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别云间萧睿鉴——“阿宝阿,朕,错了。”
【别云间人物向·萧睿鉴】
1.儿臣无论身居储副与否,皆当身怀家国天下
武德侯报请亲率二十万大军出关迎敌,这么快?
你在担心什么?武德侯腿有旧伤,关外春寒料峭,恐不利于行。
你倒是真有孝心哪。
这一干军需钱粮,便要由京师沿官道运至长州,一路上浩浩荡荡,源源不断,不胜不休。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方用之。此役,乃开国百年所未有,或将朕这十数载,一朝罄进。
你五弟今日早朝,奏请献出俸禄为国分忧。你身为储副,天天都在忙些什么?
陛下忘了,臣尚在禁足中,不能上朝。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你去吧。
陛下,臣请求解除禁足,去户部行走。臣以为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量地增赋,势在必行。
你仍未死心?你就不怕御史台再请参劾,奏请废储?
儿臣无论身居储副与否,皆当身怀家国天下,破釜沉舟,知难而行。
2.朕的意思是让逢恩领兵增援,你意下如何?
军报看了吗?臣看过了。
朕的意思是让逢恩领兵增援,你意下如何?
臣以为论实战经验,逢恩不及李刺史。
李刺史文臣转武将,管管钱粮公文还行,真实挥刀入阵那会误大事啊。
朕让他过去还有一层意思,上阵父子兵嘛。
这是军政大事,陛下决定就好。
你跟逢恩的感情,那自不比任何人啊。
朕的意思是让你给他写一封家信,随朕的旨意一道过去,嘱咐他谨慎保重,朕就算是官话督促吧,你就算是私信抚恤,让他知道,朝廷上下一致的决心。
臣以为不妥。有何不妥?
逢恩是边将,臣是储副,去信干碍军政,无异丘山之罪。
这是朕的意思,何至于此?
陛下有旨,臣不敢不遵,只是臣还有下情禀告,也请陛下能够明察。讲。
臣自奏请量地增赋,到奉旨监督粮秣,朝臣弹劾,指责不断,若今日臣再遵此旨,则不仅是染指了政事,更是染指了军队,若是朝臣日后知晓,千夫所指之时,陛下可否会护儿臣周全?储副干政,私通边将,皆是废储之罪,陛下如何看轻?
不至于,即使染指军队,也是染指的朕的军队。
罪当笞,也就是挨顿板子嘛,你又不是没挨过?
儿臣肉身凡胎,打多了会留疤,打重了,儿臣知道,
虽是打到儿臣的身上,但是疼的,是陛下的心里。
3.婚礼之后,五弟也好之藩。
太子妃前日提及户部尚书黄赐的女三公子......你想纳侧妃?
并非儿臣,是皇后殿下懿旨,命太子妃帮五弟留意。
臣想,此女无论家世、人才,都堪与五弟婚配,所以还望陛下降旨指婚。
婚礼之后,五弟也好之藩。
很好,那朕就下旨,让礼部着手去办吧。
玉牒,臣已差礼部备好了。
你选定礼部侍郎做你的正詹,原来就是为了今天啊。
4.你跟许昌平到底是什么关系?
丧仪进行的顺利吗?(回陛下)
神主还宫,奉慰的朝臣也都回去了,臣前来陪同陛下以醴馔祭,再告谢西山之神以复土。
你上次与朕同舆,还记得何时何地吗?
臣想想,应该是三年前春日射柳,从行宫返京途中。
那日接连发生了许多大事,可朕却记得你,居然在车中睡着了。
臣太过放肆。
朕后来听说,你对着那扇门说了很多话,只可惜朕一句都没听到。
那些话你还想对朕再说一次吗?(摇头)为何?臣彼时太过幼稚。
你自觉现在更加成熟了吗?在陛下面前,臣不敢自认。
朕给你一次自认的机会,你跟许昌平到底是什么关系。
臣敢问,这算是陛下在提前亲鞠吗?
是,现在舆辇尚在宫中,便是家务事,只要你对爹爹说实话,此案,就此了结。
臣以为许昌平是陛下赐予臣的礼物,爹爹当年把自己的秘书郎割爱赐予儿臣,定然是觉得儿臣身边需要一位,这样年龄相仿的文学侍臣,与臣谈诗论道,点茶煮酒。臣确实也是这么与之相处的,此外并无他用。
焚琴煮鹤,暴殄天物。你知道控鹤在许昌平家中搜出了什么吗?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控鹤在他家中搜出了你皇太子一整套常服。
这并不奇怪,他入宫遇雨,臣确实赠衣于他,这有什么过错吗?
