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写在上海正式复工之时

2022-06-01 16:12 作者:小半个橙子  | 我要投稿

今天上海全面复工,我一早回公司开了动员大会。会议结束后,领导单独把我叫去了办公室。本以为只是安排一下后续的具体工作。没想到他十分严肃地问我:你打算一直这么混下去吗?
接下来他便开始滔滔不绝:从我刚进公司崭露头角,然后短短几年时间做出多少成绩,他如数家珍。他一心想好好培养我,在我三十都不到就给升到现在的位置。结果没想到最近这三年,我完全变了,竟变得浑浑噩噩、一事无成,完全没了当年的朝气蓬勃。
我被说得哑口无言,内心羞愧难当。
回忆起往事仿佛还在昨天。当年毕业入职,我本是被集团总部录取。而此时我领导正在筹备新设的分公司,急需要新人,他看到我简历非常中意,就向总部要了人。
我一开始并不愿意去,但和领导见面聊过之后,发现他真的特别随和,说话也很直白:在总部虽然待遇好,但里面盘根错节你不知道要熬多少年,甚至可能就此被埋没。但在新设的分公司里,一切从零开始,他会亲自带着我搞投标、做项目,各个部门之间的组建和衔接我也能很快熟悉。这种快速的成长是在总部做一辈子都得不到的机遇。我被说动了,一拍即合,便去了新设的分公司入职。
最初的两年过得异常地辛苦。为了节省成本,新分公司开在另一家分公司原来堆杂物放文件的楼层。每到晚上,其他分公司都人去楼空,就我们项目组还在熬夜加班,就为了能投上第一个项目拿到开门红。而我真的如我领导所说:就因为是在他的手下,所以能不到三年就真的一鸣惊人。
我们第一个投中的项目标书便是有我参与,当时有四个项目组。大家四处撒网见缝插针。没想到第一个被我们组给中了。这其实完全是运气。因为真正花了大力气做的标书没中,反而一开始就只是为了刷存在感而投的标却中了。
有了这个开门红,总部就组织我们和楼下的分公司联合投一个大标,领导就让我负责对接事宜锻炼锻炼。然而在几次会议中我们都毫无话语权,就像是对方的下属,来完成他们分配的任务。我多次忍让只求能把工作完成,没想到对方得寸进尺。在最终的数据核算中,两方计算书的数据无法拟合。按理说应该逐步排查看哪方的数据出了问题。结果他们一口咬定是我们的计算书有问题,要求我们直接按照他们的数据整改到拟合为止。
后来我才知道,他们很多时候就是偷懒惯了,哪怕内部几个部门之间的联合数据不拟合,他们也是查都不查,直接改几个参数做成拟合交差了事。
说真的,如果换成现在,这种中标率并不高的项目,我大概也会这么做。但当时的我直接拍案而起。有这个底气一方面是因为我们这边的数据是我亲手核算了好几遍的,而且领导派给我的团队也是我们分公司最拿得出手的,在计算书上从来没有出过任何差错;另一方面也是几周以来受够了各种屈辱和窝囊。如果任由他们胡来这个项目不中标也就罢了,如果最后变成废标在外面丢人,到时候背黑锅的也只会是我们。
在我据理力争之下,双方开始逐步排查。最终毫无意外就是他们的计算书有误。
可惜的是这个项目最终并没有中标,领导专门跟我剖析了这件事。原本若是能和其他分公司合作,人家吃肉我们喝汤,对于刚起步的我们来说也不是坏事。但现在摆明了人家根本不愿意帮我们。因为一旦我们做大,到头来也是竞争关系。虽说从职能上,我们设立的初衷是“走出去战略”,现有的各大分公司主要负责市内项目,而我们则主要负责开拓市场接市外项目。但我们分公司开设之前,别的分公司也早就在外地有各种布局,只不过总部觉得有必要设置一家分公司来专门负责外地项目罢了。而且我们也并非不接市内项目。如果有项目我们正好能做,难道还放弃不成?
