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圣地巡礼】“从未见过的景色,为什么会让我如此魂牵梦绕呢”——巡礼之行浅谈

2019-08-25 16:49 作者:三条裤子蓝  | 我要投稿

注:

本文共13440字,图片100张,阅读时间较长,个人建议可搭配你名、言叶或秒五原声纯音或各种舒缓纯音观看

全文前文大部分记叙巡礼过程,穿插随程的个人感想,后记则是个人的巡礼思考及对于巡礼之行的看法。


三年前的那个时候,原来你来见我了”

 

       当2016年《你的名字。》上映时,我还没入二次元。初中结束的暑假中,手机上好友动态里不时转发的关于它的评价,对我而言仅仅是另一条普通的影评。因此当《你的名字。》在12月上映时,让我走进电影院的是同时上映的《血战钢锯岭》。

       转眼到2017年的暑假,那时的我补了几部番,追着几部番,计划着还要再看几部番。不出意外地,我在家看完了《你的名字。》。酷暑的阳光透过淡蓝色的窗帘,将房间染得幽静,很像电影中的天空。也许看了三次或者四次吧,我记不清了。在暑假的倒数第二天,我把《言叶之庭》看完了,而《秒速五厘米》最后没敢看下去。从那时起便开始对新海诚喜欢实地取景的风格和绝美的绘画有所了解,而426和软软冰的巡礼攻略则让我产生了去日本看一看的想法。在这之后很巧有朋友同样想去日本,于是计划高考结束后一同出发,最后,造就了这次十天的巡礼之行。

       出行前准备工作主要是标注巡礼的地点,用Google Earth看卫星图,用探途离线地图看街景,百度地图标注地点,出国后全程使用Google地图(真的好用),具体的不详细说了,比较繁琐。给予我帮助最大的当属426的巡礼攻略,在出行前大概看了七八次来完善自己的行程,当然日本交通复杂不是吹的,尽管提前看了攻略到了当地白给还是不可避免地,不过细心一点基本就能完美应对。

个人推荐4总的攻略,对于要求比较高的巡礼者会更详细

地点标注
找街景
Google Earth

       

       拿到签证那天,想起了很多人在弹幕里说:这一生一定要去一次日本亲眼看看。那时只觉得自己很幸运。许许多多人梦想着做的事、去的地方,却无法实现,而这个梦想现在就在我的手上,恍惚,似乎不大真切。

      

你在好远的地方啊”

       经过四个小时飞行终于到达大阪,飞机穿过厚厚的云层缓缓降落,机舱外夹带着似乎要下雨的凉意的风席卷而来,待办完手续走出机场,天色将晚。大阪没有巡礼纯玩一天,直接带过。推荐买周游卡,绝对超值。

 

        真正的巡礼是从第三天京都开始的。从大阪乘坐地铁四十分钟左右到达京都。相比大阪,京都显然更合我的胃口,较少的高楼,夏天的闷热,在热闹的街道之中同样透露出一丝的宁静。我们住的民宿在很静的小道里,午后刚到达时有位老哥正在我们的房子旁修电线。邻居是一位十分和蔼的老婆婆。我们开不了锁的时候她一直在旁边帮我们,还帮忙叫那位老哥也一起来,后来我们发现是自己开错了锁,挺不好意思的,老婆婆看到我们终于能进房子了真的很开心,一直很开心地笑。在房间花了点时间整理行李就直奔位于宇治市木幡的京都漫画本社了。

转乘的淡路駅
淡路駅

       在等JR去京都站时,站台上意外发现许多学生,三两成群,不时传来笑声,我们在最后一节车厢,玻璃对面的是头发灰白的车长,播报的声音有点小,比较沙哑,却给人和蔼的感觉。JR一路往东南方向行驶,窗外景色渐渐被矮小的居民小楼替代,车上乘客渐少。因为乘坐的快速车,所以不停靠木幡站,我们在六地藏站下车等待一列普通车前往。又一列快速停靠后带走了不多的游客,仍停留在车站的多是本地人,整个车站很安静,伴着阳光,或许可以慢慢地欣赏一下远处的山峰。

   

民宿外的小巷
 五条駅
六地藏駅 

   

 JR木幡駅

        还没有踏出木幡站,就已经能看见黄色小楼的一角。在正面,除了标志性的黄色楼体和毫不起眼的“KyotoAnimation”外,也许人们很难将它与周围的小楼区分,门前的公示栏上贴着紫罗兰剧场版的海报,可能这是唯一能让人联系到这座小楼的作用的地方。下午的木幡分外宁静,车站很小,没有空调,午后的热浪使人发晕,站着等待的是头发被汗水微微打湿的学生,一辆警车慵懒地停在车站的门口,路上没有游人,不远处有学生嬉闹着经过街道,不像大阪的热闹,这里一切都如同动漫中一样的安静美好。一位穿西装的同样来巡礼的男子在正门用手机拍了几张照片后离开了,留下了从三多千公里外前来的人。两位员工先后从社中走出,并微微示意,也许他们已经见过太多这样的场景了。往右走不远是京阿尼的第五工作室,也同样是黄色的小楼。平常这里有它的周边店,但可能是纵火案的原因,门口竖起了“暂时休业”的牌子,因此它对于我来说只能成为遗憾了。木幡也许是每个人都向往的地方吧,也许在这平静的环境中,京阿尼才能制作出如此感动人心的作品。

