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高三差生怎样才能逆袭到 211、985?

2023-03-05 18:47 作者:高考大神清华安哥  | 我要投稿

点我,点我!!!错过绝对后悔系列!如果想要在高三提高50-200分,那你真的是找对人了。因为我这里有全网最全的资料干货,先收藏再阅读哦~

最近好多小可爱私xin给我反馈,真的好开心,能帮到你们就很好!

想起我高三时从448到652,现在也带了不少高三学员五个月的时间从439到542,有468到589等,这些都是真实发生在我学员身上的例子。当然,有图有真相,所以我也希望你能认真看完。

因为你前面已经错过这么多次让自己进步成长、逆袭的机会。而这次我希望你真的不要错过,也希望你在看到妈妈羡慕别人的眼神时,能够下定决心,不再让自己犹豫徘徊。


在给你讲干货之前,我想先给你讲讲我的故事。【文末有重磅干货】

当然,如果你想认识这个大佬帮助你成功提分,并拥有选择大学的权力,你也可以点击下方链接领取福利和资源。


0、我的个人高三逆袭故事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辛辛苦苦敲打了5个小时的回答送到你的面前。,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如梦一场,仿佛昨天一家人才团聚过。

我是个凡事都喜欢抢先学习,从当初的448到652。所以我很像和你说一些心里话。

为了维持这个所谓的好成绩,在平时学习时我开始变得急躁易怒。

如果有个别题目做不出来就会很暴躁,同时为了维护在别人心中所谓的逆袭形象,跟别人讲题目时我也变得战战兢兢。

我因为学习的事情总是莫名其妙地发很大的火,甚至有时候会有一些小小的自残行为。

而考试这个重要的查缺补漏环节,被我严重忽略。

成绩一出来我总会郁闷消沉无心学习,这种状态少则持续三天,多则一周。

我是一个自我情绪控制力极差,又非常好面子或者说是很计较短期得失的人。

为了考试强行提前进入刷卷模式而导致自己在基础和知识框架构建上有很大的欠缺。

而且我缺乏基本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控力,在高三冲刺阶段精神上有了松懈。

全部整理在笔记本上作为自己的教材。拿化学为例,我以思维导图的方式把知识点全部总结再笔记本上,

并且还在考后分析上增加了考试心理分析,对自己考试时做题的心态进行复原,去逐渐稳定自己的这种考试发挥水平,也突然让我想起自己自己小时候。

家徒四壁,在煤油灯下写作业或者读书都是晚上最开心的事。

如果下雨,还得防止屋顶漏雨。高中之前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夜里抓黄鳝、周末钓鱼养小猪崽和出租水牛。

那些年里,方圆十公里的水田和小河都被我用脚测量过无数次。被狗和蛇追,半夜落水,因蓄电瓶进水而摸黑逃回家中;学费没交,黄鳝却被父亲偷卖了,然后买了肉和酒,都是难以避免的事。

人后的苦尚且还能克服,人前的尊严却无比脆弱。

上课的时候,因拖欠学费而经常被老师叫出教室约谈。

雨天湿漉着上课,屁股后面说不定还是泥。

夏天光着脚走在滚烫的路上。冬天穿着破旧衣服打着寒颤穿过那条长长的过道领作业本。这些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如果不是考试后常能从主席台领奖金,顺便能贴一墙奖状满足最后的虚荣心,我可能早已放弃。

身处命运的漩涡,耗尽心力去争取那些可能本就是稀松平常的东西,每次转折都显得那么的身不由己。幸运的是,命运到底还有一丝怜惜。

因为我在高中以及大学时,接触了很多学霸。

从他们身上也学到了很多经验,这些都是非常有用的核心原则,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而接下来是本文的重磅学习干货。

一、高三逆袭三大学习思维

1、刻意练习思维

我们看美剧时间累积了成百上千小时,这么长的学习时间,不说成为英语大神,怎么说也能顺畅的使用英语了吧。

事实却完全不同。

看100个小时美剧还没有专注听课1小时收获大。

这简直是最低效的学习了。

可很多人在学习中恰恰踩了这个雷:上课在听,下课在做题,每天和别人花一样的学习时间.

可成绩就是原地踏步,进步很小,仿佛做的一切都是无用功。

学了,但不进脑,就是无用功。

用了几十年筷子的你,并没有比5岁时进步多少。

那什么样的学习才有用呢?

