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价终于有所回落
这几天,葱价终于有所回落,超市捆扎大葱价格是6.99元一斤;露天储存的葱价一般在五元左右;成捆买的,价格在4.5元一斤,挑拣买的价格在5.0~5.5元一斤;冷库葱价在7.0~8.0元一斤。比起前些日子,动辄十元,甚至更高的价格,让老百姓觉得,价格回落了不少,不过买的人很少,购买量也小。

估计露天储存的葱价应该还有回落的空间;随着天气的转暖,大葱容易发芽,抽空葱白的营养水分,使其萱软,降低食用价值;有些由于储存不当,前期低温受冻,气温回升,大葱容易腐烂变质。

再加上现在价位还可以,囤葱商贩急于脱手,葱农也通过各种渠道积极销售,应该还有降价空间。
葱价的上涨是多方面的。
①种植面积减少。2019年大葱收购价几毛钱一斤,葱农收益少,种植意愿低,导致2020年种植面积比头年减少30%左右。
②生长期高温多湿造成太多的病虫害。排水条件不好的,严重影响葱的生长,甚至在地里腐烂。


③运输成本增加。由于疫情局部反弹等原因,有些地区暂停运输业务,造成运费上涨。再加上寒潮降温,大雪冰冻造成公路运输受阻,流通效率降低,给蔬菜批发收购带来影响。
④资本炒作。
资本炒作是这次葱价暴涨的主要原因。
大葱是小宗蔬菜,生长周期长,方便储存,整体盘子不大,价格容易操纵;葱的用量虽然小但应用广泛;再加上种植面积减少,自然灾害等原因,葱价起伏波度大,非常适合游资炒作。
由于“豆你玩”、“姜你军”、“蒜你狠”等炒作暴利,批发商、中间商、民间游资等抓住机会囤积炒作,联手抬价,正常的市场秩序被严重破坏。“向钱葱”一路高昂,从“大众”到“小资”,让消费者渐渐高攀不起。
套路都是一样的,先低价收货,存放冷库,然后捂货抬价。
有的在大葱生长期,根据葱的长势和产量采取包亩,甚至预交定金,稳住葱农,控制市场供应;价格高时,拿货;价低,走人。
能卖个好价钱,是每个葱农的意愿。辛苦一年,有个好的收益,是自己一年劳动所得,也是来年生产生活的来源。每个人都想利益最大化,但是在不断上涨的价格面前,毫不客气地说,作为农民,很难把持住自己,做出正确判断;特别是面对资本炒作的强悍和凌厉,加上信息不对称,葱农在游资波涛汹涌中,宛如一叶扁舟,只能随波逐流,无意助长炒作市场。即使面对高价想出手,恐怕也没有收购商愿意收购,只落得一地鸡毛!
葱农种植分散,规模小,存放周转余地少,议价能力有限;价格上涨,收益还可以,落价受伤最大。即使在这次暴涨中,葱农基本上都是低价出手,囤积的是中间商。
大葱这次落价,有国家调控,也有市场规律以及供需的平衡调节等各方面原因。但是,临近春节正是大葱需求高峰期,露天储存的大葱,数量正在减少,冷库大葱正慢慢投放市场,应严防价格反弹。

面对大葱价格的暴涨,为了维护消费者权益,增加菜农生产积极性,打击游资操控市场,我们应当做到:
⒈建立蔬菜合作社或者协会,增加菜农市场应变能力。
⒉降低蔬菜批发市场菜农入驻标准;增强诚信约束力。
⒊建立产地和当地市场价格信息档案,发布每日批发、零售价格,让价格信息化,公开化。严厉打击恶意市场炒作。
⒋加快农村互联网建设步伐,增加销售渠道。
只有推动网信事业发展,加强邮政、京东等网络平台与农户的对接,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发挥信息化对经济社会的驱动引领作用,让消费者从农户手中直接购买,减少中间商,也减少层层盘剥;让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