京都漫画
京都漫画
海报
海报
周边店
旁边的第五工作室

       那时我突然感觉到,巡礼原来是一件很梦幻的事,几年间自己在屏幕上看了一遍又一遍的景色,在你转过一个街角后突然出现在了眼前,熟悉又陌生,倍感惊讶却又似乎已经从很久以前就知道了结果,会在那里不愿离去,尽管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街道和景观,会想去感受它周围所有的氛围,这种如梦似幻的感觉真真切切会让人上瘾。

        离开的时候不再乘坐JR而是换乘京都地铁,天将傍晚,太阳正落下,可惜乌云聚集,无夕阳。

京都地铁木幡駅
 木幡街道

      京都实际只能玩半天,因此晚饭后匆匆奔向玉子市场的取景地。在京都北面的出町柳,有玉子市场TV版与剧场版的取景地。剧场版的河就在商店街不远的鸭川公园。到时将近九点,那段有石头路的河岸差点没有找到。市场中几近无人,偶尔有下班的行人穿过。普普通通的一条市场,只有为数不多的牌子能让人看出这是一部动漫的取景地。剧场版的河边没有路灯,很难看清楚脚下。河边有阵阵的风吹来,中和了些许太阳遗留的热量。有位大叔大步走上石路过了对岸,我们过了几分钟准备过的时候发现河水已经上涨,淹没部分石头,只能放弃。入夜的市场是另一个世界,差了些动漫中的热闹欢乐,却也正好使人能溶解在另一次元场景中,慢慢品尝那二三次元交汇的味道。

 

出町枡商业街
这条鱼在海报中有出现
治疗颈椎病


是东京啊!”

       第二天直接“哐当哐当新干线(我只有电子表所以是不会停的)”去东京,天气不佳,未能看见富士山。(新干线是真的舒服)到达东京刚好是午后,两点钟的阳光正毒辣。踏出车站,如《秒速五厘米》中明里在信中说的“东京的闷热”扑面而来,包裹全身,使人不愿在太阳下多停留一刻。到了在池袋旁的民宿后稍稍休整后便拿着相机出门闲逛。所住的地方是一大片居民区,道路窄小却意外的整齐,没有人们谈论的声音,汽车的噪音被密集的小楼阻挡,蝉的鸣叫却随微风飘散不绝于耳。像这样的居民区中总是镶嵌许多小小的社区公园,也只有很少的小朋友在玩。穿过其中一个公园,一个小女孩踩着滑板车飞驰而过,不时朝身后喊着什么,不一会另一个小孩从转角冲出,不停地喊着:“待って!待って!”本想躬下身子为她们追逐的样子拍一张照片,突然觉得这场面和《秒速五厘米》开头贵树在坡道追明里的一幕太过相似了,反应过来她们已经不见了,剩下透过树叶和楼房照在路上的微黄的斑驳的下午五点钟的阳光。

 
 社区公园


       第二天早上四点半就爬起来去新宿警察署旁的环形信号灯拍延时摄影,本来想着能拍到一点日出时天空变色的景象,出门后发现天已经快亮了,大概和国内六点多差不多光景,一查发现那天的日出是三点四十五(日本日出是真的早)。清晨的东京街道上还有些许凉意,没有行人,偶尔有货车和出租车驶过,硕大的乌鸦肆意地霸占着路边杆子上的空间和马路上方的天空。池袋站还没开始热闹起来,但也有一些货车开始卸货。地铁中意外地已经有上班族开始上班了(有点恐怖)。随后坐上JR山手线前往新宿,车上人不多,座位充足,许多人坐下后开始睡觉,耳边只有车轮碾过铁轨缝隙的声音,那时其实很困(现在写这篇东西也很困),不过实在是想睁着眼睛感受下列车中的安静,清晨那种清新、有丝丝凉意,夹杂着早起的人们的困倦的特有的安静。

       快到新宿站时无意在列车经过的两栋高楼中间的空隙督见了成年后三叶和泷偶然相遇的天桥,瞬间大脑就清醒了,马上拿出手机看了一下地图,以免忘记了方向。出站后金色的阳光已经开始照在大楼上了,想着快点赶到路口,走着走着竟然经过了之前的天桥,刚好有阳光从大楼间透过照在天桥上,很是漂亮,于是停留了几分钟拍了段视频。下了天桥之后发现又走错了(gun),只好又掉头原路走了回去。终于在转过一个路口后,环形的信号灯就在我面前几百米远的地方伫立着,过去之后马上找到了426视频中说的“love”雕塑,刚好旁边有个铁箱,能把osmo pocket放上去,不过十几分钟后发现机位不是太好,随后改成在马路边的水泥台子上,外面刚好是一圈比较矮的给人锁自行车的铁栏杆,能避免行人踢到机器。

