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赵永春|世代生活在现代中国境内的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

2023-06-14 19:00 作者:中国大黄鸭鸭  | 我要投稿

  认识中国历史上的疆域应该以世代生活在今天中国疆域内的各民族为出发点去上溯中国各个民族的历史和疆域,凡是今天世代生活在中国疆域内的民族以及历史上世代生活在今天疆域内而今天已经消失了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他们的历史(外来民族迁入之前的历史另作别论)都是中国历史的组成部分,他们在历史上活动的地区及其建立政权的疆域也都是中国历史上疆域的组成部分。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国」的含义在历史上所指不一,并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无法用历史上的「中国」概念来代表中国,只能用今天中国的概念来代表中国,并由此上溯中国的历史,才能实事求是认识历史上的中国及其疆域。

  关于历史上「中国」的含义问题,许多学者都进行过讨论,〔1〕笔者也曾撰文谈过自己的看法。〔2〕各家论述的主旨和方法虽然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都认为「中国」的含义在历史上有很多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场合所指内容并不一致。

  历史上「中国」的一个含义是用来指一国的中心,即「都城」、「京师」、「国中」、「王畿」的意思。陈连开曾指出「直到清朝,此义一直在沿用」。〔3〕显然,我们不能以「中国」的这种含义来代表中国和中国历史上的疆域。

  历史上「中国」的另一含义是指中原王朝,也是用地域作为划分中国的标准。比如,春秋时期,人们将地处中原地区的周、卫、齐、鲁、晋、宋、郑等看成是中国,而将中原以外的秦、楚、吴、越看成是夷狄。到了秦朝占据中原,统一六国以后,秦又成了中国的代表,此后,人们常常「谓中国人为秦人」。〔4〕两汉据有中原,也是中国。到了三国时期,因为魏国据有中原,被看成是中国,蜀国虽然声称继承汉室,也不被看成是中国,吴国更被视为边鄙。可见,历史上曾将中原政权说成是中国,把中原以外的政权说成不是中国。但有时又不如此。比如,五胡十六国和北朝,有好多政权都据有中原,但却不被东晋和南朝视为中国。女真人建立的金朝,也占有了中原地区,可南宋还是不承认他们是中国。而有一些政权如南朝和南宋都没有占据中原地区,可仍被一些人看成是中国。可见,以中原王朝代表中国的概念,在历史上就是混乱的,所以我们不能用这一概念来代表中国并以此为根据去认识中国历史上的疆域。

  历史上「中国」的又一个含义是指汉族王朝,是用民族作为划分中国的标准。西汉、东汉、西晋、东晋、隋、唐、北宋、南宋、明朝等都把自己看成是「中国」的唯一代表。但是历史上又不完全用汉族王朝代表中国,如三国时期的吴、蜀虽然是汉族建立的政权,可在当时不被一些人称为中国;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唐、后晋、后汉政权虽然不是汉人建立的政权,而是沙陀部人所建立的王朝,但仍然被视为中国等等。可见,历史上用汉族王朝来代表中国的概念也是混乱的,我们研究历史也不能用这一概念来代表中国,更不能按照这一概念去认识中国历史上的疆域。

  事实上,不但汉族王朝在历史上称中国,就是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也自称中国。比如,十六国时期,羯族建立的后赵就曾自称「中国」。《晋书·石勒载记下》记载,徐光向后赵皇帝石勒说,「陛下既苞括二都,为中国帝王」,就把羯族石勒建立的后赵看成了中国,相反把「司马家儿」建立的东晋看成为偏鄙,不承认东晋是中国。北朝时期鲜卑族建立的北魏、东魏、西魏、北周也都把自己看成是中国。契丹族建立的辽有时也自称中国,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曾说「佛非中国教」,〔5〕就把自己的政权看成了中国。以满族为统治者建立的清朝,更把自己说成是中国,并在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时使用了「中国」一词,使历史上「中国」一词的含义逐步向近代「中国」一词的含义转化。正像陈连开所指出的那样,「『中国』的称号为各民族所共有」,〔6〕这是十分实事求是的。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胜利以后,才正式把国号定为「中华民国」,简称「中国」,这是我国以「中国」作为国号的开始,真正使「中国」一词具有了近代国家的含义。新中国成立以后,定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中国」最典型、最完备的概念。我们所说的「中国历史」中的「中国」就是指今天中国的概念,「历史」则是指中国的昨天。研究中国历史和疆域就是要按照今天中国的概念去探究中国的昨天及其疆域。

  今天的中国,包括56个民族及其辽阔的陆地和海疆,在这块陆地和海疆上世代生活的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其历史(外来民族要从他们迁入之时算起)都是中国历史的组成部分。历史上在这块土地上世代生活过但今天已经消失了的民族也是历史上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其历史也是中国历史的组成部分。毫无疑问,这些民族在历史上活动的地区及其建立政权的疆域都是中国历史上疆域的组成部分。所以,我们以今天中国疆域包括的各民族(外来迁入民族另作别论)为出发点去探究今天中国的历史和疆域,就会对中国历史上的疆域问题获得比较明确的认识。

