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李敖先生
现在是2020年3月18日23点54分,其实想让这一天平静的过去,但是有些事情总是撩动着我的心弦:李敖先生骑白马飞去的两周年,遇见了李敖的“粉丝”,等等。
人们总喜欢树立丰碑,丰碑一座座,却又有几人记得?
鲁迅先生从课文中教会我“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都被世俗冲淡矣!从李敖先生那里看来“于无声处听惊雷”,暗叹描写时代真是妙极!被誉为“当代鲁迅”的李敖却与教科书无缘,瞧瞧他写的书的书名:什么《阳痿美国》,什么《李敖快意恩仇录》,什么《李敖风流自传》,还有好多就不列举了。别人搞不好因为他真的是个“江湖作者”。以为他是在写“水浒”,其实他是在写“三国”,为什么?因为他“不骂别人是王八蛋,只证明别人是王八蛋。”话出有因是李敖的读书“倍儿棒”本领,也是唯一个不向电脑妥协的人。一个如此侠义的人,在当今社会少见矣!不禁发问:自己能记住他多少年呢?芸芸众生又能记住他多少年呢?
找到李敖网友群,本是件可喜的事,当有群友拿着李敖书中的余光中去“教训”别人喜欢的余光中,这种人不妨叫一声“李贼”,总以为应该是一群可以独立思考之人,结果就是拿着李敖先生这座丰碑到处出砸人。我不要站在李敖的肩膀上睥睨天下;也不要一口一个“李大师”一样求神拜佛;更不要捧着李敖的书到处像个“李卫兵”一样到处去搞破坏。我要一头扎进人海中,看看李敖的视角到底在哪里;“李大师”是李敖讲给自己听的,窃以为“李敖先生”这个称呼更为润耳;向自己认可的人推荐李敖,让他们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一号有趣的人物。
不可一世的李敖终究是凡人,“神州文化之旅”回到大陆的演讲,他也要问刘长乐老板:“到现在还可以吧?”见到自己的小学老师,也要仰视的他;成龙特地跑来找他跟他说:“你的东西,我明天都在追!真的太棒了!”他也要圆滑的回一句:“你打的也漂亮!”书中狂放不羁的他;电视中振聋发聩的他;现实生活中风流又不失可爱的他,在2018年3月18日,骑白马,飞去了。
庚子年二月廿六
(如有纰漏,烦请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