 

       两个小时很长,街上的车和上班的人开始慢慢变多,有位外国老哥站在我旁边用相机拍了几张,然后又去路口拍了几张,脸上一直挂着很开心的笑容,不知道是同样过来巡礼的还是单纯地因为这个设计很吸引他。

       拍完后是七点二十多,空气已经开始热了起来,计划着赶紧去天桥拍了之后回去再睡会。天桥下的一大片地方正在施工,有几个角度没有办法比较好的还原,只能是差不多就结束。在另一端下天桥就是泷找工作时遇到敕使二人的咖啡馆,本想着进去喝一杯,不过因为前一天已经买好了早餐便作罢,只是在马路对面用85定拍了一张照片就走了。进到新宿站马上就遇到了上班族的大潮,只能逆着人流缓缓前进,与清晨到达时完全不同。别说座位,差点连车都没有挤进去。

 

 
 
原作的天桥应该是我站着拍照的那段,由于施工拍不到 
能清楚看见楼前正在施工
泷去的咖啡店


再也没有你的春天……就要来了”

       差不多十一点出发去练马巡礼《四月》。等地铁开了之后发现又坐错车了,快速车不停靠练马站,只能坐过之后再坐普通车返回。只要到了练马站,练马文化中心就在车站脸上,一出去就能看见。

       现实中的文化中心并不是黄色的外墙而是灰色的,草地上也没有给小孩玩耍的游乐设施,这些在软软冰的视频里都有提及。事实上文化中心的使用频率非常高,我到的时候正好有活动,而外墙上也拉着许多活动和演出的条幅。由于行程不宽松,大泉学园那边就没有继续去了。满是樱花的那条路是比较想去看看的,在视频中的那种景色如梦似幻,当时只感觉那现实的场景竟然比动漫里更为动人心魄,只可惜七月份不是樱花季节了,因此作罢,成为此行的遗憾。


       在旁边的草地和后面的公园走的时候很不巧下起了雨,因为打着伞不方便所以没有拍照,只是用osmo pocket拍了几段视频。不久后雨停,西南方向露出雨后高爽的蓝天,正午的阳光带着热量晒在满是雨水的地面上,散发出令人窒息的潮湿与闷热。我坐在桥上的石椅上躲避太阳,雨前在这里休息的老人已经不知所踪,不远处的吸烟区里又聚集了一些人,家长带着他们可爱的孩子缓缓向文化中心走去,有一位好奇的女孩在我放在楼梯扶手上的osmo pocket徘徊打量,久久不肯与呼叫她的母亲离去。

 

 


那个,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你”

      下午新宿站巡礼,同时去最著名的贺须神社。因为是奔着巡礼来的,总感觉不来新宿转转算是白来东京了。新宿站的几十个出口使人发晕,随便找个出口出去后兜兜转转,那座天桥终于在转过街角后出现。站在与电影中一样的角度,走在与三叶第一次来到东京时同样的路,在路人中驻足、穿梭,脑中总想起三叶那句:“是东京啊!”在新宿这样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街头,从小镇里来的三叶发出这样的感叹确实也不足为奇吧。在斑马线旁有位挺骚的小哥在跳舞,引来不少人围观,其中有两个应该是从阿拉伯来的小朋友,小哥很可爱的和他们玩了挺久,最后牵着他们的手送回到家长身边,还不忘给了两人各一个击掌。

“是东京啊”
 


       从大路走向贺须神社一路上都是巡礼的点,红色的邮筒与卫星图上一样的显眼。经过邮筒后再走一段距离就到达两人相遇的神社楼梯,从正对着楼梯的斜坡上往楼梯看去又是一个取景点。在斜坡上有一个蓝色的自动贩卖机,上面贴着《你的名字。》的海报,还有一张用四国语言写的“欢迎来到【你的名字。】的圣地!”可以说真的很用心了。当时天将晚,除了我们之外还有两个中国人、两个日本人和两个外国人在拍照,想必各位都是同道中人。因为人挺多的所以没有停留太久,还原原作角度拍了照片后本想赶去新宿御苑,可惜在路上就发现已经超过六点了,只能安排到下一天了。

圣地牌子
 
邮筒在上一张照片中很明显
这里焦段实在是不够,而且通学路牌子疑似拆除
这个镜头,意外的难把握
 
 


       第二天去御苑的路上经过大通商业街,意外发现竟然在办活动(可能是祭典啥的),很巧,真的很巧,只有那一天有,早一天晚一天都不可能看到了,而且从早十二点到晚上八点都有。现场真的很嗨,道路两旁满是观众,表演配上很有节奏的音乐(那是真的洗脑)和鼓声,每次结束都会有热烈的鼓掌声。

