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信》中海娃原型, 曾一人俘敌100多名, 经历比电影精彩


秦玉根1928年出生于山西省原平县。小时候家里很穷,他3岁时便成了孤儿。叔叔养不起他,就把他卖给了一个地主。在地主家,秦玉根4岁就开始放羊了。后来秦玉根之所以在送鸡毛信时能想到利用羊尾巴保护信件,这跟他长期的放羊生涯分不开的。在他10来岁的时候,贺龙将军率八路军120师挺进华北,秦玉根的家乡成了最早的抗日根据地。秦玉根加入了儿童团。他经常带着小朋友们扛着红缨枪,站岗放哨,查路条,给八路军当向导,送情报等。送鸡毛信就发生在这一时期,那时秦玉根12岁。

1947年,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秦玉根应征入伍。秦玉根之前毕竟是个民兵,如今进入正规部队,又进行了一系列正规训练,素质提高了不少,尤其是在擒拿方面日臻化境。什么黑虎掏心、虎口拔牙、顺手牵羊、欲擒故纵等奇招迭出,在此后执行的一系列任务中,他屡屡得手,成为第三军中的"风云"人物。他入伍仅两年,便在大小上百次的侦察任务中大显身手,荣获7次战功,其中特等功、一等功和二等功各一次。在执行任务时,他用擅长的擒拿术,多次擒获敌人的重要人员,在整个解放战争的两年多里,他一人共捕捉俘虏100多名,是第三军中无人不知的传奇英雄。

不过属于秦玉根的传奇还远远没有结束。继《鸡毛信》电影之后,在上世纪60年代初,还上映了一部家喻户晓的电影叫《沙漠剿匪记》。片中讲述的是,1951年,在中国西北的大沙漠中,有一股土匪武装,在特务头子金冶中的指挥下,进行各种破坏活动。解放军某骑兵奉命对这帮土匪进行追缴的故事。秦玉根也是这部电影的主人公重要原型之一。在抗美援朝中,秦玉根负了伤。他回国后,于1959年离开自己的侦察连,奉命南下,去镇守南海要塞。

2004年4月,老英雄秦玉根在广东中山市因病去世,享年76岁。临终前,老英雄还做了一个令人尊敬的决定,遗体不火化,捐献给医学院做科学研究。秦玉根,把自己的一生全部奉献给了这个国家,献给了人民。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如一阵清风散去,不带走一粒骨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