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南方地区清洁供暖应因地制宜
关于南方供暖的呼声越来越高,各大城市相关地方研讨规划多年。从清洁供暖市场需求看,南方供暖需求仍呈不断上升趋势,潜力十分巨大。那么,和北方地区相比,气候、地理形势等迥异的南方地区是否需要清洁供暖?在双碳目标下,南方地区如何清洁供暖才能实现经济和环境效益双赢?
南方供暖的声音为何越来越强?
作为民生福利,要供暖很容易理解。但网络上却有人提出疑问,南方这么多年没集中供暖都熬过来了,这两年要集中供暖的呼声咋就突然涨高了?是现代人不耐寒了吗?还是南方地区,这两年冬季更冷了?事实上,湿度对人体感受到的冷暖影响是非常大的。

建国初期,在借鉴苏联模式的背景下,综合经济成本等因素,制定了集中供暖的区域划分。而根据当时苏联的气候计算方法,室外温度低于5℃才能定义为“冬天”,同时规定只有全年平均气温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天数不少于90天的地区才能实施集中供热,许多南方地区难以满足如此“严苛”的标准,因而未曾实现集中供暖。
但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该标准的缺陷也逐步暴露出来,譬如该标准只考虑了温度,却没有考虑到影响人体真实体感温度的其他因素,如湿度、风速等。
根据近几年的气候资料显示,我国现在南方的很多地区经常会打破5℃参考值。而不少南方城市觉得寒冬难耐的罪魁祸首就是湿度太高(气象学普遍认为湿度每增加10%,人体感受到的温度降低1℃)。所以,南方0℃左右的气温要比北方的0℃更让人难以忍受。

比如,每年1~2月是武汉最冷的时间阶段,虽然其平均气温有3~5℃气温低于-5℃的天数可能也仅一周左右,但由于它位于长江边,冬季湿度大,一般为60%~70%,要知道,北方地区的湿度平均也只有15%~20%左右,按照湿度对气温影响的规律来推断,生活在武汉的人们,其人体所感知的气温应该是零下1~1℃之间。
南方不集中供暖有何道理?
虽然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但就南方集中供暖这件事情,目前仍有许多反对的声音,大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地势地形有限制
南方地区地形复杂,除四川盆地以外,其他地区多以低山、丘陵等地形为主,有些地方的岩石地貌发育相对齐全,植被覆盖率也较高。基于这种情况,再加上因历史原因,其供暖基础设施基本为零,若采取北方的集中供暖模式,设施工程比较浩大,光需要建立取暖管道、供暖的泵房等对很多城市来说,就是一笔很大的投入。

居民住房设计是瓶颈
不少专家认为,南方住宅建筑的外墙设计不符合供暖的要求。由于气候不同南,北方建筑房屋结构差异很大,北方建筑墙壁厚实,注重防寒保暖,而南方墙壁相对较薄,注重通风设计,其外墙墙体并没有保温层。如果要集中供暖,需要实施楼盘改造,成本极大,否则十分浪费能源。

气候气温有影响
南方地区空气湿度较大,水蒸气进入室内后难以在短期内排出,当气温降低时,水蒸气就会凝结成冰,从而会降低室内的供热效果。而且室内外温差和北方相比较小,不同地方居民住户之间供暖需求差异大。如果统一集中供暖,有些房间可能会过热,让人感觉不舒服,这也是北方供暖宜集中南方宜分散的主要技术原因。

能源消耗是问题
在节能减排的全球大环境下,如果南方采取北方集中全空间式的连续供暖,按照南方需要供暖的地区建筑面积及人口来计算,每年增加的标准煤能耗相当于目前北方供暖总能耗的20%。同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会大幅度增加,比如CO₂的排放量至少增加7000万吨,从而导致区域能耗骤升,加剧城市环境污染,同时南方地区每年的供暖周期相对较短,集中供暖设施利用率比较低。

因此,许多专家认为,北方的集中供暖模式并非适合南方地区的实际情况。比如与我国部分地区同纬度的美国,采取的就是分散供暖模式。南方地区应该因地制宜,依据本地区的能源结构采取灵活的以个性化分散或分布式供暖为主的方式。
石墨烯电采暖更适合南方的分户式采暖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供暖技术的发展,传统供暖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南方居民的供暖需求。二维石墨烯智慧清洁供热,以石墨烯为核心材料的分户式清洁供暖方案,根据不同区域的气候特点和能源供给情况,可为南方地区的个性化供暖需求提供解决方案,让南方供暖由被动接受供热,变成自主进行采暖。
智能控制,满足个性化采暖需求
智能温控系统合理安排房间、各个时段的供暖温度,避免无用供暖,操作灵活,节约开支。相比集中供暖和传统水暖,更适宜南方多变的天气与需求。
健康舒适,高端采暖的新趋势
远红外低温辐射方式采暖,发热均匀、无噪音,是非常理想的采暖选择。以石墨烯为核心的材料在运行中,发出的8-15微米远红外光波被科学家称为“远红外光波”,可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具有理疗作用(来自远红外知识科普)。
节能环保,助力清洁能源发展
石墨烯电热膜的电热转换率高达99%,节能的经济性明显。相比集中供暖和传统地暖等采暖方式,它在采暖过程中可实现零排放零污染,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对环境非常友好。
隐蔽性工程,增加室内美观度
取消了暖气片、锅炉及管路,相当于增加了室内使用面积,达到了既采暖又美观舒适的双重效果。

近年来,以电为能源的采暖方式更受到南方地区的青睐。一方面电能作为清洁能源的主力军,在促进节能减排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用电采暖的政策和补贴;另一方面,电采暖健康舒适、智能温控、节能环保等优势是其他供暖方式无法媲美的,未来供暖领域或将全面开启能源电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