 
 
带动气氛的很骚的大哥

 

晴天时的公园,好陌生”

       六年过去,御苑的售票机和闸口早就不是电影里面的样子,普通的纸质票让保存变得有点难度(因为这一张被我揉破了)。公园有着大片大片的草坪,很多道路没有绿荫遮挡,有的路上方的绿叶却密得连阳光都难以突破。沿着路走进公园深处,很容易发现被绿色包裹的那个小亭子,已经有早到的人们坐在其中,在外围的树荫之中同样停留了一部分人,大多都拿着相机或手机寻找着电影中的角度。难以想象在《言叶之庭》六年之后,人们几乎仍然是怀着一颗巡礼的心来到这个不起眼的,甚至是比公园中大多数都要破旧的亭子。动画与现实,过去与现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们,如同盐田千春作品中的丝线,千交万织于此,却又如泷与三叶的组纽,在相遇时相互感应,离开后再回头,只有飘渺的失落感。

       从千馱谷门出御苑后的马路同样有一个《言叶之庭》的取景。当时有个老外坐在门前的石柱上,用标准的中文打着电话,不禁回头望了一眼,没想到他竟然笑着朝我点了点头,于是也同样回应。

       沿着马路往前走能到达JR千馱谷駅,这里是《你的名字。》最后长大后的三叶寻找泷时冲出的车站。继续沿着道路一直走大约一公里就能到达信浓町,是泷与奥寺前辈约会结束时经过的天桥,同时泷也在此打电话给三叶,而三叶在三年前在东京寻找泷时也在此拨打了泷的电话。在这段路上会经过新国立竞技场,应该是2020东京奥运会的会场之一,绝望的是因为奥运会的缘故,靠近会馆的千馱谷駅和天桥都在翻新施工之中。

天桥
竟然连两条电线都一样

        从信浓町可以穿过居民区走七百米左右去到泷的家。旅游时避开景点一个人在城市的小巷中游走是我一直以来的习惯,日本小巷这种安静平和的氛围几乎让我痴迷无法自拔,每次都不厌其烦地走进它,每次都会有新的风景和事情值得我去记忆。小得可怜的公园,无处不在的自动贩卖机,相似的自行车位,穿梭在空中的电线,同样的东西总是能在不同的地方产生出不同的有趣的组合。快到达的时候经过一个比较大的公园,入口有一个非常非常小的神社,估计也就一方左右(重新定义神社能有多小),里面的足球场有很多小孩正在训练,一旁的树荫下是他们的家长,估计是有组织地过来的。穿过公园上到木梯之后直接左转进到一条幽静的小路就能通向男主家,在中间会经过一条桥,JR山手线和山阳线自下通过,在电影中泷就是沿着这条路跑到四谷駅与奥寺前辈约会的。那座公寓和电影中的几乎一模一样,还没到楼下就已经能看到泷看流星的楼顶,在转角处有两人正在施工,估计是装修。景观没有大的改变,仅仅是贩卖机往里移动了些许,一切都还是三年前的样子。随便找个地方坐了半个小时接着原路返回去JR四谷駅,这同时也是电影中泷的路线,当时脑子里竟然还想和泷一样跑过去试试(gun)。

上楼梯左转就是泷家前的路
男主家楼顶

       四谷駅除了约会场景外还有学生时泷与三叶在车上相遇时有取景,电影最后的PPT式画面也有不到一秒的镜头。车站是架空在轨道上的,能从桥上看到站台上的乘客。由于晚上有花火大会,很走运地看到了很多在站台上的穿着浴衣的小姐姐,而且,嗯,都挺漂亮的(这才是重点)。新海诚的取景及其平常且角度刁钻,即使是知道地点巡礼的时候也要认真对比才行,而从上向下俯看四谷駅的场景因为植物遮挡的原因现在已经没办法再还原了,于是就地休息之后直接去浅草寺看花火大会。

四谷駅外

 


升起的烟花,从下面看?还是从侧面看?”

       一直以来,日本似乎对烟花情有独钟,在动漫里,上升的绚丽的烟火往往代表着美好与纯真的感情,而花火大会也是番剧中十分有代表性的场景,本想着不可能碰上这等活动,怎知在新宿的滚动广告栏上偶然看见有一系列花火大会,恰好其一时间符合,便很幸运的有机会感受动漫中的名场景。

       在浅草寺的地铁出口已经排了很长的队,连上到地面都变得困难。等到了路上人已经多到无法想象,最后被人推着往前走到了大路上的,身旁是早到的人,就这样被围在了马路中间,那时特别想喊一句“动漫诚不欺我!!”。路上挤的不行,同样也有很多不同国家的人,大家都很守秩序等待着每一次人群的前进,更是有不少情侣和夫妻一起穿浴衣前来(大型狗粮现场)。烟花的观赏是在桥上的,警察会一波一波放行观众。其实那次的花火大会规模并不大,烟花的种类也不太多,但并不影响热情的人们前来观看。