连朕赐给你的一条玉带,都不吝转增了吗?亏你还记的春日射柳啊。朕当时赐给大郎一条玉带,闹得是沸沸扬扬,满城风雨,后来卢世瑜和陆英父子,皆丧命于此。
5.爹爹真的相信,臣有不轨之心?
不用看了,内府有登记,带上有款识,造不得假。
不对,李重夔在查抄许宅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搜出这条玉带,是有人在陷害臣。
有人,谁告诉你的,是李重夔还是其他什么人?
你的消息很准确,确实是有人告发,二次搜查所得,据说藏得非常隐秘。
再度告发,是御史台那几位新晋翰林吗?
这不重要,舆辇尚在宫中,朕最后再问你一次,你跟许昌平究竟是何关系?
你到底有没有令其串通京卫,图谋不轨?
爹爹真的相信,臣有不轨之心?
只要你能说得清楚,朕就不会相信。
告发臣的是臣的兄弟吧,臣,确实解释不清楚。
那条玉带,事发了。
王翁别急,殿下现在何处?
6.我也好奇,他,会挺到什么时候。
陛下,犯人所问罪名一概否认,言称是贪恋陛下宠幸,才从太子处盗得出入皇宫的腰牌。
臣按照陛下的旨意,不敢伤筋动骨,是他自己绝粒数日,不肯进食,以致昏迷。
既然是朕亲鞠,那还是先问问自己的儿子,为何将朕御赐之物,赠予此人?
臣,有罪。因为他是臣的,入幕之宾。
好,好啊。就算他是你的入幕之宾,可是他为何行走京营,是否在替你密谋串通啊?
此案首告是你安插在御史台的人,二告便是你自己吧。
否则,控鹤审案,你一个亲王跑到这里来干什么?
殿下,你误会了,是陛下让臣来增长见识的,毕竟臣也在此,审过殿下。
误会?除了自家兄弟,我想不到还会有别的人,会这么关心我。连后宫私密之事都体察入微。
住口,李重夔,叫太子安坐,继续锻炼。
我就要在这里看着,看着你们如何锻炼,毕竟,此刑我也并不陌生。
我也好奇,他,会挺到什么时候。
殿下,此刑开始只是断肢断足,最后可断心脉。朕要活口!
陛下,臣倒是有一个主意。罪臣与太子殿下的关系,既已确认,便可用拶行(zan 三声)
不妥,那是用在女犯身上的。
岂不正对,许昌平探花出身,他最珍爱的,就是这双拿笔的手了。
太放肆了,来人把太子殿下拖出去,门外跪着听审。
不,不要再用刑了,臣,招供。
串通京卫,以金错刀手书为令,太子连珠金印为记,三根鸟羽为最紧急。
是这样吗?朕的皇太子殿下。重刑迫供,断不可以信。
陛下,臣想问罪臣一个问题。
许昌平,本王问你,太子将玉带赐予你之时,是否曾许诺,日后事成,便许你异姓王爵?
臣已察见渊中之鱼,臣今日要入宫,为殿下最后一谋。
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
陛下,罪臣欲咬舌自尽。
速请太医,不要让他死,他不能死,快!!
太放肆了,皇太子,好壮的脾气!这是朕的亲卫,不是你的家奴!!
陛下,就连异姓王爵这样的事情都已经传出来了,臣还要什么可畏惧的!
他要是死了,臣的嫌疑,这一辈子都洗不清了。
好,就依着你,救活他!
7.臣,不认。臣还是那句话,重刑迫供,断不可信。
陛下,罪臣早不咬舌,晚不咬舌,偏偏在臣询问之时咬舌寻死,可见传言属实。
皇太子,怎么说?
无稽之谈,事已至此,臣请陛下让三司介入,等到许昌平清醒之后,臣愿当着天下人的面,与之对峙,届时此案的告发者,也必须在场!!
如你所言,国家多事之秋,朕不想动摇国本,或许你私下跟朕讲,到底你串通了几卫,朕或许给你一线生机。至于许昌平嘛,在三司尚未介入之时,朕可以随时下旨处决,就此了结此案,你意如何?
