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您今天要来只通怪吗?神龙之圣刻印
【前言】
通常怪兽同其他卡一样,本应是《游戏王》里的重要一环,很多时候却连身为卡的事实都没有被认同:本体被视为废纸,描述被称为废话。
K社偶尔会把一些远古时代的通常怪兽翻出来画进卡图里,但更多时候他们无人问津。加之时代更迭之后,K社推出通常怪兽也少了,很多不出名的通常怪兽甚至为玩家们所遗忘,失去了身为卡的意义。
通常怪兽采用率虽然低得可怕,但不乏有趣之处,值得娓娓道来(吐槽)。
目前似乎还没有多少专门解说通常怪兽的文章,因此决定开坑,至少教通常怪兽们留点念想。
如果未来K社能像翻出「圣夜龙」一样翻出其他通常怪兽,那再好不过了。
顺序按照在YGOMobile中基于“通常怪兽”的搜索结果的倒序(也就是说最后一篇将会是「青眼白龙」)。
其他的废话放在文章末尾,总而言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
※标#的部分表示节选自CNOCG/中国游戏王联盟的内容,基本不做改动。
※标&的部分表示摘自日文WIKI,基本不做改动。

「圣刻」OTK 的江湖传说,就算没有经历过,想必不少玩家也是听说过,乃至十分向往的。

而你知道吗?那样的辉煌时代,可以说,就是从这颗圆石头开始的!
※来自私信投稿。

「神龙之圣刻印」

收录于数字盒 ギャラクティック・オーバーロード(GAOV/708),罕贵度为 N。
描述:刻有神秘刻印的神圣古物。
传说是将某条龙那如同神一般的力量封印起来的东西。
在黄金的太阳下,经历悠久的时光,最终带着那份神圣一起,被称作 “太阳石”。
*日文原卡名「神龍の聖刻印」中,值得注意的有几处。
首先当然就是「圣刻」字段。
这个词取自日语中「聖刻文字」的说法,是「ヒエログリフ/Hieroglyph」即 “象形文字” 的别称,此处特指古埃及的 “圣书字”,由于主要雕刻在古埃及遗迹的碑铭上而得名。

(※编者注:Hieroglyph 这个单词的来源是希腊语的 ἱερογλυφικά(hieroglyphiká/ヒエログリュピカ)= ἱερός(hierós、神圣)+ γλύφω(glýphō、雕刻)。但是这个词好像是同时兼顾 “象形文字” 以及其分支 “圣书字” 的意思,顺序上可能是先命名的后者。)
最直观的表现是,卡图中那个刻印的中央位置【圆圈里有一点】意为 “太阳”,以及背景里的太阳,对应怪兽描述的 “太阳石”。
——所以「圣刻」系列从名字开始就充满了古埃及风味。
另外,类似的刻印在本家怪兽身上都有一个,根据「MONSTER ART BOX」的介绍,这个系列的怪兽是「聖痕を刻まれた龍」,所以标准的名称大概是 “圣痕” 吧。
※关于「MONSTER ART BOX」的信息,在之前的专栏也有涉及: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怪兽的TCG译名是「Hieratic Seal of the Sun Dragon Overlord」,其中「Hieratic」是对应的「圣刻」字段。
然而这个词指的是另外一种文字「ヒエラティック」,日本那边管这叫「神聖文字」或者「神官文字」。(※没错,原作的 “古代神官文字” 正是它!)
Wiki 指出了两者的区别:& Hieroglyph 和 Hieratic 是古埃及几乎同期使用的文字,前者主要应用于碑文中,后者主要应用于书籍中。
其次是「○○の聖刻印」的命名格式。
光靠卡名很难看出是怪兽卡,事实上,本家中如此命名的卡基本是魔法·陷阱卡。
除了「神龙之圣刻印」以外,不适用上述条例的还有「龙王之圣刻印」:

和「天球之圣刻印」:

毫无疑问,之后两张卡的设计都意识到了「神龙之圣刻印」的存在,不过「天球」更为有趣,捏他了 Celestial sphere,即为了研究天体的位置和运动,而引进的一个与地球同球心,并有相同的自转轴、半径无限大的球。

它们分布在不同轨道上,变成了运动的行星。
卡图从里到外,按照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曾经的九大行星*)的顺序,分别对应本家主卡组的「努特」「奥西」「龙王」「盖布」「塞特」「奈芙」「艾西」「舒」「泰芙」。
(※编者注:由于图片清晰度 + 部分细节太小,实际上不能完全保证每个圣刻印的位置正确,借由新卡「创造之圣刻印」所透露的细节,确定天球卡图中「龙王之圣刻印」在第3位的设计是最关键的。不过,在「龙王」的卡图里其实也有体现:能让月亮绕着转的,那不就是地球嘛!)
——显然,「神龙之圣刻印」是中央红色的太阳。
由于「圣刻」系列的超量怪兽都属于主卡组怪兽的马甲,所以实际上「天球之圣刻印」卡图上绘制的就是本家全部的10种类怪兽。
最后是「神龍」的称号。
这个称号可见于本家其他的怪兽身上:

这里就不卖关子了,上图正是「神龙之圣刻印」完全展开出来的模样,红色的刻印、等级8 与 R8 的暗示也很明显了。
(所以,虽然它的怪兽描述说它是物品,但估计也该是活物了?)
这个变化过程被绘制在了「超力之圣刻印」上:

(仔细一想,本家第一弹推出的主卡组的怪兽,或者说除了「龙王」以外的那些,都自带特召手段/不用解放作通常召唤,只有「神龙之圣刻印」一介通怪需要这种卡从手卡特召。)
从卡名的关联性(包括英文名「Dragon Overlord」的共通部分)上,也能说明 SLT1新卡「圣刻天龙-九神龙」与「神龙之圣刻印」「圣刻神龙-九神龙」的(马甲?)关联。考虑到上述介绍的「天球之圣刻印」跟后者的关联,想必这个 “天龙” 的称号正是基于此而设计的:

这里又可以引申出更重要的信息:“九神龙” 的原文「エネアード」改自 エネアド/Ennead,在希腊语中是 9 的意思,此处特指 “埃及九柱神”,也就是在赫里奥波利斯(Heliopolis,ヘリオポリス)的神话中居于核心位置的多位神祗的合称*。
他们分别是:
太阳神拉(Ra,ラー)/造物神阿图姆(Atum,アトゥム)
大气神舒(Shu,シュー)
湿气女神泰芙努特(Tefnut,テフヌト)
天空女神努特(Nuit,ヌト)
大地神盖布(Geb,ゲブ)
冥界之主奥西里斯(Osiris,オシリス)
丰饶女神伊西斯(Isis,イシス)
风暴与沙漠之神赛特(Set,セト)
死者的守护女神奈芙蒂斯(Nephthys,ネフティス)
——游戏王原作剧情的设计,和OCG卡片三番两次的原型捏他,想必大家都对这些名字耳熟能详了,展开的话就讲不完了。所以,抛开这些不谈,你还在哪里见过这些名字呢?
……
虽然不完全一致,但是很容易看出来,那就是从上述名字的发音截取了一部分。
没错,「天球之圣刻印」绘制的本家全部怪兽,对应上了这些名字!
「圣刻」系列的原型,正是取自埃及九柱神(及其合称)。
这里需要补充的是,「龙王之圣刻印」是第二弹追加的怪兽,对应的是本家重要动点「圣刻龙王-阿图姆龙王」的圣刻印形态:

是吧,造物神阿图姆,跟地球,再合适不过了。
那么按照排除法,剩下的「神龙之圣刻印」→「圣刻神龙-九神龙」对应的就是太阳神拉!

……马利克:?

与太阳神关联的石头(蛋)
很难不让人想到「太阳神之翼神龙」呢。
尤其这时候原作的「Sphere Mode」还没有实卡化:

基于上述介绍的「圣刻」系列与埃及神话的相关内容,不排除是有意识地设计的。

游戏王,很神奇吧。

单独看这张卡,虽然是 8星 的通常怪兽,但是攻守数值都是 0,在整个卡池里都很少见。
唯一能与这个身板媲美(?)的是这张卡:

也不怪外行人只觉得 意☆义☆不☆明:

「圣刻」的光辉史此处不再赘述,不知道的朋友还请参考以下的专栏:
纯构筑(OTK):

圣刻遗式(削手):

风光之后惨遭规制,以及本家后续状况:

针对分析「神龙之圣刻印」这张卡,以「圣刻」怪兽的效果或者「抵价购物」「上级抽卡」「高等仪式术」等高星/通怪支援卡来利用是基本操作。
一般是用于投入本家「圣刻神龙-九神龙」及其他(龙族)R8 的构筑:

如上图所示,也会投入同为8星龙族通怪的「青眼白龙」(青眼轴*)或者调整怪兽「龙核的咒灵者」(在玻纤还在的时候,悲)。
不过,「神龙之圣刻印」有着不可比拟的字段优势。
在「圣刻」怪兽的效果中,指定 “龙族通常怪兽” 的有很多,但是只有「圣刻龙-半龙盖布」后半段的效果指定的却是 “「圣刻」通常怪兽”。「龙王之圣刻印」是二重怪兽,所以只能在墓地里被这个效果特殊召唤,显然不方便。

以及「圣刻龙-艾西龙」的等级变更、「圣刻龙-舒龙」的魔陷除去和解放本家怪兽特召等,在某些特定的对局里更能体现出优点。

复杂的构筑姑且不讨论,如果是以「圣刻」为中心的卡组,毫无疑问优先使用这个。

※补充内容:在以前介绍过的BAM游戏里,有着效果堪称变态的「神龙之圣刻印」。
由于游戏运营时间在「圣刻」风光时期之后,不排除是因为这才如此设计:

攻击力仅次于某白龙。
效果:消灭场上所有暗属性怪兽。每破坏一只怪兽,自己回复4000点生命值。
……( ゚∀。)

虽然没有经历过「圣刻」的全盛时期,但是这卡组手感丝滑,设计感十足,关键是帅!
有着这样想法的玩家大抵很多,所以它的人气还是很高的。

——那么「圣刻」的传说,有没有机会再度延续呢?
(K社: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