       下桥后在路旁有各种的小摊,挂着灯笼或写着小摊名称的纸片,然后用灯光将之照亮。街上路灯很暗,入眼的是小摊点点的不大亮的灯光,不远处是烟火绽放时瞬间照亮夜空的光芒和阵阵爆炸声,周围的人穿着各式的浴衣,人们抛弃了平日的拘束,在笑声中谈论,夹杂着木屐清脆的碰撞声。在临近的一条路上坐着不愿又或挤不上桥的人们,带一些点心一瓶水,坐在尚有一丝余温的柏油路上,透过水泥和钢筋,细细地品味那五颜六色的在空中盛开的一瞬即逝的花朵。

下桥观赏完烟花的人们

 


EL PSY CONGROO”

       命运石之门的秋叶原;桐乃去的秋叶原;使惠乃果产生成立μ’s念头的秋叶原;ACG天堂的秋叶原;不多说了。如果认真逛街请准备一天。

lovelive
石头门出现的会馆
本命的哔哔boy
lovelive在日本是真的火
秋叶原日间封路


       第二天上午去往东京塔,下午单独去六本木之丘。六本木城市展望台游客极多,排队购票等待近一个小时,天台则需要在顶层另外花费五百円买票。那天展望台内刚好在举办《进击的巨人》艺术展(另外买票)和皮克斯动画的展览,泷与奥寺前辈约会时的场景很可惜地被卖玩具总动员周边的商店挡住。在顶层另一侧的展览馆内正在办盐田千春的作品展,场馆内禁止拍摄。盐田千春的作品极具特色,几乎以红色丝线或各种与红色丝线有相似性的物品作为创作工具,作品包括绘画、摄影、视频、实物、场景、舞台,禁止拍摄也许是最正确的决定,一个庞大的布满缠绕的红丝线的展厅是摄人心魂的,以盐田千春的话,是丝绳与灵魂的完美结合。

从六本木远眺东京塔


       晚上返回新宿,在新宿站东口模仿《你的名字。》拍了一个小时延时,期间大屏幕上有播放某个男团的演唱会,在我旁边的妹子举着手机一直录到屏幕放完演唱会,心里想着这老姐是真的猛,可能我都举不了这么久。拍完后一直走两公里到新宿御苑外面又补拍了《言叶之庭》的一个镜头和泷打工的餐厅。现实中餐厅外的马路在夜晚并不像电影中满是汽车,反而非常的冷清,仅仅寥寥数辆的出租车与摩托经过,人行道上只有几个下班的人匆匆赶回家。

泷打工的餐厅,其实并不热闹
新宿东口
御苑新宿门外

 

你心目中的我是这个样子的吗?”

       第二天出发去路人女主坡道取景地,从池袋乘坐都营电车能直达のぞき坂所在的街区。这一片是较为高级的住宅区,有一些也改造成了公司的办公地点。在坡下有一位老人正在浇花,不时有小学生经过。路上行人不多,但是车辆来往比较频繁,像加藤惠一样站在坡道顶中央肯定是不行的了,而且22%的坡度加上水泥路面使伦也的漂移几乎变成梦里才能做出来的事。

       电车的站台仅仅是一个高过地面的水泥平台,虽然有两个等待的人,耳边却只有知了的叫声和轻轻的风,给乘客等待时休息的凳子是木条钉成的,有点破旧了,开始微微变形。杂草在铺路石的缝隙中生长出来,包围了生锈的铁轨,轨道就这样从绿色之中延申到眼前,又缓缓离去,进入同样的绿色。电车固定票价,全程一百七十円,它从城市某处来,可能经过人车熙攘的大街,也会穿过安逸平静的社区,像在混凝土中游走的鱼,若隐若现,会隐藏在它们之中,也会偶尔浮出水面。对我来说,在地面的电车是独一无二的,它不像地铁一般无情冷漠,只在地下快速地行走着,与地面上的任何事物毫无交集,似乎从来没有到达过它的目的地,也不像公交车一般被城市的道路束缚,电车像毛细血管,能穿过城市中最不起眼的地方,却不被城市制约,它与城市进行着感情的交换,慢慢地,它融入它经过的每一个地方,成为地方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公共交通中理性与感性的结合,在行动上它如一个旁观者,不被它观察的城市左右,在内心中它却始终与城市中的一点一滴紧紧相连。望着从楼房深处而来的伴着绿色的铁路就会使人安心,就着和煦的阳光看着电车驶来就会使人平静在慢节奏的哐当声中,在知了夏日的鸣叫中,坐在站台的木椅上缓缓闭上眼,也许也是最舒服的事了吧。

