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12 020108T 经济工程

2023-07-20 23:28 作者:带妹去流浪  | 我要投稿

专业定义

编辑 播报

经济工程主要研究经济学和建筑工程学相关内容,包括产业经济学、投资学、市场营销、统计学、建筑识图、项目管理等例如:进行房地产等不动产投资与管理,对城市规划中经济分析及管理等。

课程体系

编辑 播报

《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城市规划》、《产业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工程造价》、《计量经济学》、《运筹学》、《工程经济学》。

发展前景

编辑 播报

就业方向

建筑/金融业、市政企业:不动产投资、咨询与管理,建筑开发、管理、评价和决策等。

作者:小朋友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476026/answer/10724184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经济工程介绍这个专业需要和工业工程(IE)区分开来,总的来说,经济工程面比IE更宽,主要是因为德国学科分类和国内不一样,像德国没有国内所谓的管理专业,直接就是国民经济学(VWL)和企业经济学(BWL),再来个经济工程(WI)就好了,像国内所谓的会计、物流、市场营销啥的再在BWL下面,也有很多国内的学生直接跑德国上BWL或者WI。为什么在有BWL何VWL的情况下还要有个WI呢?主要是德国人觉得很多工程师不懂经管知识、纯BWL的工科背景又有点不足,所以干脆来了个中间混合专业,相当于两个圈都有一部分。至于到时候具体走啥方向可以之后高年级或者研究生细化,所以课程也基本两块都有。然后经济工程其实有时候也分为技术方向的和经济方向的,看学校吧。维基也有一部分介绍,建议不懂德语的可以用谷歌翻译Wirtschaftsingenieurwesen 不过个人觉得就业还是大部分跑向了管理岗位,哈哈。四、中德WI课程介绍及攻略经济工程有一个特长的德文词Wirtschaftsingenieurwesen,其实学过德文的同学应该还是觉得这个单词很好记,经济+工程+学科后缀,这也是为什么翻译成中文就变成了经济工程。总的来说,是一门经济管理+工科基础的学科,国内我们啥都学,机械制图?材料力学?工程热力学?自动控制?什么,这些我们都学过,当然什么企业经济学、管理学、微观经济学、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运筹学、仓储、市场营销、投资学、采购管理等等经管的课程我们也都上过。大学前面工科为主,后面基本变成清一色的经济管理课程,个人还是觉得管理课程更为准确,中德这边经济方面的课程算偏少的,三年下来除了微宏观经济学(才4学分)之外,就没了,后文进行吐槽。之所以上这么杂的课,和专业设置的目标有着直接关系,经济工程区别于工业工程(IE),经济工程的范围更广,比工业工程更泛。经济工程本来就是培养介于工程师和受过经济管理教育的专业人士中间的人才,起到的就是连接作用。而在德国各个学校由学校自己设置Schwerpunkt,所以不同学校(FH)可能侧重方向不同。这一部分我不是很了解,所以没法介绍太多内容,对于研究生申请的影响后文详述。以下是同济中德工程学院经济工程大学三年课程截图,国内也有少数学校有经济工程,不知道有啥区别。反正我们特点就是学分超多,我们专业三年学分快200个了,相当于同济可以毕业的水平了,所以原先什么周六周日都还在苦逼的上课,以至于可以不上统计规定的至少8个学分的选修课程,听说原先的同学还可以不选体育课,变成自由活动了(好羡慕呀,学校有些体育课真的不算很好)毕业的时候我光必修学分就有257.5个学分。大一上重头戏是德语和金工加高数,所以大一上的时候一出分,好多都是4,5以上(满5)的绩点,偶尔会有直接5的学霸君(我们这级当时就一个),对于下学期转专业其实优势很大,所以我们学院每年转专业的时候去汽车学院、建筑学院、土木学院王牌专业什么的好多很简单就进去了。所以拿高绩点就要把握好这三门课,其实如果每科都认真学习,不需要攻略,哈哈。<img src="https://picx.zhimg.com/50/f8f05868b62599f8e3fa768972ef32c0_720w.jpg?source=1940ef5c" data-rawwidth="441" data-rawheight="246" data-size="normal" data-caption="" data-original-token="f8f05868b62599f8e3fa768972ef32c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1"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f8f05868b62599f8e3fa768972ef32c0_r.jpg?source=1940ef5c"/>大一下科目就多了,需要分散精力学习更多科目,这就考验一个人的自控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了,必要时还需要进行相应取舍。所以这学期如果能够再拿高绩点,就真正证明你已经不错地适应了大学的节奏,以后应该能够拿很不错的成绩了,很多第一学期绩点很好看的同学第二学期直线断崖式下降,下降超过一的都有很多。但是课程真的很容易,不难,平时认真的话,不要等到最后学习两周就考试。<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b01137db3bdd0c68ea0e2bbcffe8fb86_720w.jpg?source=1940ef5c" data-rawwidth="442" data-rawheight="409" data-size="normal" data-caption="" data-original-token="b01137db3bdd0c68ea0e2bbcffe8fb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2" data-original="https://picx.zhimg.com/b01137db3bdd0c68ea0e2bbcffe8fb86_r.jpg?source=1940ef5c"/>大二上慢慢来了经管的课程,我们当时(每年课表会稍微调整)只有两门,一门BWL入门课,一门Mgmt.