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民营经济31条,年轻人都去民企就业吧
民营经济有多重要,相信大家都深知肚明,但是随着经济的下行,最先受到伤害的就是民企了,因为民企的市场要靠自己拼、没有垄断行业可以做、贷款利率都比央国企高,如何在激流勇进的竞争中活下来并且活得好,是每一位民营企业家或者个体户一直在思考的事情,遇上疫情这只黑天鹅,很多民企的倒闭也加剧了大家的思考,民营企业是否还值得做下去吗,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而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热衷去民企了,也是受到打击后的选择,民营经济的发展何去何从,今天咱们好好聊聊。
大家好,我是谢晖。就在昨晚,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密密麻麻的有31条措施,首先看整体定调,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这里面的关键词可是非常振奋人心的,生力军、重要基础和力量,且生力军还是首次提出的。

业内人都知道,咱们经常用“56789”来形容民营经济,即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和90%以上的企业数量。在税收上,2012年至2021年,民企占比从48%提升至59.6%。在就业上,2012年至2022年,规上私营工业企业吸纳就业占比从32.1%提高至48.3%。但是随着疫情的黑天鹅的出现,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发生了一些变化,很多企业家或者个体户的信心也受到了打击。而民营经济的走低,也给整体市场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

从就业端来说,拿高结束的高考志愿填报来说,越来越多的人觉得体制内的工作实在是太香了,在“宇宙的尽头是编制”的社会氛围渲染下,尤其是在张老师的影响力下,广大考生家长在建议孩子填报志愿的时候,始终把进编制、进体制内作为首要考虑的因素。大批考生把志愿填向了公费师范生、公费医学生、林业特岗生、核科学特岗生等毕业包分配工作的志愿类别。在往年不温不火的公费师范生,今年的分数线都集体上涨了。
从江苏省2023年高考提前批投档线来看,北京电子科技学院、上海海关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毕业后更容易进入体制内的高校投档线大多上涨,再创新高。北京电子科技学院,投档线654分,位次4113,这个分数可以秒杀很多985大学了。也可以看出来,进体制已经在高考阶段开始卷起来了,不仅如此,还有一位女生在中考考出了742分的好成绩,却选择不读高中,接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七年一贯制培养的录取通知书,也是因为毕业即为带编教师,直接不跟你们卷高考了,提前中考锁定体制,可以说少走三年弯路,不知道会不会有更多家长开始在中考进行内卷操作了。年轻人是未来的希望,他们更希望去哪里就业、去哪里工作,代表了哪里的待遇会更好以及更适合大多数人,而这时候民企只能成为备胎中的备胎,因为对很多家庭而言,稳定大于天。
而拿楼市来说,在2022年全国房企拿地金额中,央企国企占比高达53%,地方城投占比32%,也即国资房企占比高达85%。而民企拿地占比仅占9%,而2021年民企拿地占比还高达44%。在民企逐步不陪玩的情况后,咱们去年卖地收入只有6.68万亿,相比2021年都缩水了23.2%。
而今年上半年卖地只有1.86万亿,同比更是下降了20.9%,因为楼市的低迷,过去高价拿的地都没卖完,地主家也没有闲钱出去买新地了,加上现在城投也不敢无限制的去兜底拿地,导致很多城市的土拍根本没啥开发商参加了,没有土地收入,地方又欠了不少债,那怎么办呢,还是得依赖企业创造效益和税收才是王道啊,但是很多城市光靠国企央企能解决多少就业呢,还是得依赖民企们的努力。
统计局也在前不久发布了咱们的失业率情况,整体失业率在5.2%,保持了平稳,但是16-24岁人群的失业率为21.3%,较上月增加0.5个百分点,已经刷新了历史纪录,也到了不得不重视的地步了,就业是民生之根本,如果年轻人纷纷无法就业,带来的后果是难以想象的,而要保就业的前提还是要推动经济逐步的复苏,这个推动力绝不是体制内的少数岗位,而是大多数的民企岗位,只有真正让民企在市场中获得收益并且活下去,才能创造更多优质的岗位。
当然,现在也只是意见而已,具体的执行力度到底会有多大,还需要时间去检验,而支持后年轻人是否买单,也要看很多家长心中的一杆秤,因为很多失业的年轻人,可能是经历过民企的鞭打后,放弃工作,全心全意备考冲击体制内了,而35岁的门槛,也让很多年轻人更加焦虑,一旦过了这个节点没有进去体制,那估计一辈子都很难进去了,只能寄希望于下一代了,所以,下半年的年轻人们是否愿意去民企发光发热,才是真正的验金石,市场是不会说谎的,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