有意的提升和精进你的技能,是提高训练效果的最强大方式。——《刻意练习》

学习进步靠的不是苦练耗时间,而是在每次练习中“专注于提升”。

美国学者丹尼尔采访奥运游泳奖牌得主发现:在游泳中保持卓越,

关键在于“密切关注每一个细节(游泳动作),每次都要把动作做正确,

一次次累积,直到每个细节都能做到卓越”。

学习由一个个细节(知识点)组成,通过专注听课,练习做题把知识点搞明白,一个个累积,直到所有知识点都了然于心。

学习不在于你做了多少,而在于做之后,有没有“提升”。

流程思维。

SOP就是将某一事件的标准操作步骤和要求,以统一的格式描述出来,用来指导和规范日常的工作。(摘自百度百科)

名字叫做SOP,也就是“标准操作程序”,是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三个单词中首字母的大写。

阿图·葛文德写了一本书,叫做《清单革命》。葛兰德认为,19、20世纪医疗技术的精进,与核查清单的推行有很大关系。

这里的“清单”,就是SOP。

使用清单,就是为大脑搭建起一张“认知防护网”,它能够弥补人类与生俱来的认知缺陷,如记忆不完整或注意力不集中。(阿图·葛文德《清单革命》)

《清单革命》中还有一个观念:保持清单的自我进化能力。也就是说,对某件事的SOP,定期进行检查和完善。

把某件事SOP化的重要意义,在于把一件事做成“闭环”,“闭环”意味着从头做到尾,不做无效努力。

看书,它的SOP包括阅读时间、做笔记的方法,复习的时间、复习的方法,应用的时间及具体操作等等。

写下对应的规则和步骤(SOP),在此规则下做事,对照自己做到了哪一步,有无完成“闭环”;之后如果效果不好,可以反思SOP(标准操作程序)到底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进行改善。

如果仅仅是根据大脑中模棱两可的规则和步骤做事,就会毫无章法,难以有的放矢地去改善。

重要的是SOP的理念:流程化、规则化;在规则下做事,形成闭环;根据做事效果,反思哪一步出了问题;进一步完善SOP。

计划是用来指导你“做什么”,针对的是一段时间内做哪些事;

而SOP,是将某件过程复杂琐碎的事情的步骤,逐一写下来,指导你“怎么做”,让其标准化、流程化,针对的是某件具体的事。

具体怎么做的更好。每一次做这件事之前,直接对照做。每次复盘也是直接在这个SOP进行复盘迭代。

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迭代升级,才会有复利的爆发成长!

这件事你经常重复做,写下SOP(标准操作程序),做事时你会很清楚每一步该做什么以及注意事项。

直接照做就行,不用重复动脑子,不会遗漏关键步骤、不会出错、效率非常高。

2、结果思维

我们绝大多数高三生有这种误区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容易被问题的形式所迷惑,而不能够直截了当的去思考结果,从而产生谬误。

为什么我学习那么努力刻苦,还是没法考入理想的大学?

为什么我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成绩还是提不上去?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你的思维方式出了问题。

寒窗苦读十余年,最终学校依据的是你的高考成绩来决定是否录取你。

你关注的点都是在过程上,而最终的考核项都落在了结果上,这就是不以结果为导向的思维方式给你带来的困惑。

很多人觉得学完就万事大吉了,但完成学习任务不等于拿到结果(提高分数),完成学习任务是对过程负责,而收获结果是对目标和分数负责。

二者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充分必要关系,甚至有时候根本毫无关系。

可是我明明坚持学习了很久呀,为什么没有效果呢?

这就是典型的没有以结果为导向。

结果导向思维的本质是学习的底层思维逻辑。

来看看具体如何应用:

1、找出最核心的主要目标,尽量使目标具备单一性、短时程的特点。

2、确定目标是你真正想要的,避开一些假大空的迷惑性目标,这样你才有源源不断的自发性动力,发挥你的主观能动性。

3、评估机制需要与你的目标结果有强相关性,否则很难到达你想要的终点。

4、循环往复,获得结果.

1-2-3-4-5-6-4-5-6-4-5-6……-7是一个重复往返的过程,需要无数次的循环,最终才能得到你想要的结果。甚至还会在你实施的过程中调整1、2、3,这就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而不是固定僵化思维定式。

二、关于高三努力的价值和意义

其实人这一生都在努力。

小时候努力学习,努力考好大学;

长大了努力工作,努力赚钱,努力维持夫妻关系;

老了努力不拖累到孩子,努力用最后的时间好好享受生活。

也就是因为有了努力,我们才会在这短短几十年里,尝过生活的酸甜苦辣后,仍觉得人生值得。

你背不下来的书,总有人能背下来,

你做不出来的题,总有人能做出来,

你愿意拖到明天的事,

总有人今天努力做完,

那么不好意思,

你想去的学校也只能别人去了,

你想过的人生,也只能别人过了。

有些风景你不坐在主驾驶是看不到的。

一个连学习的苦都吃不了的人,

注定吃不了人生的苦

没经历过社会毒打意识到学历的重要性时你就不会想要主动提升自己的学历,觉得多学点知识构建自己思维体系还是好。

最垃圾的思维模式,就是一直盯着别人,做没有任何意义的攀比。做你自己,你不需要成为任何人。

经常做的三件事:

1.死亡冥想。假设你明天或者后天即将面临死亡,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2.死亡预设想象自己躺在病床上,临近死亡的最后一刻闭上双眼时,是否为自己的人生而感到骄傲。

3.时常反问自己以下三个问题:

①如果我们不靠自己,我们靠谁?

