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季节》王响追求犯罪的真相真的是因为爱王阳吗?

《漫长的季节》里面关于王阳之死,警察给出的结论是自杀,王响不相信儿子王阳会自杀,他认为一定是有人害死了儿子,儿子到底是不是杀人犯?是不是因卷入杀人案被人杀害?整部剧,王响一直在苦苦寻求这个真相,而这一切是因为他深爱儿子王阳呢?还是更爱他自己呢?
王阳高考落榜,待业在家,终日无所事事,王响希望他能够去复读,再考一年,而王阳认为自己不是那块料,再考一年也是无用,根本不想复读,同学想介绍他去表哥开的维多利亚KTV打工时,他也拒绝了,可是当他知道沈默在KTV弹钢琴的时候,便立刻去维多利亚KTV当起了服务生。
当父亲王响知道他在KTV打工时,很是气愤,因为他认为KTV根本不是正经人去的地方,在这里当服务生自然也不是一份正经的工作,王阳据理力争,认为自己不偷不抢,靠劳动赚钱,有什么丢人的呢?是啊,打工赚钱,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吗?付出劳动的人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好,而父亲王响为什么不高兴呢,因为他觉得儿子的这份工作丢了他的人,让他脸上无光。
母亲美素说既然这样,那你就想想办法,让王阳进厂吧,王响也没有回应美素的建议,因为他虽然一直以自己是火车司机,是劳模,自己的父亲是桦钢奠基时候铲了第一锹土的人为荣,总是昂着他高傲的没有几根头发的脑袋,觉得自己在桦钢里面是高人一等的,以工二代自居,其实他内心里面也非常清楚,这种高傲是自己赋予自己的,在厂长那里,他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工人,所以让王阳进厂这件事情不是他同意就可以进的,而让他低下高傲的头去求人,他从心里上是无法接受的。
直至他在王阳的床底下发现了血衣,他意识到儿子也许杀人了,或者卷入了杀人案当中,他的内心慌乱了,这个时候他觉得美素的建议是对的,得给王阳找个固定的工作,把他拴住,让他安定下来,于是他被迫不得不放下了面子,拿了珍藏多年的酒去找厂长,想疏通一下关系。
平时巧舌如簧,说话一套一套的王响到了这种时候也伶俐不起来了,当厂办的人问他找厂长干嘛,有事吗,他惶恐万分左右遮掩自己的真实意图,熬到所有人都走了,整个办公楼都静了下来,他才鼓足勇气悄悄的走了进去,没想到看到的不是废寝忘食加班的厂长,撞到的是正与黄丽茹偷情的厂长,他慌得撒丫就跑,当惊魂未定的厂长追出来,与他寒暄,一次一次的问他是不是有事情的时候,他却无论如何不肯说,屏幕外的我看到此时急得抓耳挠腮,你快点说啊,说了这个事不就成了吗?你提出了需求,厂长不也就踏实了吗!可是最终他还是没有说,大家想一想,他为什么没有说呢?这个时机对于王阳来讲是一个好的契机,为什么不说呢?因为对于王响来讲,觉得这个时候如果提出了让王阳进厂,他感觉自己很没有面子,没有尊严,他愿意送出老酒去贿赂,但是不愿去拿条件交换,因为他觉得这样有威胁的意味在里面,可见王响是视自己的面子至上的那种人,他在乎外人对他的评价。
整部剧王响一直在苦苦寻求王阳的死因,而当他终于找到了沈默,沈默告诉他王阳是为了救她而死,王阳没有杀人,我以为他会痛斥沈默:“你为什么不肯放过我儿子?我儿子没有杀人,但是毕竟因你而死,你真是个害人精。”可是当他听到王阳没有杀人,反而是为了救人而死的时候,他立刻释然了。
这说明了什么呢?当他看到王阳床底下的血衣,他怀疑王阳杀了人,或者至少卷入了杀人案当中,他一直感觉很羞耻,丢人,劳模的儿子竟然是杀人犯,如果这是真的,别人会怎么来看他?他将颜面扫地,在桦钢抬不起头来,被钉在耻辱柱上,所以虽然我相信他是爱王阳的,哪有人会不爱自己的儿子呢,可是难道你不觉得他爱自己的脸面,声誉胜过爱自己的儿子吗?儿子死了是事实,他是悲痛万分的,但是如果是因为杀人而死,对于他的打击甚至超过了儿子死亡的本身。
而母亲美素呢?王阳死了之后,她冷静的有条不紊的办妥了后事,待众人一走,王响下楼送客的工夫,她立刻就把自己锁屋里上吊自杀了,因为她要赶紧去追上儿子的步伐,她怕他一个人走黄泉路太冷清,她不放心,她要陪着他一起,她要去照顾他,而至于儿子是怎么死的对于她来讲不重要,是杀了人死了,还是救了人死了,对于她来讲外人如何评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不管怎么死的,儿子已经没有了,不管儿子做了什么,他都是她的儿子,她无条件的接受儿子,他是杀人犯也是她的儿子,他是烈士也是她的儿子,对于她来讲,这是骨血相连,不需要任何外物来加持。
所以这就是王响与美素的根本不同。美素对于儿子的爱是没有任何条件的,而王响也爱儿子王阳,不过他更爱自己的名声,更在意外人对自己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