所以说到底,人家凭什么帮我们?总部一厢情愿地希望我们合作罢了。现在这出戏也演完了,大家该干嘛干嘛。但领导最后还是对我赞赏有加:让他们知道我们不是好欺负的。
头两年的日子几乎就是没日没夜地在为一个又一个项目打转。尤其是第一批中标项目差不多完工后,要开始进行结算和决算时,工作量开始成倍地增长。如果不做好投标工作,一旦没有新项目,公司便失去收入来源。而结算和决算关系到过程款和最终尾款,利润的保障以及资金链的顺畅全靠这临门一脚。领导派他最信任的经理亲自带我,两年的时间我已经能独当一面。而就在第三年,我迎来了人生真正意义上的机遇。
总部接到一家外资企业的投标邀请:外资企业想扩建自己的厂房,但按照国家规定,部分行业大于一定规模的厂房不得由外资企业自行建设。必须有中资企业参与,最好是国有企业,能比较方便通过审核。有这么大规模的项目原本是好事,而且超大型国企就这么几家,竞争也小。但一般来说,分工上这是市内项目,轮不到我们分公司。
但是总部下了指令,要求各分公司抽调能翻译英文招标书的人员去总部成立临时项目组。外资方为了规避风险,没有直接出具中文招标书,而是出具的英文招标书。虽然根据相关规定,最后必须要出具双语标书,但对方只要在某个规定节点前把中文标书放出即可。现在只放英文先行版也不算违规。而我们如果干等中文版标书,那就会比其他竞争公司晚准备许多时间。所以当务之急就是抓紧一切时间翻译完毕然后拆解分工给各分公司,再由总部整合。
而我,则是我们分公司唯一派出去的那位。其实我英文并不好。但整栋楼里也找不出几个比我英文更好的人了。这次翻译过程中还真的碰到个英文大牛,感觉来国企真的是屈才了,我基本给他打下手。其实英译中比中译英容易多了。毕竟网络时代,在懂得基本语法和基础词汇的情况下利用机器还是能翻译出来。而且标书里很多是数据和专业词汇,这个有国际标准,根本不用担心翻译出错。至于合同条款之类的,反正也轮不到我翻译。而之后因为我本身也是搞招投标的,所以翻译工作结束后继续留在临时项目组帮忙直到投标结束。而这个大项目集团总部是何其重视,在各大分公司和总部大牛的通力合作下毫无疑问地中标了。
而我们分公司,因为我从头参与到尾,所以这个原本分不到羹的大项目也拿到了十分之一左右的产值额。而这十分之一的产值,是我们整个分公司整整两年的考核指标(其他分公司虽然分的份额更多,但它们规模大得多,指标是我们五倍以上)。
而属于我的好运,才刚刚开始。
由于这个项目牵涉分公司多、对方又是外资企业,对接事务繁杂,不能只成立一个普通项目部,需要分公司派专人去常驻。领导觉得时机成熟,让我离开办公室好好锻炼一下。于是我就开始前往项目部上班。开工前夕和刚开工时非常辛苦,也是没日没夜。但当施工进入正轨之后,工作变得无比轻松。尤其是我本身是分公司外派的常驻,并非完全隶属于项目部。所以哪怕项目经理也要对我客客气气。而我又经常去外资企业做进度汇报,也经常要回公司做进度汇报,还要经办各种资金手续。一来二去,我一周哪怕好四天不去项目部也是理所应当。而我主要负责的工作都是资金流和经济账的事。每天都工地反而奇怪。只要工地上及时汇报进度,人工材料机械的统计上不出问题。我哪怕每周只去一次都不会影响任何工作。
而我一下子闲下来这么多时间,我干嘛去了呢?没错,我开始做视频,做直播去了......
这个项目一做就是好几年。一期厂房竣工就是二期,二期厂房竣工又是三期。一晃眼都五六年过去了。在这期间我时不时回公司帮忙参与一些重大的标书的制作,帮一些旧项目做结算和决算。但总体一直很清闲。领导知道我在考证书,所以明知道我清闲却也不给我增派什么额外的工作量。这个项目二期和三期让我们前后五年多没有任何的指标压力。公司有条不紊地布局和扩张。我也顺利在17、18、19年拿下了一级建造师、中级经济师和一级造价师。

