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马克思主义思想辞典 D民主

2023-01-16 21:30 作者:宇文红星  | 我要投稿

民主(democracy )

  从其早期著述开始,马克思就致力于实现直接民主的理想。他的早期直接民主观涉及到对代议制原则所作的卢梭式的批判,以及认为真正的民主应意味着国家的消亡,从而结束国家同市民社会的分离。他所以提出这一主张,是因为“社会是一个有着休戚相关和相似利益的有机体,而且‘普遍利益’的独特的‘政治’领域将随着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区分的消失而消失”。(见“参考书目”5,第44页)。这一观点后来在马克思关于巴黎公社的著作中再一次出现过,马克思称赞巴黎公社说,它主张每一个代表“必须严格遵守选民的确切训令,并且随时可以撤换,”所以在那里“普选制不是为了每三年或六年决定一次,究竟由统治阶级中的什么人在议会里代表和压迫人民,而是应当为组织在公社里的人民服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76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由于这也是马克思本人的观点,所以他从未提出过在共产主义条件下,无论是初级阶段还是高级阶段,集体选择或决策应当采取什么形式的程序问题。   然而,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民主(以普选制、政治自由、法治和竞争为特点)的看法是复杂的,而且对它的相反的前景极其敏感。关于资产阶级民工共和政体,马克思写道,它的宪法虽批准了资产阶级的社会权力但却剥夺了维持这种权力的政治保证,把资产阶级统治“塞进民主主义的框子里,而这个框子时时刻刻都在帮助资产阶级的敌人取得胜利,并使资产阶级社会的基础本身成为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27—428页)。从恩格斯1895年为《法兰西阶级斗争》所写的序言开始,马克思主义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强调这后一种可能性,即设想通过选举和议会斗争争取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值得注意的是,当时阐述这一思想的人是考茨基,而现在则是所谓的许多“欧洲共产主义者”(参看

欧洲共产主义

条目)。   与此相反,列宁明确地不同意考茨基的观点,认为“对自由主义者来说,谈一般‘民主’是很自然的。马克思主义者却决不会忘记提出这样的问题:‘这是对哪个阶级的民主?’” (《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35卷,第235页)。资产阶级民主,象任何其它国家形式一样,是阶级统治的一种形式,它将被表现为苏维埃的无产阶级专政所打碎和取代。这一观点在本世纪的所有列宁主义者和托洛茨基主义者中一直占有主要地位,它的含义是很清楚的,实行造反的过渡政治,对资产阶级国家形式之间的区别不感兴趣,并倾向于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取消资产阶级的民主同社会主义事业并不是不相容的。   在葛兰西的思想中,虽然还是初步的,但可以看到一种替代的马克思主义传统。在葛兰西看来,在资产阶级民主范围内通过政治鼓动和政治组织去壮大人民的力量,发展反统治的文化,就可以推动它们所包含的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的各种可能性的发展。这种观点已涉及着手解决民主的赞同和如何为社会主义争取民主的问题,而上述其它两种观点则未涉及。   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民主问题,无论是经典的马克思主义,还是马克思主义的列宁主义都没有详细地论述过(尽管出于不同的原因),但某些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列宁主义的某些思想学派(如奥地利马克思主义)却对此进行过批判性地探讨。最近,东欧的许多思想家一直在力图解决“实际现存的社会主义”怎样才能民主化的问题,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思想家所在的社会中的人民却很少听到这样的声音。 (SL)

参考书目

① 鲁道夫·巴罗:《东欧的抉择》,1978年英文版。 ② 弗罗基米尔兹·布鲁斯:《社会主义经济的市场》,1972年英文版。 ③ 同上作者,《社会主义所有制和政治制度》,1975年英文版。 ④ 卢西奥·科莱蒂:《从卢梭到列宁》(1968),1972年英文版。 ⑤ 同上作者:《卡尔·马克思早期著作介绍》,1975年英文版。 ⑥ 艾伦·汉特编:《马克思主义与民主》,1980年英文版。 ⑦ 理查德·M·汉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政治思想》,1974年英文版。 ⑧ 约翰·马圭尔:《马克思的政治学说》,1978年英文版。 ⑨ 米哈伊洛·马尔科维奇:《民主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982年英文版。 ⑩ 拉·米里班德:《马克思主义与政治》,1977年英文版。

马克思主义思想辞典 D民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