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南京人的树

2023-04-17 23:09 作者:一只05后的白鸽  | 我要投稿

最近南京开始飘梧桐种子了,漫天都是絮絮,坐在电动车上都不敢睁眼。于是就自然而然地开始抱怨梧桐树,且当梧桐絮迷眼睛的时候,不止一次扬言要把梧桐树全砍掉。后来回家又想,要是把梧桐全砍了,种什么树比较清爽(哈绝了😜)我不是很了解树的种类,能想到的也只有白杨树,柳树,以及一些做家具的名贵的树木。

茅盾先生笔下的白杨是刚劲挺拔的,“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象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象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横斜逸出。”它那么高大,那么笔直,固然是一种让人望而生畏的树,且也不像梧桐那样漫天飘絮,但我总觉得它对于南京,太刚了,太冷了。南京怎么说也算南方,多少带着几分柔,几分典雅的美。若是全种上白杨,未免显得突兀单调了——南京没有北方那种极致的旷远豪放。树是好树,只可惜南京的气质远远不像它那么刚。

再就是杨柳。柳树就像个柔字,“杨柳岸,晓风残月”,南方的象征也包含柳树。带着一种娇媚婉约,它的枝条总是低低的随风轻舞。不得不说,它很漂亮,很适合春日的暖风。可再想,南京是六朝古都,悠久的历史在那里,它也不乏壮美的古城墙,宫殿,它也曾是一国之都,政治中心。杨柳太低了,低得撑不起南京的历史文化,在古城墙下似乎矮了一大截,使南京少了几分大气,缩成一团。扬州苏州的园林河堤倒是必须有杨柳相配不可,否则婉转的吴音和玲珑的园林也缺了雅致,但放在南京,就显得小家子气了。而且,春天柳树也会飘柳絮,我的学校在秦淮河边,已经深受其苦了。

至于那些楠木,樟木,樱桃木,橡木吧,也是遗憾。它们喜欢中性或微酸性的土壤,但南京大部分土壤偏碱性,确实不利与它们生长,这也不能强求。但是即使它们能适应南京的土壤,它们的那种贵气,娇贵,可能也会让路人感到压抑憋屈。太贵重的树不适合南京的街道,街道嘛,毕竟需要一些随意悠闲。

现在想来,似乎也就是法国梧桐最适合南京了。它们在这里已经将近百年了,已经完全适应南京的气候并长势良好,也可以算是乡土树种了。它们的树干不一定直,就比如下关码头路上的那些,甚至斜的压毁了上面的平台。它们有很茂密的树冠,夏天可以遮住整条道路,微微透过些许热烈的阳光,给南京的人们一种慵懒,浪漫,自由的感觉。它较粗的枝杈分得很开,也给城市中常见的鸽子,麻雀提供了筑巢的好地方。每次抬头,不远处总会有鸟巢挂在枝梢上,充满生活气息。南京的人们也熟悉了法桐的性子,知道它什么时候爱扬起它的种子飞向远方,知道什么时候它在寒冬枯了的叶子会再度泛青,秋季什么时候会变成金黄,点燃整座城市。南京人在春天常常抱怨梧桐,表达对他们的厌恶。但不可否认,我们的悲喜已经同它们密切相关了。在过去的岁月里,它们陪着南京城,南京人经历了大灾大难,经历了春夏秋冬,风霜雨雪,一同沐浴在晨光,微风里。它融入了城市的血脉,它的茎干叶脉里是南京的血肉,与南京不可分割,南京必有法桐不可。

而南京人,那么多年和法桐在一起,像法桐一样,骨子里有金陵的烟火气,喜爱悠闲散漫,喜爱那种风过树梢的清爽,对这些让人又爱又恨的树感到亲切温暖。有了这些法桐,心里也感到踏实,感到这里的确是家乡,有所依靠。没有了法桐,南京也就不完整了,南京人也就不完整了。

法桐是南京的树,是南京人的树。

(害,突发奇想写的,也没仔细看,可能比较……我也无法形容。😊)

南京人的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