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误区:空无的意义与接纳的意义。
修行误区:空无的意义与接纳的意义。
变就是不变的。
万象更新,其实本质原点一直都没变。
只是在更新中,发生了分支走向与本质的转换。
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我只需要在有感中,体会问题与审查出问题。
然后于心中出台相应的理论上可以通的琢磨。
说给有可能可以掌控全局的那么个存在,于心中显出模糊影像的那么个意志听一听就可以了。
可以完全的跳过精神维度层,施加意念于意志的影响。
直接作用于那个心中有感产生的影像的本意志上。
相当于我只需要接触那个心中影像,就可以达成另一种更高维度上的接触。
就可以实施我琢磨出的所有只存在于我的幻想的利害分析论证与他的幻想的综合的结合性成果。
也就是说,更上层的无为而治。
是一种超越精神意志维度层的影响。
也可以说,它很浅显与陋比。
是常人都会觉得很扯的精神意念幻想投影。
但是当你的心修到一个层面,会发生一种状态。
那就是起心动念将不再自主产生。
这个时候,能够于你的心中产出的一切画面,都是与你自身无关的。
这个时候的画面都是与你的心外世界有联系的。
也就是外在你所处的世界,在你境界提升了而得到的反馈。
是一种,外在的某种意志感觉你够格了,而下发于你,让你来处理看看的锻炼式运用。
考量的是你的思考模式是否可以以这种方式变相的左右外在身处之世界。
决定权并不完全取决于你,而是一同出现于你的心中产生幻变影响的那个意志投影。
是你们双方的共同合谋。
你只需要把握一切显于你心中的意意思思的模模糊影像,进行有意琢磨。
那个投射于你产生起心动念的存在意志,就会自动收获他想知道的东西。
你可能觉得一切都是自己的思考结果。
而事实是,你已经在自我困顿中把你自己的问题发送了出去。
相当于,你在不知不觉中启用了某种程序。
接收方处理问题的论证信息,返回你那的决定权并不在你这。
而是更高境界的数据管理者说的算。
而这种管理者有没有智慧,你觉得呢。
而想上升到这种境界,就需要修空与修无。
只有你自身都空无了,尼才能入更高的能级。
在更上层,空无是为了净化自身。
使得自身处于一种不偏不倚的一种姿态。
而不是你不需要思考。
而是思考的维度将不再限于自身,而是究那个出现于空无的你的心中的那些影像传递给你的情况,而去自我审辨。
所以说想要达到可以进行这种程度的自我思辨性,需要自身先到达一种可自我解码的一种状态。
而这种自我解码性,就需要先者学会在幻象中可以自我甄别,提取有益于自我成长部分的自我解码。
而在成长体进行这种于幻象中提取有益信息的时候,你的前路就已经被确立好了。
尼只需要一遍又一遍的接触自己的起心动念,觉醒出幻想编辑能力,就可以开始真正意义上的修空之旅。
真正的修空之旅是。
在自我回忆中综合所有已被自身解码,并把有益于自身的信息,进行一个自我整合,用于更好的补完自己。
然后把无法被自身整合的信息剔除出整合好的自己之外。
然后不断的剔除自己不需要的信息。
最后于内视中看到自己为一个光球的幻视幻觉体验。
然后体会出一种空无的圆满感。
当你到了这时,在体会出一种喜悦与圆满感,而没有见到自己化身的光球的时候,你就进入了别的存在的神国或场域。
这个时候,请根据喜悦感与圆满感为目标方,找到自己。
如果你不能在这段时间中找到自己,你就会在他们的神国或场域中被他们的喜悦与丰满感同化。
当你无法确立自己时,你的喜悦都不是你的。
但你可以当做是你的。
并且你还会感恩戴德。
因为你并不是你,而是他。
当你在找寻自己时,你可能需要在无尽痛苦中遨游。
当你真正体会过自己的所有记忆,你才能真正的找到自己。
这个自己是残缺的,是与你体会到的喜悦与丰满背道而驰的。
如果你放弃了这个自己,你就不在是自己。
当你选择接受这个自己,你就是新的自己。
你可以利用他们的喜悦与丰满感补足自己。
最后在他们的神国中,借用他们的光华洗练自己。
整合自己的所有记忆,在困苦与喜悦中证悟本身。
最后收获真正属于自己的自我光球。
而在这期间,你所见的所有记忆都会是一个又一个的幻觉式的画面呈现方式。
你会在一种自我熟知感中越陷越深,直到喜悦感被看到的自我痛苦与恐惧的画面消磨的时候,才可以真正的开始自我接纳。
当你还处于喜悦与丰满感的时候,这个时候的自我接纳就是种假象,是一种自我欺骗。也是他的神国与场域想要你这么选择的一种影响。
只有你真正意义上的放弃喜悦,选择接受痛苦的时候,接纳自己才是真正的接纳。
而在真正接纳开始后的幻觉呈现,就是一种锻炼自己进行幻象洗练的过程。
你的想要美好与幸福快乐的念头,会在自我回忆出的痛苦画面中产生出另一种向心力。
下一步就是自我的磨合。
在痛苦与想要美好中左右腾挪,继而开始产生自我幻想能力用于自我治疗。
从而在这种自我幻想中,编辑痛苦的记忆与美好的记忆。
使得它们在你的幻想编辑能力下,得到融洽的自我整合。
然后进行下一步,记忆的顺畅回心。
在脉络被整理出来后,通过编辑好的某种融洽性,以一种看似旁观实则入心的方式,顺畅的把一次又一次的痛苦与美好,反复的回忆纳心。
最后做到完全的接纳。
然后你就是一个新的你了。
这个时候你会体会出一种感觉。
我可以不在困苦于过去,我可以不在斤斤计较过去,我可以欣喜的接纳自己。
一种全然于以往的释怀感会包围你。
这有别于你一开始产生的喜悦与美好。
看起来一样。
但一个是你不需要过程而产生的美好幸福感。
快乐而不知为什么快乐。
一个是经历过程而产生的释怀感。
欣喜而知道为什么欣喜。
在修的时候进入别的存在的神国与场域,取决于你修的谁的体系。
不同体系的神国与场域,对应着不同存在的修行方法与可入之场域。
比如神的爱与佛的慈悲,都会让你在修成时,得到喜悦与丰满。
而道就比较的规则化。
有一种脉络感。
有一种前路有跟线的指引感。
灵比较的乱,同时会获通他入之灵体。
自动获得念感传话与其他外入者交流的能力。
当你选择都不入它们时,你就需要找自己。
而产生出想要找自己时的这个驱动,就是更上一层楼的某种意志,确立你的路的那个存在给以你的方向。
你可以选择上,也可以选择不上。
选择沉浸于任何一方。
并不需要磨砺自己,确立自己。
然后成为一个服务众生的后台演算机器。
实现与更高层级那个他相同模式的无为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