和命运邂逅的坡道
这样坐在别人门口可能会被打死
只能说真的很还原

        离开后坐JR回到代代木駅,三叶就是坐在夕阳下的代代木駅看见了在列车中的泷,可惜现在相同的位置已经没有坐的地方了。

无意中发现的角度


贵树君,明年要是也能一起看樱花该多好"

       从车站出来直接走一公里多到参宫桥做《秒速五厘米》的巡礼,时间将近十一点,一路上是无法忍受的闷热,热量从头上、脚下传递到空气中,小学的绿色塑胶跑道上与街道不远处的柏油路上是空气受热后晃动的影像。到达小田急参宫桥站后只需沿着铁路走,《秒速五厘米》的取景基本在这条街区上。车站往前走不远就是影片开头时隔开明里与贵树的铁路。路口的两个贩卖机,后面坡道上黄色的工程车,都仍然与十二年前影片中的景色别无二致,使人不太能区分了。铁路两旁等待的都是本地居民,毕竟对于现在来说2007年确实是一个遥远的年份了,因此一路上少有的没有遇到同样来巡礼的人。从铁路口往里走马上就能到参宫桥公园,这里是影片开头明里与贵树慢慢走路谈论樱花的地方,正午的阳光让公园里几乎没有人影,虽然没有动漫里绝美的樱花和斑驳的日光,安逸的氛围仍然使人徘徊不肯离去,就连自己的步伐与动作也不自觉地放轻柔了。在这里几乎每个铁路口都有影片的取景,且每个口相隔的距离都不短,恰好合我的胃口,一路上仔细地观察当地的人文氛围。第二个楼口就是两人长大后偶遇的铁路口,这里的建筑外观有一些小的变化,不过大体上仍然保持一致,这条线列车来往非常频繁,常常是不到五分钟就有列车驶过,且以双向居多,只有单向经过的情况比较少,只能说电影里扎心的漫长的等待列车通过时间放在现实实在是真实。继续往前走会到达八幡宫神社,这里是小时两人常常玩耍的地方。神社意外的大,有许多很高的树,在中午的阳光下神社里几乎满是绿荫,并不大能窥见阳光的痕迹。第四个路口对着的黄色小楼在电影里也有出现,左边的小路是两人儿时曾走过的,去日本的时候并没有看过《秒速五厘米》,并不知道有这个镜头,当时只是觉得这条小路非常有感觉随手拍了一张,等回国后看电影才发现歪打正着地拍到了这个镜头。

       一路走来,场景变换的同时也伴随着明里贵树两人的变化,踏着两人曾走过的路,看着他们从两小无猜到形同陌路,街道的事物本是平常的,是人赋予了景色意义,人们将情感寄托于景色中,以此对抗遗忘,可也同样记住了悲哀与痛苦。这短短八百米的参宫桥太过安静,包容了贵树从炽热到麻木的内心,待喧嚣的列车经过后剩下的仅仅是已经平静的感情和淡淡的悲哀,就像十二年后的在2019年的人们不再为2007年的电影停留一样,十三年后的明里也不会再为当时的贵树停留了,故事从这里开始,两人也从这里相离而去,时间却无情,给予了两次相遇不同意义,贵树不回头又有什么错呢,参宫桥的平静也许早已经让他习惯了这样平和地处事。也许,在铁路口人人都不该伫立太久,因为在你想要通过的时候,列车又会轰轰驶来。

参宫桥公园
回忆时的小楼
开头的道路
小时的八幡宫
最后相遇的路口
小时的铁路口
公园前的坡道
小田急参宫桥駅


       最后一天决定再去所有巡礼过的地方重新走一遍,不再带其他东西,只拿手机和现金,不再像之前匆匆忙忙地辗转各个地点,生怕没有时间看完拍完,而是像散步一样,真真正正地去融入它们之中,在脚步的移动中再次细细感受那动漫中或欢喜,或悲伤,或释然,或无奈的情感,再次让自己沉浸在街道上似乎凝固了的时间之中,听风与蝉的乐章,听路人小声的交谈,听汽车驶过的噪音,听喧嚣又安静的小巷子;看交错的电线,看各异的小院,看别致的门牌,看刷着金黄阳光的小小的公园,也看看在普通的地方也能有别样的美丽,也会带给我们感动。

 

从未见过的景色,为什么会让我如此魂牵梦绕呢”

