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全史人物评鉴-杨坚

2022-08-25 23:34 作者:温村李馆长  | 我要投稿

杨坚

 

 

杨坚(541年7月21日-604年8月13日),弘农郡华阴人(今陕西省华阴)。杨坚之父杨忠跟随北周文帝宇文泰起义关西,因功赐姓普六茹氏,官至柱国、大司空,封隋国公。杨坚承袭父爵,齐王宇文宪曾对武帝宇文邕说:“普六茹坚相貌非常,臣每见之,不觉自失,恐非人下,请早除之。”但宇文邕犹豫不决,因此让杨坚逃过大难。
宇文邕死后,其子宇文赟即位。杨坚的长女杨丽华被封为皇后,杨坚又晋升为柱国大将军、大司马。宇文赟为政荒淫,将皇帝让给年仅六岁的儿子,自称天元皇帝,住在后宫,终日与嫔妃宫女们吃喝玩乐,荒淫无度的生活使他年仅22岁就丧命了。
宇文阐即位后,年仅七岁,于是杨坚以外戚身份就控制了北周的朝政。公元581年二月甲子日,杨坚篡位称帝,定国号为大隋,改元开皇。杨坚平定叛乱之后,先于开皇七年废西梁后主萧琮,西梁亡。开皇八年(588年),杨坚以次子杨广出六合、杨俊出襄阳、杨素带领水军出永安,共五十一万八千大军,三路大军伐陈。开皇九年,韩擒虎攻入建康城,捉住陈叔宝,陈朝灭亡。开皇十年八月,隋派使臣韦洸等人安抚岭南,冼夫人率众迎接隋使,岭南诸州悉为隋地。至此,天下一统。杨坚建立隋朝,统一中国,定都长安,开创了辉煌的开皇之治。他首次确立了一直沿袭到清朝的三省六部制,并规定各州每年向中央选送三人,参加秀才、明经等科的考试,合格者录用为官。
杨坚晚年变得昏庸,颇受诸子的困扰。他先是软禁三子秦王杨俊,接着在公元600年(开皇二十年),将长子太子杨勇贬为庶人,改立次子杨广为太子;又于公元602年(仁寿二年),将四子蜀王杨秀贬为庶人。公元604年(仁寿四年),杨坚病逝于大宝殿,疑为太子杨广所杀。他在位二十三年,终年六十四岁,谥号文帝,庙号高祖。

 

 


统帅 C-
(杨坚尝从周武平齐,又与宇文宪破齐任城王湝于冀州。)
武力 D+
(杨坚应习弓马。)
军谋 D+
(杨坚从军征讨,颇识兵事。)
智略 B+
(杨坚性严重,有威容,外质木而内明敏,有大略。初,得政之始,群情不附,诸子幼弱,内有六王之谋,外致三方之乱。握强兵、居重镇者,皆周之旧臣。坚推以赤心,各展其用,不逾期月,克定三边,未及十年,平一四海。然天性沉猜,素无学术,好为小数,不达大体,故忠臣义士,莫得尽心竭辞。其草创元勋及有功诸将,诛夷罪退,罕有存者。)
内政 S+
(杨坚薄赋敛,轻刑罚,内修制度,外抚戎夷。每旦听朝,日昃忘倦,居处服玩,务存节俭,令行禁止,上下化之。开皇、仁寿之间,自强不息,朝夕孜孜,人庶殷繁,帑藏充实。虽未能臻于至治,亦足称近代之良主。而逮于暮年,持法尤峻,喜怒不常,过于杀戮。又不悦诗书,废除学校,唯妇言是用,废黜诸子。季年之失,多於晋武,卜世不永,非天亡哉!)
魅力 B
(杨坚因外戚之重,值周室之衰,负图作宰,遂膺宝命,留心政理,务从恩泽,故能抚绥新旧,缉宁遐迩,文武之制,皆有可观。考之前王,足以参踪盛烈。然素无术学,不能尽下,无宽仁之度,有刻薄之资,暨乎暮年,此风逾扇。又听哲妇之言,惑邪臣之说,溺宠废嫡,托付失所。坟土未干,子孙继踵屠戮,松槚才列,天下已非隋有。惜哉!迹其衰怠之源,稽其乱亡之兆,起自高祖,成于炀帝,所由来远矣,非一朝一夕。其不祀忽诸,未为不幸也。)


全史人物评鉴-杨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