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物以类聚,到人以群分。

作者:吴子寒
连续创业者,消费品投资人
这是2019年在寒数大学的一部分演讲内容。整理记录于此。
过去创始人有一个想法,先把公司定位好,然后找一个策划公司做品牌定位,再根据品牌定位做产品卖给用户。这是以公司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先把产品生产出来,然后考虑怎样把产品卖给客户,因此重视的是营销。
而今天刚好倒过来了,今天不是以公司为中心,而是以用户为中心。我们的定位从用户模型开始,没有用户定位,就不会有产品定位,就不会有品牌定位,不会有公司定位。用户思维和产品思维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了,这两个地方没做好,开局就很痛苦。

以人为中心的时代,定位从用户模型开始。用户模型必须要研究人。如果把人进行拆分,怎么样去拆分一个人?我们回到人展开,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基本内容是把人的需求从低到高依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部分。
我更喜欢用三元拆分,把人拆成身、脑、心三层,我对商业的理解和创新方法论很多是来自身、脑、心的理论体系。身的核心需求是生存,但是中国大多数人的生存需求已经解决了,往上走要解决脑的需求。脑的核心需求是安全感,因为安全感的需求是来自大脑的恐惧。心时代的核心需求就是快乐(愉悦)。

用身、脑、心的分类方式对用户进行重新定位,极有可能找到新的商业空白点。以大健康产业为例,健康是哪里的需求?是身体的需求,大脑的需求,还是心的需求?
从显性看,好像健康就是身的需求。但是深挖一层,有没有可能身体不好是跟大脑有关呢?有可能他的健康问题是因为睡不着,睡不着是因为大脑胡思乱想。如果今天能够造一个环境,让所有睡不好觉的人,只要进去这个环境就能睡着,那这个空间有价值吗?但是这个空间什么都没有做,只是造了一个很舒服的空间,对大脑进行了干预,让你的大脑关闭了。
别人做身体的需求,你就做大脑的需求。别人做大脑的需求,你做心的需求,极有可能就是商业的机会。找到身的痒点,脑的痛点,心的尖叫点,围绕着这三点去开发产品。我们今天很多产品卖的只是颜值,或者只是功能,或者只是情感共鸣,我们说所有的产品都值得重做一遍,就是把这三者进行融合,既好看,又好玩,又好用,还能赋予某种精神和情感共鸣。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