       又一次在四点爬起来,走进即将苏醒的东京去往新宿。这天的日出比较晚,五点钟的太阳恰好越过了不高的民房,照亮了贺须神社红色的楼梯栏杆。只有很少的人起床,开始把一袋袋分好类的垃圾放到固定的回收点,阳光透过树枝打在绘马上,神社空无一人,恰好能让我仔细查看,木牌上多是前来巡礼者们手绘的三叶和泷以及对家庭的祝愿,不时用手指抚摸其上的文字与图画,还有上面或新或旧的日期,传来的是木板粗糙的触感。时间好早,神社的清静真的让人沉迷,但我还需要去其他的地方,无法久留。在楼梯上凝视了片刻,重新一级一级走下那条楼梯,用手指划过那鲜红的栏杆,脑中想着电影的画面,应该有许多人走过了这个三叶与泷相遇的地方,他们都一样,为了内心美好的情感而来,但有谁会记得他们来过呢,可是他们又需要谁记住呢,只要自己知道自己曾经来过这里,找到曾感动过自己的情感就好了,只要在日后回忆时能不经意地露出淡淡的笑容,就是对这场旅途最好的纪念。在下方回头仰视那不长的阶梯,像是与老友告别,顶端被阳光微微打亮,路上依然空无一人,扭过头向前走,嘴角不经意间露出了笑容。

贺须神社,清晨



       从神社穿过居民区其实能走到泷的家,楼房间的小路百走不厌,喜欢安静地就这样一直往前走,不能戴耳机,那是对宁静的亵渎,用耳朵去感受身旁的环境。这种毫无亮点的街区应该不会有任何游人吧,除了像我这样也许能用“固执”形容的过来巡礼的人,不过在几年之前,也许新海诚就是像我这样站在马路中间看着电影里的角度,然后在心里默默地把这安静的地方规划进了自己的作品之中,又或者是他的好友居住在此,他便顺理成章地将这个地方变成了他的取景地,不管怎样,他应该都会在这里驻足过吧,他的心里应该也是装着像我喜爱自己生活的城市一样的对于东京和新宿无比的热爱吧。顺着泷的视角看过去,高楼的上部已经被阳光照亮,城市估计也开始苏醒了,幸运的是对于旅游的人来说,时间是可以忽略的,在顺路的桥上就着清晨味道看看脚下往来的列车,可能是唤醒自己最好的方式,或许还需要来罐金麦。

        从四谷晃晃悠悠走回新宿只有八点三十多,离九点御苑开门还有一段时间,随便找个地铁站凉快后时间刚好。刚开门的御苑已经有一些游客进入了,当走到公园深处,很幸运的只有自己一人,能够舒舒服服地享受公园的绿色和清净,那在绿色之中的小亭子也终于有了《言叶之庭》里面的幽静与惬意,我也有机会坐进亭子里体验一下男主的心情,光滑的木板带给了屁股些许冰凉的触感,但这实在不能减弱天气的闷热,这里视线意外的开阔,大片的绿地和碎石子铺成的道路都能清楚地收入眼底。虽然是想多看看安静的公园,但实在没办法和只睡四个小时产生的睡意抗衡,就直接枕着黏乎乎的手臂睡了。也不知道到底有没有睡着,等到清醒的时候明显地听到我身边坐了三个女生,在还没把头抬起来的时候,很清晰的听到其中一人说了两次“泷”,语气很轻柔,很像电影中三叶在列车里的呼唤,我并不知道她是不是刻意模仿的,不过在听到的时候,心里突然很欣慰,毕竟,我不是一个人。

        离开亭子后在御苑散步,毕竟五百円的门票不能浪费(???),公园内没有树的地方基本是修剪得十分整齐的草坪,大片的绿色从眼前铺展开,在阳光的照射下更为翠绿。大路上有前来晨练的老人,有一对老夫妇在一棵大树下一同锻炼,十分的恩爱。早晨与正午的公园是两个世界,早晨的公园属于喜好孤独与宁静的独行者,在绿树和蝉鸣中踏着咯吱作响的石子路是他们的解药;正午的被太阳晒热的公园是情侣与游人们的天堂,湛蓝的天空配上翠绿的植物能让所有来者驻足,在树荫下的长椅坐下,看在草坪上游玩的各色的脸庞,总让人不自觉的忘记了所有不快的往事。

       中午回去修整补觉后再次去のぞき坂逛逛,同时也再次满足一下自己的电车情结。在等电车的时候碰上学生放学,这里应该是参加学校的活动,安静的车站碰上富有活力的学生也是一种不错的搭配。值得一提的是のぞき坂在新海诚《天气之子》的预告片中有出现,所以这里其实能算是同时两部作品的巡礼了。这次在坡顶遇到了两个巡礼的小哥,和之前的我一样不停地把照片和原作对比,然后非常认真地讨论拍摄的角度,怕打扰他们,我站在后面望着这不算平缓的坡道,阳光的角度刚好把一半的路面照亮,与《天气之子》的那一个镜头有点相似,在日本的时候电影正好在上映,估计不久之后这里也会迎来不少的巡礼者吧。

