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七月:激烈的生活就在当下

2023-07-31 15:48 作者:Fw黑岩  | 我要投稿

从这个月开始,我将以这个月在自己身上发生的几个重要事件为主线,分别絮叨一些感受与思考。

究竟,什么是热爱生活?

或许是过去三年的生活真的过于沉闷,又或许只是受身边天南海北游历的朋友们影响——总之我曾站在六月底呐喊着想要拥抱激烈的生活。如今一个月转眼而过,曾经向往的那种所谓“激烈”的生活似乎从未发生。

经历七月后,我感到生活注定平淡如水——即使一直坐在过山车上追求惊心动魄,要不了多久,就算头朝下底朝天也再颠不动生活这杯水。所谓的激烈不过是人事后编的故事,人是最会编故事的,不光编给别人听,也会编给自己听。

一个人无法同时拥有青春和对青春的感受。

既然激烈的生活只存在于经历过后的故事中,那身在当下,究竟,什么是热爱生活?又或者说,我到底该怎样活着?七月末的自己交出的答卷是——积极。无论外界发生什么,不要消极地沉沦下去,积极地调动自己做一些事,无论什么事,哪怕是爬起来玩会儿游戏,总之不要一直待在舒适区里。

总而言之,激烈的生活不在于相机里新存了多少照片,不在于地图上新解锁了哪些打卡点,不在于有多少让人乍听觉得激烈的故事。重要的是态度,或者说是与生物性激烈的抗争。

可是,我们为什么要对抗本能的自我,为什么每天下班在家躺尸需要被改变?我还没有一个完美的答案,但至少有一点是确定的——躺尸完以后至少我自己会有严重的精神内耗。

我注重过程,世界注重结果

七月算是幸运与不幸交织的一个月。一方面我经历了一次大暴雨内涝,损失了服役三年的电脑;另一方面夏令营的结果算是超出预期的幸运。但这两件事其实都让我(不得不)迎来崭新的生活——从零开始的工作电脑,从零开始的新的学习模式。

虽然现在研究生甚至还没有被正式录取,但不可否定的是本科三年“打基础”式的学习模式终于彻底结束了。之后无论是公司实习还是实验室打工,都不再有人“循循善诱”般地指引我探索自己的知识边界,更多的是只留下需求,期望看到结果而非有关过程的故事。

这对我其实是一个挑战,过去的自己太喜欢讲故事,喜欢强调自己在做一件事过程中付出的努力。这一方面是因为大部分本科生都没有特别拿得出手的成果,因此强调过程算是证明自己潜力的无奈之举。另一方面,我这个人本来就爱反思,因此对自己做事的过程确实有较多的观察。但这一切从八月份起就不再有效了,Welcome to the real world!

当然这没有任何值得抱怨的,作为一个项目的参与者,整个过程是否令我享受,带给我收获确实是最重要的。但对于别人来讲,结果是唯一有用的东西。强行要求别人听自己的故事,或许是一种自私。

Just do it

七月份的另一个感悟就是要减少反思。沉溺于自己的思维对我来说已经成为上瘾般的舒适区。但过分的思考其实是无益且有害的。这个观点来源于最近正在读的《当下的力量》,等到内化后我会再详细说说自己的理解。总之,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不是因为感兴趣才选择,而是因为做出了这个选择所以要发掘其中的乐趣。换句话说,做决策前不要想太多,排除掉一些明显较差的选项后,剩下的甚至掷骰子决定也没问题,重要的是选择以后如何面对,如何坚持。

时间管理

图灵奖得主 Hamming 在他的 The Art of Do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里说:

You get what you measured.

既然上文说了一堆自己的感悟,如果不能落在行动中则又成了无意义的反刍。既然要落到行动中,就一定需要一个标准去衡量。为此,我又开始记录时间了!

为了反映上文提到的“积极”性,我按照“理性认为应该做”和“感性想做”两个维度将生活中的事件划分为四个象限。所谓积极(克服生物本性)的事情当然就是理性认为应该做的事,这其中包括那些感性想做(如心流状态下的阅读学习)以及感性不想做(如起步阶段的阅读学习)。

在这个评价标准下,我希望自己的八月能够尽可能地减少那些理性认为不该做而感性想做地事情,同时尽可能地提高理性认为应该做但不想做的事情比例。(顺带一提,使用的软件是 aTimeLogger)

最后,八月是平淡的一月,但也是最适合沉淀的一个月,希望自己能继续坚持学习和间隔复习,坚持阅读,天气好的时候多出去玩和运动! 


七月:激烈的生活就在当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