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博医汇郭潮中医预约看头晕方式
头晕,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一种症状。头晕,也可称为眩晕。眩指眼花,晕指头晕,是以头晕目眩、视物旋转,重者不能站立,有时恶心,甚至晕倒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自觉症状。常见于颈椎病、梅尼埃病、高血压病、耳石症等。一旦头晕发作,首先应当规范就诊,明确导致眩晕的原发病诊断。明确诊断后,再依病情选择相应治疗方案。今天,我们特邀福州博医汇郭潮中医讲解头晕的中医调理。

郭潮中医指出,中医认为,头晕病位在清窍,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病性为本虚标实,气血不足、肝肾阴虚为本,风、火、痰等为标。
头晕气血不足证临床多见,表现为劳累发作,动则尤甚,神疲懒言,气短声低,面色少华,心悸失眠。
头晕肝阳上亢表现为头晕耳鸣,头胀头痛,急躁易怒,失眠多梦。
头晕肾精不足表现为头晕昏沉,精神萎靡,腰膝酸软,健忘。
头晕痰浊内蕴表现为头晕头重,倦怠胸闷,少食多寐。
头晕瘀血阻窍表现为眩晕头痛,面唇紫暗,舌有瘀斑。
中医治疗有妙招
中医从整体角度出发,辨证论治,补虚泻实,调和阴阳,综合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穴位按摩、耳穴压豆等方法治疗眩晕。
01中药辨证
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辨阴阳虚实,分标本缓急,采用平肝、清热、化痰等法治其标,补益气血、滋补肝肾等法以治其本。如痰湿中阻型眩晕,多表现为眩晕伴头重昏蒙、胸闷恶心、食少嗜卧,发病机制是痰浊中阻、清阳不升,因此可选用半夏白术天麻汤燥湿化痰、健脾和胃。
02针灸
针灸在经络学说指导下,通过针刺、艾灸互相配合的方式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疏通经络,调和阴阳,调节气血,扶正祛邪,改善眩晕。例如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等虚证眩晕,可针刺百会穴清头目,风池穴疏调头部气机,肝俞、肾俞补益肝肾,足三里补益气血,配合督脉灸、艾箱灸等灸法温经通络。
03推拿
推拿可通过滾法、按法、揉法等理筋手法放松颈肩背部肌肉,结合颈椎扳法等整脊手法整复小关节紊乱,舒筋活络、理筋正骨,使骨正筋柔,气血畅通,继而改善由颈椎病引起的眩晕。

04穴位按摩/耳穴压豆
穴位按摩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激发经络之气,达到通经活络,改善眩晕的目的,平时可自我按摩印堂、百会、风池、天柱等穴位。耳穴压豆是通过王不留行籽、磁珠等丸状物贴压刺激耳穴的一种操作,通过刺激耳穴调治脏腑、调节气血,继而改善眩晕,可选用皮质下、交感、神门等耳穴。
05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是在人体特定部位或穴位贴敷药物,通过药物和经络穴位的共同作用治疗疾病的方法。根据辨证分型的不同,选择相对应的药物及穴位,通过其双重作用达到防治眩晕的目的。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头晕呢?
①保持心情舒畅,防治七情内伤;注意劳逸结合,适当体育锻炼;饮食清淡有节,防止暴饮暴食。
②寒冷天气外出注意颈部保暖,办公室工作人群注意避免空调直吹颈后,以避免颈部受凉、受风。
③青年人的眩晕多与长时间伏案工作学习、熬夜、缺乏锻炼等因素有关,平时应注意工作学习的体位,长时间伏案工作后适当活动颈部,睡觉时选取高度适宜的枕头。
④中老年人的眩晕多与神经、心血管因素有关,出现眩晕后应及时就诊,特别是中老年眩晕反复发作者,应警惕中风的发生,积极完善检查,积极治疗原发病。平时应注意避免突然、剧烈的体位改变和头颈部运动,如夜晚上厕所时猛然起身。
名医介绍

郭潮
主治医师
福建省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硕士
【擅长范围】
尤其擅长古法“经方”,配合特色针灸治疗,包括: 内科:胃炎、糖尿病、失眠症、头晕头痛、鼻炎、肝胆病、颈肩腰腿疼痛、皮肤病等杂病; 妇科:痛经、月经不调、子宫肌瘤、更年期综合征等; 儿科:发热、咳喘,鼻炎,积食等。
【坐诊时间】周一、二、三、五下午晚上,周六、日上下午
【坐诊医院】福州博医汇中医馆
【医馆地址】福州市鼓楼区华林路116号屏东城1号楼博医汇国医馆(屏东公交站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