入门课,前面是用德文上课,一开始建议大一自己准备点基础知识,要不然可能和我们当时一样一脸懵,什么是资产负债表要怎么记账?公司的种类有哪些?市场类型又有哪些?资金来源又有啥?权益资本?负债资本?然而院长大大的课个人觉得有一定基础知识上效果会好很多,要不然开始很难适应,然后Mgmt.是全英文课程,所以对于学了一年德语的我们当时来说,这单词怎么念?然后就发成德语发音了,也是蛮有趣的。<img src="https://picx.zhimg.com/50/d58d17777a4d8d22f137965eff65933e_720w.jpg?source=1940ef5c"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383" data-size="normal" data-caption="" data-original-token="d58d17777a4d8d22f137965eff65933e"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d58d17777a4d8d22f137965eff65933e_r.jpg?source=1940ef5c"/>大二下当时特痛苦,主要是工热!因为老师太牛,具体是谁不说了,绝大部分同学和学长学姐闻其名而丧胆!以至于第一轮选课时看到那个老师班上有三个人,全学院有这门课的同学都大呼这是哪三个SB,居然选他?因为他的课历史数据挂科率超过50%,没错是挂科率!还有风传有一回他出了张卷子,其他老师做了一下,好多都愣是没及格,恩是老师也没及格!因为这个老师不按国内经常考的所谓重点出题,然后我们上一届100来号人就一个人考试90+,拿了5,其他平时很多学霸甚至他的课拿3,所以一届一届传下来越来越恐怖,不过后来据说有同学找老师反映刀下留人,就稍微好点了。我们工热教材用的是慕尼黑工大的教材,德文版+中文版一起上,两本书加起来接近800页书(中文书比较薄,德文书一大本,可以当砖头用了),工热我一学期自己复习了5、6遍,才很好地理解了这么课的所有东西,没错,从头到尾,把两本书上的题目都做完了,同时那个学期又在准备着当时7月的德福考试,手上又一堆社团啥的事情,所以时间管理能力调整很大!也经常熬夜到略晚,因为一般都早睡早起,所以我的略晚或许对于很多人来说不算熬夜。然后这学期有了外教专业课,制造技术基础,相当于工程材料+金工实习+机械制图一些知识大杂烩德文版,凭借当时B2那种德语水平(还是针对于教材来说,专业上感觉就像是小学生,一大本书基本就认识字母啥的,单词狂查词典)最后还和学院同学一起做了本中文翻译版,没错,我们就是这个任性,快100号人,分成两组,德语好点的校对翻译难度高点的内容啥的,稍微差点的翻译简单点的,几天之内把整本书翻译完了,很多人才知道外教到底讲了什么。<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4fd4bcaf0ba4c6f530b735986c9cdba6_720w.jpg?source=1940ef5c" data-rawwidth="439" data-rawheight="500" data-size="normal" data-caption="" data-original-token="4fd4bcaf0ba4c6f530b735986c9cdba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9"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4fd4bcaf0ba4c6f530b735986c9cdba6_r.jpg?source=1940ef5c"/>大三的话工程方面就只剩自控了,其他全是专业课,有两门是德国合作学习教授过来上课,真是叫Intensivekurs,两三周上完一门课,然后考试。一周17小节外教课。稍微比上学期好点,能听懂一部分了,关键要掌握google那些课程内容的科普,就好像国内的百度文库,百度知道啥的解释一些概念,因为老师讲了记笔记真心记不赢,所以只好课后再查查资料,而百度外文资源还是一片沙漠。<img src="https://picx.zhimg.com/50/b12c658b18a65b7b6ed811f98247e676_720w.jpg?source=1940ef5c" data-rawwidth="444" data-rawheight="410" data-size="normal" data-caption="" data-original-token="b12c658b18a65b7b6ed811f98247e6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4" data-original="https://picx.zhimg.com/b12c658b18a65b7b6ed811f98247e676_r.jpg?source=1940ef5c"/>大三下课程,中文授课和德文授课对半开,一学期14周外教课,每周17小节,基本就是上完后考试或者做Referat。剩下的就是学校老师自己的课,主要自己专业老师!由于专业课人少,所以普遍给分好过之前学期。平时认真,考前提前复习一般没啥问题。<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84babaf8fed5bc5f6fefd319288d63f4_720w.jpg?source=1940ef5c" data-rawwidth="442" data-rawheight="498" data-size="normal" data-caption="" data-original-token="84babaf8fed5bc5f6fefd319288d63f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2" data-original="https://pica.zhimg.com/84babaf8fed5bc5f6fefd319288d63f4_r.jpg?source=1940ef5c"/>五、大四合作学校背靠中德学部这颗大树,学院有26所(每年都偶尔增加合作学校),经济工程自己目前16所(具体学校见下图紫色点),全学院最多,北德、南德、东德、西德随你挑,因为在德国WI确实很很受欢迎呀!