天气之子


       下午决定去《四月》的练马转转,到了文化中心发现正在举行各学校的演奏表演(或者是比赛),许多学校的学生进进出出,常是一个学校离开另一个就刚好过来,还没有进场的就在外等,让中心外的空地显得十分热闹。上次来不巧下雨,因此最后一天借着晴朗的天气将周围的街道慢慢逛完。抛开日本压抑的社会和中国与日本的历史问题,练马也许能满足我对生活的所有幻想,宁静安逸的街道,富有情趣的小院,整洁的马路,小却舒心的公园,在晴朗的下午出门,能邂逅街道金黄的阳光;在雨后的早上散步,能眺望远处澄净的蓝天;在普通的日子,或许能碰到一队队学生的热闹和家长们领着孩子的温馨,也许生活本应就是这样平平淡淡而美好的。

       在东京站的时候有幸看到了在千代田区高楼间的夕阳,下班的人们却急着赶路,无暇欣赏这身旁的风景。

       赶回池袋吃饭的时候突然想在夜晚最后去看一次贺须神社,于是中途下车又走了一次。夜晚白色的路灯代替太阳发出幽幽的光芒照亮了台阶,而神社里则是昏暗的黄色灯光。参拜的地方已经关门,只有一位男子坐在神社前的长椅上发呆,整个神社周围又回到了如同清晨一般的安静,虽然很想多逗留一阵子,但我也知道扰人清闲是不大好的行为,便缓缓离开。在走完楼梯的瞬间突然意识到了自己原来是有多么不舍,这场景好像从来都看不够一样。走到贴着“圣地”的贩卖机前,又回头望了望在夜幕中的神社。那么,待下次有幸,再见。

 

夜晚的神社



后记:

我一直在寻找着什么”

      一直以来,我总觉得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去电影院看《你的名字。》,因此两年后我到了日本,想去亲自看看电影里的景色,想去弥补三年前的遗憾。当几天前新干线进入东京市区,窗外的高楼开始密集起来,三叶那句“是东京啊”总是在耳边响起,我也终于来到了这座不知为何如此吸引我的城市。在看到明里的信:“东京那种闷热的夏天我也喜欢,喜欢想要融化一般的柏油路面,喜欢热气笼罩之中高楼的轮廓......”总会让我嘴角上扬,因为,那天就是顶着这样一模一样的闷热前去《秒速五厘米》的巡礼的。人真是奇怪呢,明明是一个不可能的故事,却总会被它撩拨内心,产生莫名的悸动。追究到底应该也只是同样身为高中生而形成的共鸣罢了,毕竟,在高二那不上不下、对前路没有把握的时间点上,这纯粹而美好的情感,大约是能轻易打动许许多多少年的内心的,甚至也不乏将近或已然中年的人们。情感总是与事物联系的——暑假时淡蓝色的房间和微冷的空调;开学时学校内晒晒的上坡和总是看不到阳光的一楼教室;去车站路上被风吹落的漫天飘舞的树叶,这些景色构成了那时我情感的回忆,有时文字是无力的,我可以罗列出这事物,却无法清晰地写出我当初的感动,我也不可能知道你的内心的,但,我相信你也会有自己的,能代表当时内心情感的事物,可能是电影院外幽暗的路灯,或是挤满着乘客的地铁,亦或就是自己家周围莫名讨你喜欢的小巷或小店......这就是属于自己的美好,适当地品味它,能让自己想起当初的感动,让人不会忘了最初为何而奋斗的自己。

       其实每个人都在寻找着什么,三叶与泷寻找着他们跨越生命的奇迹;贵树寻找着初恋时的炽热;明里寻找着早已随时间与距离飘散于吹落樱花的微风的最初的爱恋;孝雄一直寻找着他制鞋的理想;雪野老师则寻找着她的勇气......如果要反问自己这次巡礼时为了寻找什么,我想我却会回答:“这是一次没有答案的寻找。”我追着作品中的人们,去寻找他们所寻找的,同时又寻找着我最初的被作品打动的情感;我看着一个个熟悉的地方出现,寻找着那简单的惊喜与欢愉;我在京都漫画前驻足,寻找着我对一个公司的尊重、感谢与敬佩;我在最普通的路上、地铁里、商店中、电梯前,寻找着,中国与日本的不同(我提前申明我是一个绝对爱国的人);我在行色匆匆的路人身上寻找,一个不同的文化的生活方式;我钻进最安静的街道,寻找心里的宁静;我在热闹的地方寻找着有趣的事和人......也许我只是想寻找出动漫使我动情的原因,一个社会的、文化的原因。关于本篇的题目“从未见过的景色,为什么会让我如此魂牵梦绕呢”,似乎有了些模糊的答案,又似乎如梦的记忆,只要稍稍注意便消失不见,也许,我仍在寻找的路上。

       每次打开衣柜,带去日本的衣物还残留着那时洗衣液的味道,总让人想起在大街小巷穿行的情形。每个人都一直在寻找着什么,但祝漫漫长路中,总不忘真实的自己。

                                                                                                                                 2019.08.23 

                                                                                                                                         于家中

【圣地巡礼】“从未见过的景色,为什么会让我如此魂牵梦绕呢”——巡礼之行浅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