臣,不认。臣还是那句话,重刑迫供,断不可信。
都这时候了,你还是一副无赖的嘴脸。去东宫的人回来没有?
8.陛下下此旨意,就说明儿臣已经失信于君父,失爱于君父。
朕有件事要劳烦你,可否用你的独门绝技给十二支京卫指挥使各写一封信,朕好遣人送过去。
陛下又何必要舍近谋远,将十二京卫尽数换新,岂不是妥善至极?
你也知道,朕不想动摇国本,更不想家丑外扬,这样做是目前代价最小的办法。
代价!就是再一次抛弃儿臣,另立新储吗?
臣不想写,不会写,也不能写。陛下下此旨意,就说明儿臣已经失信于君父,失爱于君父。
此信一出,不管儿臣有罪无罪,都唯有一死!
没人叫你死!
陛下的哥哥,臣的伯父,便是这么死的吧!
住口!我看你是真的不想活了。
9.引赵王入局
臣在临死前,还可为陛下再出一策。所谓金错刀并不是臣的独技,远近皆有仿写。
远了不说,就说近的,我身边的赵王,就曾经得到过臣的字帖,以他的天分或是可以做到,以假乱真。你潜心已久,是时候祭出这宗法宝了吧。
其实臣的字,比起三哥的后宫妇人,那是远远不及,不如把顾才人请过来,她的字,早在三年前便可以假乱真。
住口!你没资格提她,不许侮辱我的人。
三哥对后宫倒是维护得紧哪,却也不想想,东宫一应秘辛,是怎么流传出去的?
一边招引入幕之宾,一边以避子汤断绝皇嗣,你以为她们还会维护你吗?
闭嘴!朕什么时候养了你们这帮孽畜!!(哈哈哈笑死)
你写!!(指赵王)
臣遵旨,臣还有三个请求!
臣请在座的所有人在尘埃落定之前绝不踏出此地半步;准!
臣请查阅一个月之前太子给顾逢恩所有的书信样式;准!
送信者皆换上东宫卫的制度;准!
10.最终结果是太子一卫也没能调动
陛下臣派出的二十四名信使,一半无功而返,另一半或被送去刑部,或被私押看守。
十二名指挥使,无一人前往军营。其中七名指挥使夤夜集结与丹凤门外,要求彻查此案。
还有三卫,于振武卫指挥使府中集结,欲上疏弹劾东宫谋反。
这不可能!这不可能....你居然让她放假消息给我。
假从何来!!是玉带,还是许昌平本人?
这些隐私,无论哪一样,都足以置储君于死地,倘若有假,便还我清白!
赵王你知道,错在哪儿吗?
我的老师曾经告诫过我,一切文艺,皆不可为阴谋而用。一旦沾染,精神全无,骨气全无。
你出入我东宫,临帖练字,也算是我门下牛马走。今天,我把此话转赠于你。
记住,这并不是告诫,而是,羞辱!!
陛下,臣跪了半个晚上,累了,五更还要临朝,臣先告退。
早朝就不必去了。
也好,让赵王替我去。
去见识一下群情激愤,口诛笔伐的威力,也好提前感受一下做未来主的,个中滋味!
无须三哥叮嘱,臣弟一定会去的。
长大了.....
11.你到底打的什么主意?通通告诉朕吧。
既然有人通报消息,许昌平的事想必也知晓了吧。臣知晓,因为此事已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一条玉带,一道奏章,你把全天下都卷了进来,嚣嚣重口,如何压服?
你到底打的什么主意?通通告诉朕吧。
臣以为,既然朝野皆闻,或应彻查臣赠带一事,彻查许氏之母宋氏,彻查许氏一族,彻查顾玉山满门旧家人,彻查当时宫内所有旧宫人,实在无果,也可传召武德侯回京。
你还嫌这个事情闹得不够大、不够乱、不够下作吗?尚不足以让我们萧家遗臭万年吗?
臣不敢,臣纵粉身碎骨,亦愿清算此种委曲,臣更是不敢使先帝、陛下、臣母名声染瑕。
所以,臣望陛下成全。
不必了,朕昨夜又看了他一回,眉眼轮廓,朕一看便认出.....