②如果我们只为自己努力,我们成了什么?

③如果我们现在还不明白,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明白。

时常这样做会减少凡尘杂事的叨扰,让你的心灵趋于平静,也可以让你的目标愈来愈清晰。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三、如何提升你的专注力?

奥利弗·布克曼(Oliver Burkeman),英国卫报记者曾经说过一句话:

你的人生,不过是你曾专注的所有事情的总和。

而我想说的是:

你的高三,不过是你曾专注的所有事情的总和。

为什么我们不要一心多用,要专注做事,因为专注做一件事,大脑的能量损耗是最小的。

所谓最牛逼的专注,就是指你做事的时候精力耗费最小,效率却最高的状态,也就是进入心流模式。

所谓心流(Mental flow),是来自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一个人全力专注于某事的一种忘我状态。

1. 高效专注(Absorb):掌握“大脑学习极限探测法”,不断突破专注极限。

2、做任何事时都保持高度集中的专注力。

打一把游戏,就是好好打游戏。

工作捋思路听课学习码字的时候,手机能不带尽量不带,能不看尽量不看。

玩手机时就是玩手机。睡觉就是睡觉。把手机放在自己碰不到的地方。

放假的时候,可以做个快乐死肥宅,但是开学要上课,立马进入备战状态。一刻都不能松懈,做到张弛有度。

吃饭就是吃饭,不会边看手机边吃饭。

运动就是运动,想的是如何突破自己的极限,而不是怎么发朋友圈炫耀。

我不会强迫自己每天看多久书,但是每一次看书一要是我想看,我想学。

保持高强度的专注力,能把目之所及记下来,做到真正的吸收。这对我来讲才是重要且正确的事。

超长待机保证了学习时间,持久专注保证了一部分学习效率。

能够长时间专注于一件事,既是天赋,又是后天努力的结果。

专注力本质上是使用注意力的能力,当我们专注于一件事的时候,心无旁鹜,旁若无人,

有时候都感觉不到时间甚至是本我的存在,这种状态在西方心理学中,称为心流状态。

有两个方法对练习你的专注力特别有效:

(1) 减少干扰,尽可能远离干扰源,比如你喜欢看手机,那么就把手机放到自己不容易拿到的地方,而且关为静音;

(2) 冥想,给自己的一个静坐的过程,放空自己,这个过程最开始会很难,【具体如果没想过,给你准备了一套系统科学的方法,你可以过来找我,可以让你持续关注三个小时停下来。】

我相信很绝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学习感悟和体验:就是每天可以持续性的努力十二个小时,但是却很难心无旁骛的专注两个小时。

就是因为自己很难做到深度思考和高质量的学习,努力的含金量非常低。

这些都是绝大多数学生所出现的问题和状况。

中国比特币首富李笑来在他的一本畅销书《把时间当做朋友》中曾提到过人最宝贵的是自己的注意力。

也就是说,按照价值的顺序:注意力大于时间大于金钱。

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注意力,也就无法看控住自己的专注力。

注意力不仅仅是体现在控制你做事的专注力,还控制着你信息的输入。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去控制自己的注意力,那么在高三的这一整年当中,你会被各种大量琐碎的事情去吸引着你的注意力,导致你无法真正专心去做自己的事。

输入有多重要?

输入决定着你的输出!

“一切优化都始于对信息输入的优化。” “一切牛逼都始于对信息输入的牛逼。”

输入这个词看起来又大又空,其实无非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当中看过的文字、文章、视频、书籍、公众号、综艺节目、父母的言传身教等等。

我们只有优化这些信息的输入,才能全方位系统的优化我们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输入决定输出是严格按照我们大脑处理信息的一整套流程。

眼睛、耳朵输入外接信息——信息进入大脑——大脑处理信息综合分析——形成某个结论——影响个人三观——影响行动——影响对外界的输出。

而外界又通过你的输出来调整对你的反馈。

输入决定的不仅仅是你的输出,更多的是会决定你的产出。

如果你输入的原材料就是一些杂乱无章的低质量垃圾,那么你的大脑再聪明输出依然是垃圾。

因为绝大多数人的输入是低质且杂乱,那么你的输出也是系统低质且杂乱的。所以如果你要想让自己全方位变的牛逼。

一切牛逼的前提都始于对信息输入的牛逼。


高三差生怎样才能逆袭到 211、985?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