20年评优时拍的证书合照

在将三张证书悉数注册进公司后,领导顺理成章将我升到了部门经理。虽然那时候我还不到30岁而且部门经理没有空缺,领导就力排众议开设了一个“新部门”,说等我外派回来再正式组建。明明在项目部外派,却享受部门经理待遇,而此时我三十岁都不到。公司里的人何等地嫉妒和眼红可想而知。
而我也在这五年多的时间里,把《百坑讲坛》做成了一档三国杀里的知名节目。
然而从20年开始,我的好日子渐渐到头了。项目即将完工,我开始各种拖延不肯回公司复职,先是要了一段时间休假,然后正好赶上疫情,由于我们主要做外地项目,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新项目招标。而我的这个外资项目决算本身还是很繁琐的。加上尾款也足够公司一年的指标,所以20年还是让我顺利混了过去。
也是在这段时间,我疯狂地做直播、做视频。说真的我不想回到过去那种没日没夜做投标书、做计算书、做决算书的日子。以前不过是完成下派的任务就已经压力这么大。真当了部门经理,那业绩和指标的压力真的会让人喘不过气。
我在幻想,如果做直播和视频加起来的收入能达我平时上班的水平。那我就辞职不干了。我把我的设想和村长聊了一下,他当场阻止了我幼稚的想法。他现身说法:自己便是放弃了当主播而回去上班。网络世界再好,我们这种小主播绝不可能达到那种百万级乃至千万级主播的档次。更何况我现在被框在一个小小的三国杀里。为何放着自己大好的前途不要,做什么全职主播?
村长的话如雷贯耳,我仔细想想,即便我直播真的能达到工作的收入,那我辞职了,也是少了整整一半的收入啊。那我这么多年忙活了半天究竟在干什么?于是我硬着头皮开始了继续一边上班一边直播的日子,而这比刚入职那两年更加辛苦。
随着我对三国杀的投入越来越多,收获却是越来越少。三国杀的骂名越来越多口碑越来越差,我们三国杀主播逐渐变成了一个笑话。辛辛苦苦做的视频,别人不爱看倒也没啥,有的人一边看一边还要变着法骂你。我一边尽力不影响工作,一边做视频做直播,还要参加各种官方活动和比赛。我整个人的状态不断下滑,开始变成得臃肿而颓靡。
而外资项目在21年彻底收尾,我也被迫回公司报到。领导最开始给我的工作还算轻松,由于外地项目变少,我们帮其他分公司做做计算书和结算书(不是楼下那家,随着这几年的合作,其他兄弟分公司对我们还算不错),而公司正好招了一批新人,让我好好带着新人培养培养。我便正式在新部门挂牌当了经理,手下也都是入职的新人,有了独立办公室。我常年混迹网络,当然知道怎么跟刚毕业的大学生相处,本身我年纪也不大,和大家说说笑笑,每天给他们上上课,然后把实际工作拆分一下给他们练手,再亲自审核校对,整合后完工。
可惜好景不长。为了能赶回家直播,我经常无故早退。有时候明明在办公室,却锁着门不开窗,因为我在偷偷审录像。各种加班能逃则逃,连周末和客户吃饭都能推则推。因为要办“吃人杯”还要参加“老炮杯”。一年下来,全公司的人都发现我仿佛变了个人。变成了一个躺在功劳本上尸位素餐的蠹虫。
然后我去年上半年辛辛苦苦打进总决赛,结果下半年总决赛的时间定在了工作日下午两点。还连着五天全是工作日。我苦笑着把名额让了出去,觉得自己简直是个傻叉。
今年以来我非常迷茫。我知道这么下去我早晚只有辞职滚蛋一条路。但三国杀真的值得我这么做么?就在我思考人生的当口,上海关了我两个月。我这段时间可以安心做直播,安心做视频,什么都不用想。又能过一段“舒心”的日子了。
然而没有比这段时间让我更糟心的了。以前因为我总想着两边平衡,哪怕三国杀里真的遇到什么问题,比赛输了,投稿太差,直播出丑,视频被骂,这些也就如过眼云烟。第二天还要上班谁有空在乎这个?
而当我发现我的世界只剩下三国杀的时候,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让我变得敏感。我这才醒悟,原来我的强大不是因为我真的强大,而是因为我根本就不在乎。当我什么时候变得在乎了,那我就不再强大了。
我再算一笔更现实的帐。在视频激励没有被降之前,视频的钱依然不到直播的五分之一,而直播和视频加起来的收入也就我工作年薪的一半左右。而现在视频收益骤减,连直播十分之一都没了。所以我在网络世界里再怎么蹦跶,都不到好好工作一半的钱。更别提想完全覆盖了。
所以我究竟在做什么?我在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我已经不是二十几岁的小伙子了。再过几年就三十五了。如果我再这么拎不清,拿我用小半辈子的努力和好运换来的职位去赌在一个小众游戏里发达的机会,我怕不是真的脑子进水了。

不知不觉思绪万千,当我回过神来,已经是在办公室的电脑前打下了那么多文字,恍如隔世。领导临走前跟我说,他还有一年多就退休了。当年是他把我从总部调来。如果我继续这么不成器地混日子,那还不如当年就一直在总部混下去,说不定比在这里混得开心。这时我才发现,领导早已是满头白发。当年他招我时,不到五十岁踌躇满志。如今却已年近六十。想想他这么多年待我的种种,不知多少人几辈子都碰不到这么好的领导。我却一点也不知道珍惜。公司里早就有人看我不顺眼。我头几年风光无限炙手可热也就罢了。如今我自己不争气,给别人留下了多少话柄?这家分公司是老领导一手创立,我作为嫡系理应好好替他守住,现在却让他还没退休就要开始为我担忧,我想想自己真不是个东西。
所以从今日起,我将逐步减少自己对三国杀的依赖。不过大家可以放心,直播合约去年已经续签三年。我会好好完成每月时长。《百坑讲坛》系列本身就是直播的一部分。所以一切照常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但是今后不会再保证每周雷打不动的两期更新。当我有更重要的工作需要完成时,我会选择加班而临时停更。如果来得及我会隔日或者周末补上。如果来不及那就停更一期。“吃人杯”会一直举办下去,本来就是个娱乐小比赛,观众们在直播间说说笑笑,选手们有个相对良好的环境打牌玩玩闹闹,而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时间。但是“老炮杯”以及其他官方举办的比赛我应该是不会再参加了。可能有空的话会解说部分场次。但除非是官方真的有需要,否则我也不会太主动。《大浪淘沙录》本身就是我用碎片时间录制,所以也不会受到影响,但不可能像刚开始一样一周三更四更。那只是因为我知道快要回去上班了,所以拿最后的一点时间加录的而已。
再次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这里也奉劝正在读书以及刚进入工作岗位的年轻人们:一定要静下心来想想怎么样才是对自己最好的选择。如果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浪费人生上,那就一定要及时醒悟,切莫追悔莫及。

写在上海正式复工之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