那么,依陛下之意,他是吗? 他,不是。
12.那陛下打算如何处置许昌平?
朕叫你来,就是让你讲,讲出你的打算。
臣以为他既然和此事再无涉,便不宜关押刑讯,宜早澄清早开释,放其归乡,免更招物议论。
你倒是替他想的周全,看来那条玉带是白赠了。
从目前的局势来看,臣不得不周全考虑。万一此人死在狱中,万一是有人想要让他死在狱中,到那个时候,陛下和臣又如何向天下解释清楚。所以,他非但不能死在狱中,更不能死在路上,为求万无一失,臣想派东宫卫直接护送其回乡,让天下人都知道,他仍然姓许。他将以庶民的身份,得享天年。这样,朝野谣诼,不攻自破。天家威严,不复自复。纵史笔直书,亦无遗臭之患。
是啊,你的嫌疑也就不辩自清了。陛下圣明。
13.秘书郎拟旨吧,由太子监刑。
爹爹可能是年岁大了,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
一闭上眼睛就会看到你母亲、妹妹,还有那些不在的人。你又会梦到谁呢?
一个儿子有这样的手段,朕不能察觉。
另一个儿子落到这般境地,朕不能援手。
秘书郎拟旨吧,由太子监刑。
赵王萧定楷构陷储君,诋毁先帝及孝敬皇后,当以谋大逆罪论死。虽国丧大赦,因属十恶重罪,按国朝制度,为常赦所不原。然因赵王身为皇子,既在议亲之列,又在议贵之列,故减等,褫夺一切封爵,即下控鹤卫,命杖八十,流放岭南。
14.臣恭请陛下圣安,臣请问,圣躬安和否?
陛下病情并非来势汹汹,而是积劳成疾,今晨又一股急火攻心,以致昏厥。
臣恭请陛下圣安,臣请问,圣躬安和否?朕躬安。
臣那日,并不知陛下病情加重,擅自外出,未能及时回宫侍奉汤药,
儿臣不孝,还望陛下另行赐罪。
你想听朕的实话吗?如果是你侍奉汤药,那朕有可能病还不会好得这么快。
臣罪丘山!!
15.现在这是轮到你来诛朕的心了吗?
行了,我说你不好好在延祚宫禁足反省,有何事非要见朕哪?
臣自知,此时向陛下提及前线及武德侯,并不妥当。可是,臣还是想事先声明。
今日所言,臣不是为自己开脱罪责,更没有想过要要挟和冒犯陛下的意思。
武德侯?这是听到了什么风声,或是朕这里,难道还有人会通风报信吗?
臣连日以来闭门思过,并无人问津。
只是臣一想到,赵庶人临终遗言,臣便忧心忡忡,夜不能寐,所以过来向陛下求解。
你也有睡不着的时候啊?好,他说什么了?
死士。臣以为在前线战事尚不明朗之际,还不宜对主帅有所举措。
主帅有事,于军心不稳,于战事有损,于边关无益,于国家有难。
现在这是轮到你来诛朕的心了吗?
陛下圣明,或是臣多虑了。你一贯如此,朕也习惯了。
16.已杀者,皆犯其命;未伤者,全其天真。
你先看看这个吧,这是何士钊递来的辞表。他要朕网开三面,成汤王道。
已杀者,皆犯其命;未伤者,全其天真。他是在批评朕,对你的处罚太严厉了。
你怎么看?臣不敢。
其实他说的也没错,但是朕整治京卫的缘由和苦衷,他未必了解。
朕也想问问你啊,你是否理解朕的苦心啊?
如今能威胁到你的兄弟,都已经不在了。
朕倒是想问问你,在十二京卫中,究竟有几卫你可调配?
如果你对朕说实话,朕仍可对你网开一面。
17.臣,为陛下贺!!!
臣,实在无可奉告。陛下随便处置便是,何必要听那些书生妄言?
你是在逼迫朕,裁撤你的东宫卫,再置换全部京卫指挥使吗?
臣有何胆量,又有何力量,逼迫陛下呢?
这是昨夜长州来的战报,看看吧。
杖打赢了!!对,顾家军赢了!
百年事业,不想,完成于当代,则我国家虽忍痛至此,牺牲至此,复又何憾。
陛下齐天洪福,宗庙社稷之幸,天下苍生之幸,臣,为陛下贺。
有八百里加急军报要呈陛下!!