<img src="https://pica.zhimg.com/50/v2-3c391f42caf898d01ad1a0cedc05818e_720w.jpg?source=1940ef5c"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779" data-size="normal" data-caption="" data-original-token="v2-3c391f42caf898d01ad1a0cedc05818e"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x.zhimg.com/v2-3c391f42caf898d01ad1a0cedc05818e_r.jpg?source=1940ef5c"/>(Quelle: 经济工程_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而且因为人相对少,也没有其它三个专业抢学校的不和谐氛围,分学校这个问题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小Case,大家几个人趁着课间休息10分钟讨论一下就解决了。其实就是看你喜欢哪座城市,想往啥方向体验一下,各个合作学校地理位置不同,侧重方向也略有不同,但是整体来说,差别其实不大,也就上个3个月不同的课。个别学校可能教授给力点,帮忙找找实习,安排安排论文,感觉有个挺关心你的老师这也算是加分项吧。六、实习+论文实习的话,主要还是看自己了,WI专业,说实话,啥行业啥岗位的都可以投。先看行业,毕竟德国作为一个汽车大国,汽车行业中标的概率比较大,不管是VW、Daimler、BMW、Porsche、Continental、Bosch etc.(答主第一个想起来的就是汽车行业,最后实习和论文也在汽车行业完成的),LuftHanse、Still、BASF、ZF、Voith、Deusche Bahn、Deutsche Bank、Kuka 等等,甚至德国各大连锁超市、咨询公司如Roland Berg以及四大会计事务所其实都可以投简历,但是合作高校要求论文最好也在企业写,所以后面几个不太符合要求,一般不可能有论文的机会,所以大部分还是投向了工业界,而且作为一个留学生来说,更倾向于投大型跨国公司,一方面大公司工资啥都给的相对高,小公司实习甚至可能不给钱,因为是Pflichtpraktikum(义务实习,毕业要求,不给钱不违法),其次个人感觉大公司给留学生的机会更多一点,可能你很多同事都是外国人,而小公司的话一般都是德国人。再看职位,WI从采购、生产、物流、仓储、财务、市场到销售其实都可以投,也就是说企业中任何一个环节其实你都可以去投,具体成不成功看你个人实习准备还有运气啦!这里插入一个毕业平均薪资水平,见下图:<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4bb57965121e8e13ca56d3c81385d1de_720w.jpg?source=1940ef5c"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480" data-size="normal" data-caption="" data-original-token="v2-4bb57965121e8e13ca56d3c81385d1de"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4bb57965121e8e13ca56d3c81385d1de_r.jpg?source=1940ef5c"/>Quelle: https://www.stepstone.de/gehaltsreport/pdf/StSt_Gehaltsreport_2017_Absolventen.pdf经济工程毕业生仅次于医学生,位居各专业第二。*这里统计的是各专业毕业生税前平均起薪,没有区分本科毕业生还是研究生毕业生,一般来说,研究生比本科生高9%。StepStone是德国一家很知名的职位中介网站,有点类似国内51jobs。七、研究生学校大致情况一般来说,我们专业未来有两个大方向可走,BWL或者继续WINGBWL可去的学校:LMU(难度比较大,要求托福/雅思+GMAT+教授推荐)、Uni Mannheim(GMAT,去这里的学长学姐最多)、Universität zu Köln (GMAT) Uni Stuttgart以及其他各个有BWL专业的学习,只要没有明显的学分模块缺失,都可以申请。WING可去的学校:KIT(要求有25个数学学分)、TUB(要求申请时有毕业证)、TUM(从2017WS 开始100%英文,要求托福/雅思+GMAT(建议有,这一项最多有10分加分))、TU Dresden、TU Brauschweig(特别好申请) TU Ilmenau以及其他各个有WING专业的学习。原先前面几届Uni Erlangen Nürnberg也可以的,但是这两年改了匹配要求,无法申请上。在申请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课程匹配度了,GPA在很多学校申请过程中占比没有课程匹配度大,因为我们国内课程设置其实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在一些Modul上学分过多(比如答主当时申请研究生时,BWL模块下有快80个学分),而在一些模块上学分太少(而VWL才可怜的几个学分),导致实际上很多学校匹配度太低,申请不上。具体课程匹配要求大家可以看每个学校官网有详细的叙述,哪些模块是允许缺最大多少学分,哪些模块缺的学分是不让补,也就是说一旦缺了就不能申请上。每年信息都可能会有微调,建议大家一定要及时上官网查询最新课程匹配要求,好为研究生申请做时间安排!


12 020108T 经济工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