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节约粮食,拒绝浪费

2020-10-25 14:03 作者:巴黎的和平鸽  | 我要投稿

    粮食,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需求,从第一个聚落出现在河流旁,决定以种植为生,开启农耕时代开始,历史车轮就已经碾过了时间,让农业化成了必然的趋势,而随着农业革命的开始,粮食这两个字便成为了人类文明的基础,无论是拿破仑的法兰西帝国,还是恺撒的罗马帝国,或是嬴政的秦王朝,再或者是丘吉尔的英格兰,斯大林的苏维埃,都离不开粮食,可以说,离开了粮食后 ,人类的文明便会不复存在(毕竟生命都已经逝去了,怎么还会有文明呢?)。

  对于粮食的重要性,我想不用再继续赘述了,因为曾经的人已经替我解释过——战争中,无论是公元前的马略,孙武,还是近代的毛奇,蒙哥马利,对于战争最大的要求往往不是庞大的兵力,而是强大的后勤。消耗战中,对于双方最大的要求也不是科技上的革新,而是强大的后勤。

  如普法战争中,因粮食紧缺后勤崩溃后,被迫将鸽子与老鼠定量分发给巴黎市民的法国政府,当然,也是最后普法战争的战败国,它用法兰西第二帝国的生命验证了这两点:  战争中后勤系统的重要性以及粮食的珍贵。

  而我国的荒年粒粒无收时,粮食更是珍贵到了极点,如汉代初期,粮食每石一万钱,在如后来灾荒年间,帝国主义所激化的社会矛盾再加上土地贫瘠,二十世纪的我国人民更是体验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而现在,自袁隆平,李振声等人所发起的“现代农业革命”后,我国已经没有曾经路上面黄肌瘦的行人,没有骨瘦如柴的农夫,没有一片黑暗的易子而食的恐怖景象,取代的则是健康的人民,活泼的孩子,一片光明。

  那么,作为受到了“现代农业革命”所带来的利的获益者,我们该如何对待现在这几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粮食?

  首先,我们要明白资源有限,所以厉行节约这是必须要做到的,而厉行节约首先就得从最基层抓起。

  “反正这顿我请,吃不了了也得继续吃”

  “打包干嘛,咱又不是没那钱。”

  这两句话是基层中最应该抹去的,是“浪费派”,此派不以节约为荣反以节约为耻,此人群虽都有同样的行为,但基本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便是虽看清厉行节约的意义,但抱着“可以但没必要”的态度来看待节约粮食的问题,第二部分则是并没有看清厉行节约的意义,但却抱有极强的对节约粮食的反对心态,总结下来,这两部分体现出来的都是“反正国家不缺我这一点”的心态,却不知水滴可以汇成江河大海,他们始终对节约抱着反对或无感的态度,需加以思想上的指正,方可引回正途。

  而处于厉行节约的反对与支持之间的部分人,当他们受到外界指责时,便会改正浪费行为,但如果没有人进行督促,则会废掉之前所养成的所有不浪费的习惯,回到到浪费的行为中,他们属于两边的交界线,常常会就此问题上感觉到迷茫,如果保持曾经的习惯,继续在“浪费派”,确实能使自己快乐,但会遭到自己或他人谴责,而如果转向“节约派”又似乎让自己失了品味。好似浪费是一股潮流,不追求这股潮流,便被时尚甩到了身后,此类人常:“咳,应该没人看见我打包罢……”,似乎节约是件耻辱事。

  节约派则“节约革命”的中坚力量,他们从不以节约为耻,而以节约为荣,这是值得学习的,值得效仿的,他们会在节约革命中携带着另外几派,一起奔向一个节约粮食的中国。

  我一直在想啊,如果当初十九世纪后期的法国在普法战争前便厉行节约,那应该就不会出现巴黎城内的惨剧,粮食是可以囤积的啊。

  我一直在想啊,如果我国的十四亿人,每人仅在一天节约一克粮食,每年就是三百六十五克,十四亿个三百六十五克,那便是五十一万吨,这些粮食,拿去救援,分发也够了罢。

  在山川之下,河水流出,两个调皮的孩子正在嬉戏。

  “你们等等我,我肚子饿了……”一个孩子叫着

  “噢,那好吧。”带头的孩子拿出了包中所装着的干粮。

  “拿着,快吃。”他笑着打开了印着“节约粮食以扶贫”几个大字的袋子,随即拿出了一张肉饼。

  “等等,哥,这是你去买的?咱家不是没钱吗。”弟弟盯着哥哥的眼睛问道。

  “你傻啊,这是国家白送给我们的,是一群哥哥姐姐们省下来吃的,然后经过国家再次的加工,最终分发到我们这儿哒。”

  “噢……哥哥,那我们是不是很可怜啊,好像在吃别人的剩饭哩……”

  “怎么会呢,我们这是在节约粮食,不仅不可怜耻辱,还光荣呢,快吃吧。”

  “嗯……”弟弟朝着哥哥笑了笑,开吃了。

  或许,节约粮食对于我们是一件麻烦的小事,但或许,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参与到这件小事里,我们就能帮助到更多的人。即便,即便没有其他的人节约,即便只有我们自己还在节约,那么就如鲁迅先生所言“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我愿意宣誓:“此后如果没有为了节约与帮助他的而燃起的炬火,那我便是唯一的光!”


节约粮食,拒绝浪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