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哪本书看完就像过了一生?《发展心理学》

2022-12-16 14:53 作者:积极心理学实践基地  | 我要投稿

如果要拎出一本看完感觉就像过了一生的书,这本《发展心理学》一定位列其中。

这本书的作者是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罗伯特·费尔德曼。该书也是中国心理学会推荐使用教材,是毕生发展的经典著作,这是一本大部头,从受精卵开始讲起,到死亡结束,720多页,2020年每天读20页,结果整整读了3个月才读完,在合上书的那一刹那,感觉好像过完了这一生。

发展心理学是考察个体在生命历程中行为的发展、变化和稳定模式的学科,毕生发展的研究主题包括:生理发展(大脑发育、神经系统、身体特征、动作)、认知发展(智力、逻辑、认知)、人格发展(性格)以及社会性发展(社交、关系、道德)。

这本书之所以如此厚,就是因为作者不仅囊括了人生各个阶段的发展概况,还介绍了心理学领域对毕业发展不同阶段的各种理论,是一本真正的心理理论大全。其中有几个经典理论是贯穿一生的,如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知发展理论、信息加工理论、人本主义观念和进化论。

大家可能会被我的介绍吓到,以为这是一本巨厚的教材。但其实这本书非常好看,就跟读故事一样。这应该是每一个有孩子的家长以及每一个想要了解自己这一生将要如何去度过的,都需要去认真读的书。我自己就有好几次在读到规定页数后,会不自觉地读下去。除了小说,还没有哪本教材能写到如此吸引人。

按照作者的分类我当前是处于成年早期阶段(20-40岁),因此我很想知道在成年中期(40-60岁)、成年晚期(60以上)可能会经历哪些情绪、认知、身体、社会性方面的变化。当然,我对婴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春期也很有兴趣,在看的过程中,我会觉得,之前对自己对孩子的很多疑惑在这本书里都有了答案。

要完全理解这样一本包罗万象的大部头理论书籍吃透是很困难的,好在这本书里,各种各样的案例、故事、研究结论在书中俯拾即是,语言诙谐幽默,介绍起枯燥的理论知识总是简洁有力,用各种比喻、对比、举例完全扫清了一个门外汉的阅读障碍。

我对书中的“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理论特别感兴趣,这一理论贯穿了我们的一生,因此,在这里就重点谈一下埃里克·埃里克森的社会发展理论吧。

这一理论认为,发展变化贯穿我们的整个生命历程,可以依照年龄将我们的人生划分为八个不同阶段,总结如下表。这些阶段以固定的模式出现,并且对所有人来讲都是相似的,埃里克森指出:个体在每个阶段都要应对和解决一种危机和冲突,尽管没有一种危机可以完全解决,生活也会变得越来越复杂,但至少个体必须充分地化解每一个阶段的危机,以应对下一个危机的要求。



该理论的特别之处在于,埃里克森以年龄为依托,为人生的各个阶段找到了一个最重要的主题,也是我们经常说的“人生课题”。这并不是说在某个阶段其他主题不重要,只是说,在人生的特定阶段,我们常常会围绕着特定的主题去做选择,最终解决混乱、失败、抑郁、无力、悔恨、恐惧等等在生命的各个阶段都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这样的划分,也和我们现代社会的人生阶段划分比较一致的,婴儿负责玩耍,儿童负责“闯祸”,少年时我们经常陷入对自我的反思和混乱认识阶段,成年期我们的课题就更清晰了,我们忙着寻找爱人、结婚、生子、工作、成就事业。到年老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回顾我们这一生,在进入耄耋之年时,为自己的这一生下定义、做总结、画句号。

看完了这本书,真的就像过完了一个普通人平凡的一生。

这本书的话题虽然有越来越沉重的趋势,毕竟最后我们都会面临着永恒的归宿:死亡。而死亡之前我们还有漫长的衰老过程。但是,这本书还有一个非常值得一说的特点就是:它始终用积极的角度来诠释离婚、丧偶、丧子、衰老、临终关怀甚至于死亡这样一些令人沉重的话题。

书中给出的观点可能会颠覆你对“社会里程碑”事件对我们生活影响的看法,我们常常会高估一件悲剧事件(无论是突如其来的失业还是缓慢到来的衰老),书中都始终强调这些会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影响,但影响没有那么大,大部分人可能就是无病无灾无痛地离开这个世界,结束平凡的一生。

当然书中也不可避免地让你认识到人生中那些阴暗面,不过,“成长”才贯穿我们这一生的主题。读完了这本有关毕生发展的书,让我对即将到来的成年中期、晚期有了更多的期待。

搜索公众号“积极微习惯”,实践积极心理学的力量!

哪本书看完就像过了一生?《发展心理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