拘留者获得2万美元的赔偿。
曼赞纳多次被改编成作品,以它为主题的电影有《Farewell to Manzanar》,纪录片有NHK的《二战日裔集中营:曼赞纳揭秘》;专门提到曼赞纳的影剧有《极地恶灵2骇人事件:罪行昭彰》和《高堡奇人第三季》等等。令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高堡奇人第三季》第九集,一名美国犹太人被一名曾关押在曼赞纳集中营的日本人处决在曼赞纳的土地上。

曼赞纳集中营等一系列的悲剧皆源于种族歧视。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能在各种媒体中看见种族歧视的案例,层不出穷。种族歧视非一日形成,也无法一日解决。庆幸的是,如今我们已经看不见大规模种族歧视的情况,也希望在未来不会再发生类似的事情。
作者:弗拉德·扬
参考资料:www.jianshu.com/p/fff5437e8cab 作者:MierCat、Wiktionary:War Relocation Authority、Wiktionary:Manzanar;Manzanar National Historic Site (U.S. National Park Service)(图片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