  比如,满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满族是由历史上的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族逐步发展而来的,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和满族的历史及其活动区域就是中国历史及其疆域的组成部分,粟末靺鞨建立的渤海政权、女真族建立的金政权和后金政权、满族建立的清政权都是中国历史上的政权,他们所控制的疆域就都是当时中国疆域的组成部分。蒙古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蒙古族是由东胡族发展而来的,东胡族的历史和活动地区也是中国历史和疆域的组成部分,由东胡族分出来的乌桓和鲜卑当然也是中国历史上的少数民族,他们的活动区域及其后来建立的前燕、后燕、南燕、北燕、西燕、北魏、西魏、北周等政权所控制的疆域就都是中国历史上疆域的组成部分。维吾尔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维吾尔族的历史就是中国历史的组成部分,维吾尔族是由历史上的回纥族(后来改称回鹘)发展而来的,因此,回纥政权以及回鹘西迁以后建立的甘州回鹘、西州回鹘和黑汗王朝就都是中国的政权,他们所控制的区域就都是当时中国疆域的组成部分。

  还有一些历史上生活在今天中国疆域之内而今天已经消失了的民族,他们的历史也是中国历史的组成部分,他们所建政权的疆域也是中国历史上疆域的组成部分。比如,匈奴族是由殷周以来的鬼方、荤粥、猃狁发展而来的,战国时期居住在河套和阴山(今内蒙古阴山)一带,即今天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南部及鄂尔多斯草原一带,后来建立了政权,因为是建立在今天中国疆域之内的政权,匈奴政权所控制的疆域就是中国历史上疆域的组成部分,不管匈奴所控制疆域的某一部分今天在不在中国境内,也都是当时中国的疆域。高句丽民族是在中国唐朝时期消亡了的民族,但她也是历史上生活在今天中国疆域之内并最早在今天中国疆域之内建立政权的民族,因此不管高句丽政权是否跨越了今天的国界,也都是当时中国的疆域。我们这里只是将高句丽政权跨越今天国界的部分说成是历史上中国的疆域,并没有把这部分土地说成是今天中国的土地,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

  这里有一点需要说明,就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外迁以及国外民族内迁问题。按照上述标准,笔者认为,中国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外迁并在与中国历史上疆域接壤地区建立政权者,属于向外发展性质,其政权仍属于历史上的中国,如契丹族建立的西辽、蒙古族建立的四大汗国等都属于这一类。如果中国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在外迁时没有建立政权,而是加入了外国政权,这就不属于历史上的中国,而属于中国移民,或称侨民。匈奴族的一支外迁并且没有在与中国历史上疆域接壤地区建立政权,「后来又与外国民族结合以至融合,形成为另一个民族共同体」,过了200年以后才在顿河以东重新建立政权,期间已经经过了几代人,「这部分人,可以认为他在离开中国国境之后,逐渐演变为外国民族」。〔7〕至于国外民族内迁问题,她们只有内迁中国以后才开始成为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所以,她们作为中华民族组成部分的历史只能从迁入中国之时算起,迁入中国之前的历史不能算作中国历史,毫无疑问,她们迁入中国以前的活动区域也不能算作中国历史上的疆域。中国的朝鲜族和俄罗斯等民族就是这样,作为中国的少数民族、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她们的历史只能追溯到迁入中国之时,迁入中国之前的历史及其活动区域不能算作中国的历史及其疆域。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我们以今天中国疆域所包括的民族为出发点去认识中国历史上的疆域,并没有把历史上中国的疆域固定化,因为我们仅仅是按照今天中国疆域所包括的民族(外来迁入民族另作别论)去探究中国历史上的疆域,而不是用中国今天的疆域去代替中国历史上的疆域。毫无疑问,土地是静态的,但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则是动态的,因此中国历史上的疆域也会随着民族的移动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我们只有按照这种发展变化的观点,实事求是地去认识中国历史上的疆域,才会得出比较实事求是的结论。

(本文节选自赵永春《关于中国历史上疆域问题的几点认识》,有删改)

 

  〔参考文献

  〔1〕于省吾:《释中国》,《中华学术论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顾颉刚、王树民:《「夏」和「中国」———祖国古代的称号》,《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1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杜荣坤、白翠琴:《试论古代少数民族政权与祖国的关系》,《民族研究》1979年第1期。陈连开:《怎样阐明中国自古是多民族国家》,《历史教学》1979年第2期;《中国·华夷·蕃汉·中华·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张博泉:《中华史论》,《民族研究》1993年3期。杨建新:《沙俄最早侵占的中国领土和历史上中国的疆域问题》,《中俄关系史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谭其骧:《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1年第1期。

  〔2〕《关于如何处理中国历史上民族政权之间关系的几点看法》,《四平师院学报》1981年第4期。

  〔3〕费孝通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29页。

  〔4〕《汉书》卷96《西域传下》颜师古注。

  〔5〕《辽史》卷72《义宗耶律倍传》。

  〔6〕费孝通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第238页。

  〔7〕林干:《中国古代北方民族通论》,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83页

赵永春|世代生活在现代中国境内的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