陛下,武德侯在得胜返程途中,遭遇小股敌人,不幸罹难,为国捐躯。
18.臣,为陛下贺。
此役得胜后,陛下定会施行罢将之举。
兰艾同焚,你我的对弈一旦失利,我不知道你跟他又会谋划出什么样的事情来,
想到这里我就不寒而栗。可是陛下也是这样担心你的吧。
陛下,动作真快。
你胡说些什么?你没听到,那你就仔细看看,是残敌、是流寇,不是朕!!
臣,为陛下贺!!!
19.让朕后悔,朕偏不遂他意,朕绝不后悔!!
这个李重夔就是一混蛋,他居然把许昌平和游鸣留在长州,这算不算是居功自傲!!
陛下,此二人,应是对平乱有功,殿帅之前已有军报上呈,陛下应该看过了吧。
看过了,皆是一派胡言!顾逢恩败寇,这已经是定论的,朕阵前废太子,天下皆知。
这个时候他替顾家说情,替太子鸣不平,他以为他是谁啊!!
陛下,小人在长州亲眼见闻,废太子以戴罪之身,仍未长州战后军民人口造册,为流离失所的百姓庇护操劳。陛下江山稳固,他亦身败名裂,至于那许游二人,也都各自返乡。陛下就不要再为一个废人生气了吧。
朕知道,你们在为他鸣不平,为他说话。有谁知道,朕根本没有打算要废他,他自作主张,他自暴自弃,他就是为了让朕心痛难受,让朕后悔,朕偏不遂他意,朕绝不后悔!!
刚才太医正的呈报呢?刚刚还在手里,怎么看不到了!!!就在陛下的手上。
20.太子诀别信
原信:已向严冬,感慕兼伤。情不自任,奈何奈何。陛下何如?吾哀劳,何赖?爱护时否?陛下倾气力,孰若别时?
翻译:时至三月(严冬),万物待复苏,感欣慰又觉哀伤。情不能已,无可奈何。陛下怎么样了呢?我心疼您受尽辛劳,是否有所依靠?是否被人怜爱?是否还像离别时一样,为幸福倾尽全力气?
21.三郎,给爹爹开开门吧,爹爹,是真的觉得冷了。
启奏陛下,门被废太子在内反锁,臣等无旨,不敢开门。
朕知道,你们都下去吧。重夔你也下去吧。陛下废太子若是拒不开门呢?
陛下:天寒地冻,他不会不给朕开门的,他信里说,他心疼朕。三郎,爹爹来了。
三郎啊,你给朕的信,朕都看了,说实话,朕心里是着实地感动。朕心里头都懂,这不是罪臣写给君主的,而是我的三郎写给爹爹的。你对朕的好,对朕的恨,朕总算全都知道了。可是你跟朕之间,做君臣也只能到此为止。也好,今后,朕与我的三郎,我们好好地做父子,朕会依着你的意,离宫建府也好,云游四海也罢,你想去哪里,朕都依着你。
三郎啊,朕还要告诉你一件事,你的母亲,朕是与她要好的。你的出生,朕是真心真意地喜悦。朕和你母亲的感情,不像外人所想的那样。
三郎啊,朕还想再求你件事,朕想含饴弄孙很久了。日后要是你的侧妃,生个皇孙,能不能经常抱来给朕看看?朕会给他封王建府,会给他寻最好的儒师,朕会把对三郎的亏欠,通通地弥补给他。
陛下:三郎,给爹爹开开门吧,爹爹,是真的觉得冷了。
22.阿宝啊,朕,错了。
天子敕曰:废太子萧定权扶边有功,夙夜操劳,英年早逝,追谥慧德皇太子之位,落葬慧陵,辍朝五日,设庙附祭,百官素服,天下禁嫁娶。再也听不到了:(回忆)臣恭请陛下圣安,臣请问,陛下安和否? 阿宝啊,朕,错了。
终局:
三郎,谢谢你把阿琛留给了朕,他很聪明,像极了当年的三郎。朕怕自己过于疼爱他,给他找了许昌平做少傅,可朕并不放心,还是会亲自教导他,等阿琛承继大统之日,这江山社稷定会如你我父子所愿,河清海晏,时和岁丰。三郎,你安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